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太極八卦圖動漫形象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每個國家的藝術動畫家都試圖挖掘動畫形象深層的藝術性和文化性,讓其創作的動畫形象包含更多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和藝術趣味。”。熊貓是我國國寶,卻被美國設計為動畫片《功夫熊貓》的主角,雖然吸收了大量中國元素,但主要是傳播美國的趣味和意識形態。我們為什么不設計具有中華文化符號的熊貓形象呢?《八卦俠》的主角就是融合太極八卦圖進行設計的熊貓形象。熊貓和太極八卦圖都是我國特有的、歷史悠久的“國寶”。熊貓性情溫和、體形圓胖,非常吻合太極八卦圖的文化內涵,即圓滿、和諧等,熊貓八卦俠的設計也表達了中華民族追求和諧、圓滿的思想,而且兩者在造型、色彩、文化故事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結合點,以下展開論述。
1.太極八卦圖對《八卦俠》的造型啟示
熊貓睡覺時蜷縮的形狀與太極八卦圖非常相似。太極圖的S形曲線和兩個陰陽圓圈是極具標志性的造型符號,對于設計八卦俠的標志性符號有重要參考價值。八卦俠的設計重點運用S形曲線作為頭部的花紋,加強形象的民族標識性,同時S形曲線給人一種動態感,進一步渲染八卦俠的動感與活潑。太極圖的兩個陰陽圓孔可以演變為八卦俠的兩個眼睛,八卦俠的兩眼珠也是圓形,兩眼也是白中有黑,黑中有白。而且太極圖的兩個陰陽孔具有對稱美,八卦俠的雙眼設計也形成對稱美。太極圖總體形狀呈圓形,有大圓之美。八卦圖中的八卦在空間上的八個排列方位,也形成了一個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的圓形。其圓形也為八卦俠的頭部和身體形狀設計提供了靈感。圓形是動漫形象中最常用的形狀,美國經典卡通米奇就是由一系列圓圈組成。為了呼應太極圖的大圓之美,熊貓的頭部和身體都設計得更圓,同時突出了熊貓圓胖可愛的特點。八卦俠熊貓的肚子上也設計了太極圖,進一步加強形象的標識性,把太極符號進一步轉化為動漫造型符號,加強民族文化特色。
2.太極八卦圖對《八卦俠》的顏色啟示
太極八卦圖的黑色與白色的搭配也是經典的顏色組合。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簡約精煉,寓意豐富。太極八卦圖與中國畫的“知白守黑”特征有著密切聯系。“知白守黑”是中國書畫藝術形式的典型特征,它來源于太極圖,篆刻藝術、書法藝術和中國畫藝術在畫面布局方面均以之作為獨到的心法”。“知白守黑”是古人總結出來的藝術規律,也是中華文化在顏色上的體現。《八卦俠》的顏色設計也運用了“知白守黑”。熊貓的顏色也是黑色和白色,可以與太極八卦圖的顏色自然融合。動漫形象設計忌諱多種顏色帶來的花哨感,簡約就是美。基于太極八卦圖與中國畫“知白守黑”的密切聯系,《八卦俠》也融合了中國畫風格進行總體設計,包括書法、篆刻、水墨竹林等,進一步突出動漫形象的本民族特色。
3.太極八卦圖對《八卦俠》的文化內涵啟示
動漫形象設計不但需要研究形式美,更需要超越形式,融入文化內涵。《八卦俠》的形象設計也是超越圖像形式,綜合融入太極八卦文化,為動畫片的故事創作打下基礎。因為太極八卦圖與《周易》的密切聯系,《周易》也可以融入八卦俠的故事設計,八卦俠是位弘揚和守護《易經》的俠客,并從中悟出神秘絕招。太極八卦圖也是中國功夫文化的符號象征,太極八卦文化衍生出了太極拳、八卦拳、八卦掌、八卦劍等中國功夫。太極拳中反復出現抱球動作,就是模擬太極圖的圓形,很多招式都是沿著太極圖中“陰陽魚”的弧線運行。八卦掌的基礎套路也是模擬太極圖的圓形。武當山的習武道場等多有太極八卦圖,在民間太極八卦圖也常與功夫聯系在一起。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與《現代傳播》雜志社于2013年共同了我國電影國際影響力數據,數據顯示功夫片仍是最受海外觀眾歡迎的中國影視類型。李小龍系列電影、《功夫熊貓》等都因中國功夫大獲成功,掀起了全球“功夫文化熱”。《八卦俠》的定位是塑造自強不息、行俠仗義的俠客形象,融合太極八卦圖背后的功夫文化,八卦俠同時精通太極拳、八卦拳、八卦掌、八卦劍等中國功夫,可為動畫片帶來沖擊力和故事看點。
八卦分別象征著天、地、水、火、雷、山、風、澤,是大自然的八種重要物象。這些為《八卦俠》的設計提供了廣闊的故事空間,可以設計出八位八卦俠,分別擁有八種大自然的超能量。正因為八卦俠融合了太極八卦圖,使得形象具有更多文化象征意義,為故事的演繹找到了文化根基。“一陰一陽之謂道”,八卦俠是位奉行天地之道的俠客,演繹出替天行道的故事。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與太極八卦圖相關的傳說,都可以成為《八卦俠》故事設計的源泉。有娛樂感的動漫作品對青少年更有吸引力,動漫作品在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需要選擇輕松幽默的方式。“八卦”一詞在現代生活演變為“娛樂八卦”的說法,具有娛樂特色,八卦俠的性格與故事可以演繹出幽默搞笑的一面,為故事設計衍生出喜劇元素。
動漫形象八卦俠的設計代表一種回歸傳統文化的思維方法,太極八卦圖對傳統文化的借鑒不只是在圖像形式上,更在于其豐富的文化和故事價值。美國著名學者弗萊姆認為:“在當代世界注重軟實力的發展趨勢中,一個現象正在興起,即符號的戰爭”。這種“符號的戰爭”主要在包括動漫產業在內的文化產業中進行。動漫設計的文化影響力本身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動漫設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挖掘和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作者:陳坤單位:廣州航海學院數碼藝術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