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頁設計教學革新措施與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的應用幾乎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更是為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截至2012年1月,全球網站數量為5.55億個,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社會對網頁設計從業人員的需求激增,但我們的畢業學生并不能真正的進行項目的開發,這就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何改變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操作技能,增強他們的職業競爭能力迫在眉睫。《網頁設計》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一、課程現狀及存在問題
1.課程特點
《網頁設計》是一門由很多知識綜合而成的。主要包括:圖形圖像處理、動畫的制作以及HTML語言、JavaScript語言、CSS+DIV等方面,涉及的軟件主要有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等,它們相互滲透和依賴,構成一個科學的、完整的課程體系。《網頁設計》側重學生對網頁的設計技術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為了保證實訓教學能夠達到培養目標,因此要求課程在對圖形、圖像和聲音處理能力強的計算機房進行,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學生分析
本課程主要針對的是中職二年級學生,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他們在初中階段由于不能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學習上的挫折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進取心。他們的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很強,但自我約束力差,學習積極性不高,職業競爭力更是無從談起。
3.存在的問題
分析了課程特點及學生特點之后,我認為,我校的《網頁設計》課程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課程教學內容過于分散,現狀是把課程分成三部分,由三個老師在三個學期分別講授,這使得本來是一個整體的內容無法集中,學生形成的知識體系也自然是分散的;二是教學內容部分知識更新過緩,無法滿足當前社會需求;三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改善,教師應該做到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學生的狀態是學而不會用。
1.課程安排的改革
將課程設置作如下安排:一個班的授課由三位教師改為由一位教師完成,授課時間由周6節改為周16節,授課學期由三個學期改為一個學期。這樣,整個教學過程既能保證前后的連貫性,又能保證知識的完整性。
2.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教學內容安排上要以實際項目或目前應用中的項目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到實際項目的研究內容中去,從項目制定、需求、開發、測試的全過程安排教學內容,從“因材施教”轉變為“因需施教”,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熱情。整個教學的流程如圖1。
3.教學方法的改革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在制定任務時,要進行科學規劃,力求所制定的項目不僅有利于教學的開展,而且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對具體的任務提出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我們將《網頁設計》課程的總任務確定為開發一個企業的網站,并根據其涉及的知識點,將課程總任務劃分為若干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再根據知識點劃分為若干個由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構成的實驗任務。
三、基于認證的課程培養模式
目前社會就業對網頁設計人才需求的缺口較大。針對一部分學生對網頁設計有較大興趣的實際,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從事網站開發、WEB技術等方面專業技能的IT高級專門人才。依據目前網頁設計認證方向和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可以選擇ADOBE網頁設計認證作內容作為培養方向,在教學內容、網站設計中穿插一些網頁認證的教學設計,起到以點帶面、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水平的作用。通過網頁認證知識的學習,促使學生不僅能學到新的和社會接軌的知識,還可以通過參加認證考試,獲得相應網頁設計認證證書,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
四、結束語
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筆者發現網頁設計課程改革最重要特點是,必須適應社會就業需求。課程定位要明確與相關崗位技能全面接軌,培養網頁設計能力、網站管理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五大關鍵能力。課程改革通過項目引導,工學結合,精心選取典型的實用案例,形成循序漸進、種類多樣的教學項目。同時加強與相關合作單位的實際交流。課堂教學與面向用戶體驗的網絡教學相互補充,依托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得課程教學不再局限在小規模的案例范圍內。利用大量多媒體課件、課程錄像、習題庫、試題庫等手段,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基于認證的培養模式則作為課程改革的配套措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