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圖形設計教學論文3篇范文

圖形設計教學論文3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形設計教學論文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圖形設計教學論文3篇

第一篇:視覺想象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

一、特定元素的視覺想象的含義

特定元素的視覺想象是指在“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中,針對某一個特定的設計元素進行視覺化想象訓練,如以“手”作為特定元素進行形象訓練,可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與手相關的聯想,例如: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手勢,其中包含著“OK”“V”等不同的內涵;在戲曲中手的動作可以體現肯定或否定的情緒,諸如團結、聯合、愛護、指示、抗議、粉碎、阻擋等。將聯想視覺化、圖形化,展示在人們眼前的就不再是原始的手的造型,而是由手這一特定元素進行視覺化想象之后形成的全新的視覺效果,這種訓練就叫做“特定元素的視覺想象”。

二、特定元素的選擇

“圖形設計”教學中特定元素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選擇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如以“鞋”作為特定元素進行聯想訓練,鞋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熟悉和必須的服飾,如果說服裝是給別人看的話,那么鞋一定是給自己穿的,鞋子穿在腳上的感覺每個人都會有切身的體會,因此,學生在做這個課題的時候不會感覺陌生,可以很快進入創作狀態。主要的訓練目的是要求學生在寫生的基礎上,對鞋這一特定元素進行象形、象物、象意、象音的視覺聯想創作,引用對比、夸張、含蓄、幽默等方法,使學生學會對任何物體采用舉一反三的方法,恰如其分地表現。

三、特定元素的視覺想象訓練過程

(一)寫生訓練

寫生訓練課程具體進程和實施方法:首先要明確寫生對象———鞋,然后將全班分為兩組,對鞋子進行寫生訓練。初冬時節,學生大都穿著旅游鞋、矮靴或高筒靴,因此,在開課之前要準備好夏季的各式涼鞋、拖鞋以及雨鞋等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鞋。兩組同學分別圍成圈,這種寫生不需要特定的模特,要求每位同學將褲腿挽起,直至鞋子全部暴露在外,然后將提前預備好的其他款式的鞋放置在圈內,擺好造型。學生之間可以相互進行寫生,以慢寫或速寫的方式,選擇不同的角度對鞋進行刻畫,寫生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注意突出每款鞋的不同的質感及其造型特點。這種方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有益于發揮出個人的最高水平。該訓練的實際意義在于,通過寫生訓練,方便學生積累設計素材,要求學生從生活出發,關注生活,捕捉生活,提煉生活,表現生活;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一切藝術創作都來源于生活。

(二)變異創作訓練

變異創作訓練的關鍵在于對寫生的畫稿進行變異,任課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

(1)教師引導學生圍繞鞋子的功能和類別及特征包括聯想鞋子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展開討論,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使學生明確具體的努力方向。例如,雨鞋和芭蕾舞鞋的區別:功能不同、造型不同、材質不同,使學生在創意時條理清晰;另外,從雨鞋和芭蕾舞鞋各自所蘊涵的寓意角度出發,又包含著很多相關聯的素材因素,從而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如芭蕾舞鞋會讓人聯想起“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等芭蕾舞劇的相關素材。除此之外,還可以從性別的角度進行構思,男、女鞋的最典型的區別是什么?并由此展開對鞋這一話題的探討。這種方法能夠很好地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彼此溝通,相互啟發,避免教師“滿堂灌”的弊病,拓寬創作思路。

(2)教師分析名師經典設計。如霍爾戈•馬蒂斯的“天鵝湖”,從表面上雖然屬于寫實主義,一只天鵝和一只鞋,但其藝術的魅力則在于從不同的視點將兩個元素與相關的內容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從理性的角度展示了一個敞開的精神世界,把生活的可視體經過藝術手法轉換為一種新的視覺形象。由此讓學生學習名師的創作思路、方法,在眾多優秀圖例中找到自己與名師的差距,同時也使學生逐漸學會如何鑒賞藝術作品,在鑒賞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啟迪,激發出自己的創作欲望和超乎尋常的設計思維靈感。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在寫生稿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變異訓練,充分展開聯想,結合教學理論和自己的理解,實現手、眼、腦和速寫四個環節的自我交流。

(三)學生自我評價

學生自我評價是一個非常必要的階段。由學生將自己的設計初稿在全體同學面前進行展示,可以是畫在黑板上,或是用實物投影儀直接放映。在展示的同時陳述自己的設計構思和心得體會,學生和老師可以針對設計初稿進行置疑和補充,由教師對學生的設計初稿進行總結,給予引導,最后要求學生將其設計方案重新進行整理,做出最終的創意圖。學生自我評價階段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設計初稿講評,提助學生的獨立思考、自我表述、相互交流和提高團體協作能力。學生在彼此的交流過程中,發現自己創作中存在的優點和缺點,取長補短,促進創造能力的發展與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

(四)教師講評

在特定元素的視覺想象訓練結課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有利于鞏固本章節所學的內容。學生作業能夠體現出他們對該階段課程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因此,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可以很好地起到鞏固所學內容的作用。二是有利于學生對自己成績的肯定,獲得一種成就感。同時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改進的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三是通過對學生作業的講評,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對藝術作品進行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判斷能力。四是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格。雖然藝術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但對學生的作業可以按照教學目的去評價,教師對學生予以的肯定和表揚,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格。來源于本科生的課堂習作。創作原形是一只旅游鞋,作者巧妙地將鞋帶演變成一條長而細、體態生動的小蛇,按照鞋帶的穿插規律,戲劇性地從孔內自如穿梭。把不同的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天地、周濟空間互相利用。創作原形是一只涼拖,從不同的視點將鞋和錘頭兩個元素與相關的內容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把生活可視體經過藝術手法轉換為一種新的視覺形象。運用的是勺子和調料瓶兩個餐具組合,勺柄處流暢的曲線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了女性高跟鞋的典型特征。一只觀眾正對著的高跟女涼鞋,作者將女性的頭、頸、肩、腰以及胯的曲線、體態刻畫得惟妙惟肖。上述學生作品均屬于同構圖形,是現實主義手法上升為一種有意識的對形的同構研究,它注重整體,強調美學與創意的質量要求構成體看起來自然而合理,實屬學生創作中的成功之作。這也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現對學生思維方法和觀察方法訓練突破的有益嘗試。

四、強化學生的基本功,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在“圖形設計”教學中要求學生必須站在創意的高度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基本功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在學生的作品中眼高手低的問題會頻頻出現。針對這種情況,課下要強化基本功的訓練,多進行速寫訓練,實現手、眼、腦和速寫四個環節的自我交流,使學生學會對任何物采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從而也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在能力、動機、興趣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予以重視,做到因材施教。在“圖形設計”總課程結束時,應對學生做一次“教學效果信息反饋調查”。通過教學信息反饋調查,進行教學總結。從反饋結果來看,通過“圖形設計”教學,學生逐漸對設計專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端正了學習態度,獨立思考、自我表述、相互交流和團體協作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通過對該課程的教學,培養了學生對藝術表現形式的思維敏銳度,對周圍不同事物的聯想關聯性,更加理解了設計源于生活的道理,為今后的藝術設計工作打好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圖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轉變教學觀念,在特定元素的視覺想象訓練過程中寫生訓練、變異創作訓練、學生自我評價以及教師講評四個教學階段缺一不可。這四個階段正是藝術設計的基本學習程序,只有讓學生真正理解了設計的基本法則和思維方式,掌握了基本原理,才能在任何藝術設計專業,針對任何具體設計變通活用。正如童燕康指出的:“教學改革中的教與學是雙方互動的過程,怎樣教與如何學是觀念更新在教學方法上的體現。課程改革是觀念更新在教學內容優化、課程整合有序、教學方法靈活互動等多方面的統一。”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必須將各專業的課時統一、內容統一,進而達到教學目標和訓練方法的統一,培養學生對裝飾造型基本原理的掌握,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從一開始學習就樹立創新意識、設計意識,以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

作者:顏靜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美術系

第二篇:圖形設計課程教學建設探討

一、加強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

教師、學生和課程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三個核心要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性作用,而學生則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通過課程引導學生學習。由此可見,課程建設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最重要的保障。

(二)符合提升就業競爭力的基本要求

在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態勢下,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大多數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而人才培養質量的下降也必然會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后勁帶來嚴重的影響,所以,提高教學質量事關重大。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就是通過提升教學水平來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進而帶動整個職業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符合開展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

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是“職業性”,是“為某些職業培養、訓練人才,而不是從事與眼前用途無關的學術研究”。高職精品課程的建設,更加注重于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綜合上述分析,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直接關系到教育質量的提高,關系到就業競爭力的提升,同時,也是開展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精品課程建設探索———以“CAD圖形設計”課程為例

(一)課程定位與目標

1.課程定位。

“CAD圖形設計”是機電專業群的必修課程之一,本課程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熟練掌握AutoCAD軟件和UGNX軟件的運用,而且重視學生計算機輔助繪圖與設計能力的培養。通過課程學習,學生能完成常見平面圖形的繪制;能完成二維零件圖的繪制和三維實體的建模;能完成二維裝配圖的繪制和三維實體的裝配;能完成產品的造型設計。

2.課程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二維圖形繪制知識,三維實體繪制知識,裝配知識,圖形的打印知識;(2)能力培養目標。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具有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產品二維圖繪制、三維實體建模與裝配以及圖形打印的能力;(3)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

(二)課程理念、思路與內容

1.設計理念與思路。

以機械工程師崗位群的職業技能需求為導向,針對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發展規律,與行業企業專家合作進行課程任務設計與開發,形成從簡單到復雜的系統化教學任務;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為目標,以企業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機械工程師標準為依據,融‘教、學、做、賽、證’為一體的”課程教學模式,充分體現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2.內容表現形式。

為滿足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與行業專家合作編寫了《CAD機械制圖任務驅動式教程》。該教材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課程建設思想為指導,以適合“教、學、做、賽、證”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為目標,精心組織與序化教學內容;按照“必需、夠用”的原則,將完成機械圖樣識讀與繪制任務所必需的理論與實訓內容融為一體,組成了一系列功能上相對獨立、知識上相互聯系的任務化教學模塊。

(三)課程建設措施

“CAD圖形設計”課程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采用課堂講授與組織訓練、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形成“課堂教學引導———課后自主學習再組織———課外訓練與第二課堂活動再強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了良性的、呈螺旋式上升的學習體系,從而全方位營造“創新課內,強化課外”的CAD圖形設計教學和學習氛圍。

1.根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與企業專家共同制定以“課內外實訓相結合

校內實訓室與校外崗位實踐相結合”為主線的培養方案。在此方案的指導下,課程組教師帶領學生分批到中國余姚模具城等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既開拓了學生視野,又讓學生直接感受了CAD圖形設計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

2.注重課程的職業性和實踐性。

采用工作任務導向的課程教學理念,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模式,轉變為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技能訓練為主線來組織課程內容。將AutoCAD和UG的系統理論知識,根據工作任務的需要分散到學習任務中,使理論為實踐服務,讓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理解與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將課堂教學內容分成平面圖形繪制、零件圖繪制(二維與三維實體)、裝配圖繪制(二維裝配與三維實體裝配)、產品設計以及圖紙打印等五大教學模塊,并設計相應的實踐任務,引導學生圍繞機械行業中常見的機械工程圖紙進行大量循序漸進的訓練活動,每一個教學模塊與相應實踐任務都根據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來設計,從而最大程度地縮短了學校與崗位的距離。在每個學習任務中,都要求學生以完成工作任務來獲得圖形設計的技術和技能,同時,提升職業能力。

3.將競賽機制有效融入課堂。

結合國家、省、市、院級等各類CAD賽事,將競賽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融合,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與時代性;同時,課堂即賽場,在課堂教學中以仿真競賽的方式開展實踐任務。這一機制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以賽促學,賽練結合”,真正做到賽與教的有機結合。

4.增加實踐任務的考核成績,鼓勵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

根據學校規定,學生參加省、市、院級CAD競賽等,可獲得相應的實踐成績。這一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參與實踐任務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使其在課內課外均得到了良好的實踐機會。

5.圍繞課程目標,實行全過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按照評價范圍的全面性、評價指標的系統性、評價主體的多樣性、評價方法的綜合性原則,采用階段考核、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測評與現場操作、現場答辯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這種課程分層次考核的評價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四)課程創新與特色

1.“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模式。

本課程根據從事圖形設計工作所必備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技能需求,構建了“以培養專業技能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機械工程師標準為依據,以校企合作為途徑,開發‘教、學、做、賽、證一體’的理實一體化課程”的課程建設模式,充分體現了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2.“以賽促學、以證代考”。

結合省、市、院級各類CAD制圖賽事,將競賽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融合,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與時代性;同時,遵循“以賽促學、賽練結合”的原則,在課堂上采用模擬比賽方式,以最快完成圖形為目標,極大地拓展了課堂教學內容,促進了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雙重提升。以賽促學,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證代考,實現了教考分離,有效地督促學生自覺地去實踐教學內容。

三、精品課程效能的最大化研究

(一)為高校學生提供便捷的自主學習平臺

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精品課程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內容。通過建立全國性的精品課程網絡平臺,設法實現共享范圍的最廣泛化,從而達到精品課程應用價值的最大化。首先,在硬件上要確保不同地域的學生均能無障礙地實現精品資源的共享。其次,要注重軟環境的構建,統一的網絡平臺要有便捷規范的服務功能,讓使用者的各種要求都能得到快捷明了的指引。此外,要完善精品課程的互動功能,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方便快捷的平臺。

(二)為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的繼續教育資源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陳舊的知識已無法滿足人們的工作需求,他們需要重新進入校園繼續接受教育。然而,因為工作時間等原因,很多人沒有條件再進入校園進行系統性的知識學習。而精品開放課程的出現,則正好能夠滿足這些人員的工作需求,使他們可以在工作之余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去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作者:傅建鋼張石磊單位: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第三篇:突破訓練在圖形設計教學的運用

一、思維定勢突破訓練在圖形設計課程中的教學實踐

單純的憑空臆想并不是我們在專業領域所提倡的發散性思維。只有目的明確、科學合理地進行思維創新才能對學生的創造能力起到幫助和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在專業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課程的特點,展開有針對性的訓練。要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恰當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命題,然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獨立采用可行的藝術表現方式將其創意構想展示出來。在教學中,教師對設計命題的設置很重要,因為實踐表明,當學生面對一個有一定難度,并且值得攻克的問題時才會極大地激發出創作靈感,最大限度地放大其思維的發散性。圖形設計作為一門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非常適合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從以下幾個層面來啟發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1)充分發揮想象力的主觀能動性;(2)打破常規,弱化思維定勢;(3)淡化標準答案,鼓勵多角度思維,尋找最佳方案。

首先,思維訓練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圖形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發動學生根據預設好的設計命題,對某一事物進行結構性思維發散,即以該事物的客觀物質形態為擴散點,結合設計對象的要求進行思維的聯想。在以下的教學實例中,教師要求學生為長沙城的旅游景點“橘子洲”設計一系列圖形標志。從最初的設計來看,大多數學生均直接從橘子洲上的建筑景觀、自然風光入手。此時,學生們的思維仍集中在設計對象的客觀物質形態本身,思維過于直接,缺乏跨越式的聯想,往往導致藝術表現手法直白且缺乏感染力。這時教師可啟發學生不要將思維禁錮在設計對象外部具體形態的局部細節上,應將眼光放得更開,讓思維跳躍得更遠,鼓勵學生在思維上脫離對象的外在物質表現,從而大膽地對其“內涵”展開深入聯想。比如,有學生觀察到橘子洲是一座江心島,老師適度啟發學生不要讓思維停留在“島”這個具體的外部形態上,激發學生去聯想這個“島”為何與眾不同,它與長沙城有何內在聯系。于是,有學生聯想到長沙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橘子洲畔的岳麓山腳下出了數不盡的文人墨客,而蜿蜒流淌的湘江之中這座小島正恰似滴落在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濃墨。此時,在學生的聯想下,象征中國傳統文化的“墨”與橘子洲的“島”在發散性的思維空間中發生了交集。學生們的這一聯想導致了圖形設計上的結果。滴在水中的墨擴散開來,形狀發生了奇妙的變化。由墨水暈染所形成的圖形左邊仿佛是橘洲島的輪廓,整體上則讓人聯想到中國書法中用毛筆書寫的“洲”字。最終,在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后就得到了這樣一幅作品,引人聯想,不落俗套。同樣的教學實例中,一些學生的作品中干脆連“島”的形象都完全不見了,學生由橘洲島聯想到湘江,由湘江聯想到,由聯想到長沙旅游的紅色革命烙印,思維不斷跳躍,作品想象豐富。

其次,在激發學生展開聯想的同時,教師還需促使學生打破常規,突破思維定勢。一般情況下,思維定勢能使學生在處理熟悉的重復性問題時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但在需要開拓創新時,思維定勢就會變成“枷鎖”,阻礙新思維、新方法的構建,也阻礙新知識的吸收。因此,思維定勢與思維創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在下面的教學實例中,教師給定的命題是以長沙的傳統美食文化為對象進行圖形設計。這一命題的范圍比較廣,大多數學生一開始依然選擇從觀察長沙地區的經典小吃與佳肴著手,力圖通過這些有形的、肉眼看得見的物質提取所需的創作元素,再據此展開聯想來尋找設計對象的外在形態與內在本質間的聯系,從而進行必要的圖形解構與藝術處理。此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比如思考什么是長沙美食的象征符號,或者地域飲食文化可以通過什么載體來表現。通過仔細思考,有學生提出飲食文化的表達不一定非得通過視覺感官,即“看得見”,其他感官途徑也可表達,比方說“聞得到”或“聽得著”。學生能打破“看見”這一思維定勢的桎梏,教師應以此為突破點鼓勵學生思索怎樣將“聽到”與“看見”有機地結合起來反映長沙的飲食特點,用恰當的方式將“聲音”刻畫到“圖像”中來。比如,可啟發學生“美食”在哪里可以聽見,而聽上去又應該是怎樣的。在突破了思維定勢的束縛后,學生很快由長沙極富地域特點的飲食文化聯想到當地具有悠久歷史,蜚聲海內外的食府“火宮殿”,地道的老長沙人在聞到火宮殿中傳出的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氣息后都會大喊一聲“噴香”,這樣的俚語從長沙人嘴中說出,極具感染力,也是與長沙飲食文化密不可分的象征性符號之一。于是,學生在結合長沙方言與火宮殿的實物形態之后,設計出了這樣一幅作品,看到火宮殿的圖形時也仿佛聽到長沙食客那韻味悠長的一嗓子。

再次,在進行思維發散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力促學生淡化標準答案的概念,鼓勵其多角度思維,從而尋找最佳方案。設計是藝術加工的過程,是思維活動從抽象到具象,從無形到有形的過程。這個過程完全是開放的,沒有界限的,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標準答案。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在發散的思維中沒有絕對和唯一。在教學實例中,教師選定的命題是讓學生為長沙市生態動物園設計一系列圖形標識。設計的最初,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采取以某種或數種動物的具體形象并輔以“長沙生態動物園”等文字為主要元素來展開設計。設計出來的效果千篇一律。問起學生為何如此設計,則大多回答“從小到大,在不同城市看到的動物園標識都是這樣,長沙的應該也可依此來設計”。此時,教師應該向學生闡明,設計中根本沒有什么固定模式,以往被采用最多的設計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一定要從不同角度去想問題。比如,教師可啟發學生“動物園”這一概念是否一定要通過具體的動物形象和中文字符才能傳達。于是,一部分學生聯想到生態動物園中的“生態”二字,便在設計時加入了一些突出生態環境的元素。同時又考慮到漢字在設計上的可塑性不高,轉而采用英文拼寫的藝術變形處理。但是,這兩種設計方案出來的效果都不能令人滿意,這些圖形很難使人聯想到動物園這一設計主題。此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比如通常去動物園游覽的會是誰?怎樣才能向這些動物園的主要受眾突出“動物”這一概念呢?經過換位思維之后,一些學生明確指出去動物園參觀的主要人群是兒童,因此設計方案的受眾應考慮以兒童為主。既然這樣,學生意識到在漢字與英文之外,此項設計中最適合的字符元素可采用拼音的形式。同時,也有學生提出,動物園不需要把動物的形象具體化,可以采用抽象化的方式與拼音字母結合,且動物形象的選擇上可以最受兒童歡迎和喜愛的幾種動物為主,如大象、長頸鹿、猴子和鱷魚。在將上述動物的抽象化形廓與拼音字母結合之后,學生拿出了設計方案。但是在此方案中,動物字母與其他字母的顏色一致,使得動物的外形不是很突出,給兒童的視覺識別帶來一定的阻礙,于是進一步改進之后就有了作品。最后的設計方案視覺效果很強烈,圖形與色彩的結合運用很討小孩子喜歡,使人印象深刻,如果實際運用,相信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結語

通過上述教學實踐案例,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思維定勢突破訓練在藝術設計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課程教學中,學生通過有目的的定勢突破訓練,可以體會到思想的妙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從不同的方向去考慮問題。通過針對性訓練,教師可以極大地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提升其思想的創造性。當學生逐漸打破思想的枷鎖后,也就獲得了未來設計道路上永不枯竭的靈感之源。

作者:曹睆俊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老师您的兔子好软水好多动漫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www.久久.com| 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播放|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网站| 正文农村老少伦小说| 免费黄色大片网站|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啊公交车坐最后一排被c视频|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好男人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日韩欧美第一页| 亚洲xxxxx|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九精品视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抽搐一进一出无遮挡|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天天操夜夜操美女| xxxwww在线观看视频| 性videos欧美熟妇hdx|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欧美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