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場所環境下書籍設計的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林森單位:安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當代書籍市場要求書籍的整體性設計,狹義上講是建立在理解書籍內涵之上的對設計各要素的整體性把握,廣義上講是生產一本書各環節的整體性設計,從創意策劃、確定選題、尋找合適的作者、編輯加工、書籍整體設計、印刷實現到銷售各個環節中,設計師全程參與。
設計師在進行具體設計時能夠實現對書籍整體內涵的深層次理解,將有助于把握書籍的框架命脈,用最合適的語言設計出一本精美的書。如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先生就鼓勵設計者積極對文本傳達的視覺化閱讀設計觀念的導入,即與編著者、出版人、責任編輯、印藝者在策劃選題過程中或選題落實后即開始探討文本的閱讀形態,從視覺語言的角度提出此書內在信息的架構和視覺輔助閱讀系統,并提升文本信息傳達質量,以便于讀者接收書籍形神兼備的形態功能。編輯設計注重設計師的主觀能動性在出版各環節的滲透,運用設計語言配合文字表達進行視覺閱讀設計,表現書籍設計的本質———閱讀的目的。編輯設計有利于文本傳達,擴充文本信息的傳遞,提升文本的閱讀價值。優秀的書籍設計師不僅能創作一幅優秀的封面,而且能夠創作出出人意表、與眾不同、耐人尋味并有獨特內容結構和秩序的閱讀價值的圖書設計。
《北京跑酷》就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書籍設計作品。設計家陸智昌不滿足于旅游書傳統的文字和照片的一般化設計,他組織香港、汕頭等地藝術學院的大學生,指導他們將北京風光通過視覺化解構重組的插圖和矢量化圖表對地域、位置、物象進行邏輯化、清晰化、趣味化的編輯。在圖文的敘述之中,加入了書籍閱讀語言的嶄新表達,將視覺閱讀貫穿于全書的編輯,完全打破旅游書千篇一律的傳統編排模式,贏得了各階層讀者的普遍歡迎和贊賞,在第二屆中國政府裝幀獎的評選中受到一致好評。像陸智昌這樣主動挖掘書籍內涵,將視覺化設計語言加入到文本信息傳達的設計思路,為讀者帶來了新的視覺感受。
呂敬人設計的《懷珠雅集》也是一件不錯的作品,這是一套五位畫家的藏書票作品畫冊。呂敬人認為當今對藏書票了解的人越來越少,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年輕人對書卷文化的認識也越來越淡薄。他說:“畫家繪制的藏書票作品集固然好,但受眾只是一小部分。如果能將名人學者有關讀書、藏書、藏書票審美的文章評述通過摘取只言片語編輯設計在每頁里,融進這五本畫冊中,即可使內涵豐富,主題也更加明確,并增大了全書的信息量,作者對藏書票的創作涵義也得到引證和補充。”他提出這樣的設計思路,得到了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專門組織了編輯班子由資深編輯鄭一奇先生帶領,查閱大量書籍進行編輯組織工作。最終,這套書從形式到內容令人耳目一新,一經出版就受到人們的關注,書也一售而空,并成為讀者的收藏品和贈品。
分析書籍的受眾群體,把握他們的審美需求
書籍市場如火如荼的競爭,迫使每個出版者必須準確把握書籍在市場上的定位,分析書籍的受眾群體。這就要求我們采用書籍營銷中市場細分的方法將多樣化的大市場劃分成更易管理的子市場,把每一個細分市場中相似的文化需求和欲望合并成一個獨立的市場,并以此指引我們有針對性地使用設計語言。經濟的發展決定了消費的多元化。
當今書籍種類的極大豐富,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作為消費主體的消費者,在性別、年齡、職業、經濟、文化、身份等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就決定了消費者在購買書籍時存在著不同的審美需求,對書籍裝幀藝術的需求自然有所差異,使得書籍市場的任何一種出版物都需要挖掘不同的消費需求,正如俗話所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所以在圖書選題、策劃、設計制作過程中,設計師與出版社要根據讀者的不同層次需求和審美情趣選擇合適的設計語言,使書籍設計定位準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例如,設計老年人的刊物時,要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要以易讀性為原則組織設計元素。
一般來講,老年人喜愛安詳、穩重、和諧的格調,因此在書籍裝幀設計時,字號要大一些,標題要醒目,版式要簡潔明了,色彩的使用不宜過于鮮艷、刺激,過于刺激的顏色對于老年人衰退的視覺系統將是一種負擔,同時也會造成緊張的情緒,會使他們感到疏遠。
而中青年人常常追求有品位、有內涵、有情調、有趣味的閱讀,時尚、新穎的元素對他們有較強的吸引力。所以針對這類人群的設計手法可以不拘一格,各種特殊材質的運用,各種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圖形,熒光色的使用,都會得到他們的喜愛。而青少年喜愛熱烈、奔放、激蕩的格調,這個年齡段圖書的裝幀設計,要表現出當代青少年青春動感的審美觀念,選用積極向上的圖形元素,不能讓一些粗制濫造、庸俗艷媚的設計作品成為他們的主流讀物。
在設計幼兒刊物時,要充分考慮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心理、生理特點,針對幼兒天真、活潑、純真的特點,采用色彩鮮艷、層次感強烈、造型簡潔、形象活潑可愛的圖形圖像。在開本選擇上,兒童讀物應選擇小開本或異形開本,小巧玲瓏更適合兒童小手易翻的特點,設計手段應該更加新奇、獨特,從而引發他們閱讀的欲望,同時還要注重每個年齡段的嬰幼兒不同的特點,按照他們的心理需求設計出他們喜愛的書籍。以目前文化市場上的一些期刊為例,如《老年人》、《年輕人》、《少年文藝》、《兒童文學》等刊物是為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服務的,其封面設計應各有特點。如《女友》是為年輕女性服務的,常常以年輕美麗的女性形象作為封面的圖案,因為愛美是廣大年輕女性的共同特點。在書籍的外在形態上,如同樣是教材、教輔,由于農村和城市收入消費水平的不同,他們對書籍的檔次就表現出不同層次的需求。
對城市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希望購買大開本、彩色印刷、設計語言更加豐富、有些精美插圖并采用較好紙張印刷的輔導書,而這樣的設計必然會導致高昂的定價;而農村學生則更注重書籍的實用性,更多地希望輔導書設計語言簡化,紙張價格低廉,經濟實惠。由此可見,研究讀者的收入水平、文化背景、地域等要素的差異性和多樣性也是書籍設計市場細分的核心,是書籍設計師首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在設計之初,我們就要定位書籍的受眾群體,從而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設計方式,滿足不同讀者的審美需求。
總之,書籍裝幀藝術應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愿望為宗旨,否則,難以收到為廣大消費者所喜聞樂見的效果。對書籍整體上把握的新思維,將指導設計師在深入理解原著精神內涵,準確把握市場的前提下,運用先進的設計思想進行認真、大膽、超前的藝術探索,由此將對實現書籍的商業價值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并實現藝術語言上的創新與超越。同時設計者應該改變以往單一的思維方式,站在著作者與讀者的不同角度思考,從動與靜、神與形多重方面出發,設計出兼備造型美與神態美的優秀書籍作品,實現書籍設計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增強書籍在信息傳播市場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