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用地市場信息數據庫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信息采集智能終端設計
1.1功能設計村鎮建設用地市場信息采集智能終端主要分為Web服務器端和智能終端客戶端。Web服務器端接口和對應智能終端客戶端的功能設計:①信息無線傳輸:通過3G網絡,訪問村鎮建設用地市場監管信息平臺的OGC標準的遠程空間服務接口和SoapWebService接口,Web服務器端主要提供各種功能接口,為智能終端客戶端提供數據交互,實現數據的上傳下達和信息無線傳輸的功能[7]。②信息輸入:通過瀏覽器錄入業務類型以及業務的各項指標信息,并保存到服務器的數據庫里,智能終端客戶端通過手持終端的觸摸屏鍵、GPS、攝像機等傳感設備,獲得現場的信息等并上傳到服務器。③信息查詢:根據時間、業務類型等屬性要素,從平臺查找符合條件的記錄,智能終端客戶端可實時從平臺讀取已的信息。④屬性修改:修改已錄入到平臺數據庫中記錄的屬性數據。⑤數據統計:根據各業務類型的屬性要素,用統計圖表展示平臺的各類指標信息,智能終端客戶端執行信息統計功能,用統計圖表展示當前手持終端采集和服務器中村鎮建設用地市場監管信息平臺的各類指標。⑥數據分析:根據已錄入到平臺的各項屬性信息分析問題。⑦安全管理:設置數據、業務的權限,限制指定用戶角色和用戶的訪問權限。⑧圖表輸出:根據統計信息,繪制成各種圖形的報表,并支持圖表的打印、導出。⑨信息:將錄入的數據到平臺數據庫中,以便于其他用戶瀏覽、查詢,智能終端客戶端執行信息功能,相關的采集、查詢和統計等信息。
1.2實現技術結合目前IOS和Android系統等智能手機和智能平板電腦,利用嵌入式技術、新一代通信與3S技術結合、在線/離線模式同步支持與切換、靈活方便的圖文結合,對村鎮建設用地市場信息進行實時的了解、采集和監控。總體設計將服務端建立在Web服務器上,建立地圖服務和數據交互接口;智能采集終端采用基于IOS、Android的智能手機和智能平板電腦建立客戶應用,通過無線通訊網絡建立數據交互,應用在線/離線模式同步支持與切換滿足無網絡情況的正常工作與有網絡狀態時的數據同步,結合GPS定位輔助快速采集和歷史軌跡回溯,再結合拍照功能上傳現場實景圖片,通過便捷的圖文結合實現方便的信息采集,減少城鄉建設用地信息采集的人力和時間,縮減信息采集成本。村鎮建設用地市場信息采集智能終端設備處理器采用ATM7021+ATC2603A,內存為2GB,存儲空間有16G、32G、64G多種選擇;配備分辨率為800*480的觸摸屏,可支持5點手勢操作;配備前后攝像頭;支撐GPS定位、重力感應等;硬件配置可支撐采集軟件的流暢運行,滿足工作要求。
2村鎮建設用地市場信息數據庫系統設計
2.1總體設計①系統架構。系統采用多層架構構建(見圖1),包括以下4層結構。采集層:提供與用戶交互的界面;業務應用層:通過調用各類基礎服務,實現各項業務功能;基礎服務層:提供ArcGISEngine的GIS服務、數據庫訪問服務、基于ArcGISServer的WebGIS服務等;數據層:存儲管理各類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②硬件配置。系統開發和運行需配置兩臺服務器,配備必要的防火墻、交換機等相關設備。為確保計算速度,應配備1~2臺高性能圖形工作站。③技術選型。操作系統為WindowsXP、Windows7.0(32位)、WindowsServer2008;數據庫為ArcSDE9.3、Oracle10g、PersonalGeodatabase;GIS組件和服務為ArcGISEngine9.3、ArcGISServer9.3;框架和語言為IIS、.NETFramework、C#、Javascript、Silverlight。④運行模式。采用C/S+B/S模式,公網、專網(政務外網、政務內網)運行。
2.2數據庫的設計筆者通過調研,理清相關業務、指標體系的技術要求和標準規范,確立了數據標準規范,再依據數據標準建立元數據庫,從而保證了數據庫的標準化和統一性。主要建設內容有以下4個方面:①市場調控政策文件庫。根據國家政策建立市場調控政策文件庫,用于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市場調控政策文件的知識庫,輔助決策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市場調控。②市場信息數據庫。根據實際調研情況再結合基準地價規程,將市場信息數據庫分為市場基本信息數據庫、配套設施信息數據庫、產業信息數據庫、財政稅務信息數據庫。基本信息數據庫記錄和管理區域內的土地位置、名稱、價格、使用年限、人口、價格(租金)等基本信息;配套設施信息數據庫記錄和管理區域內的中心城鎮、對外交通、道路通達、基本設施、周邊環境配套等信息;產業信息數據庫記錄和管理區域內的產業配套信息,如主要產業、產業種類、產業產值等信息;財政稅務信息數據庫記錄和管理區域內的財務稅收信息,如財政投入、企業稅費、農地征用稅費、社保[11]及相關補償情況信息。③市場交易歷史信息數據庫。根據實際調研情況結合國土資源部的土地動態監測監管系統建立市場交易歷史信息數據庫,記錄區域內村鎮建設用地土地的歷史交易情況信息,涉及國有土地出讓、轉讓、租賃、抵押,集體土地流轉等交易類型。④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項目庫。根據實際調研情況,將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項目庫分為項目實施情況數據庫、備選項目數據庫。項目實施情況數據庫記錄已實施和正在實施的開發項目信息,備選項目數據庫記錄區域內類似實施再開發的閑置土地、低效用地情況。
3結語
在村鎮建設過程中,土地資源的粗放利用和浪費相當嚴重,通過農村土地整治與置換取得建設用地增量,由“開源”向盤活土地“存量”的方向發展,是解決耕地保護與村鎮發展建設矛盾的基本方法,是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選擇。村鎮建設用地的再開發是通過內部挖潛獲得建設用地增量。要達到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的過程當中,對土地市場信息采集和建庫是必不可少的,村鎮建設用地的市場信息數據庫為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市場調控提供多領域的數據支撐。
作者:劉吼海 胡月明 葉云 陳月明 楊麗萍 單位:廣東友元國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