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區環境色彩設計與限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蘭州新區的地理、氣候及人文特點,色彩規劃要考慮多種元素,如:城市環境、人文等,在實踐中要做好現代城市的發展規劃,形成自然與城市色彩的和諧、統一。根據色彩三層定色控制原則,在掌握好整體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控制及引導,細分處理,達到個性與和諧相統一的視覺效果。蘭州新區位于蘭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年平均氣溫在6.9℃,年平均降水量約在220mm,但年均蒸發量可多達2000mm左右,有150d左右的無霜期,土壤色彩為黃色,綠色植物比較少。核心區平均海拔約2000米。在整體色彩規劃設計過程中,根據蘭州新區的地理、氣候及人文特點,色彩設計應該受到一些限制。
色彩隨環境的不同而變化。色彩并不屬于任何物體,僅是物體選擇性吸收、反射可見光所產生的物理現象。受環境影響,會讓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所以色彩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同。由此可見,對城市進行色彩設計時要與當地的氣候特點、自然環境有機結合,也只有這樣,才可達到理想效果。基于蘭州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及自然環境的特點,在選擇色譜時可以考慮與周圍環境色同類或者近似的色彩,達到對自然環境的再現。同時可以提高色彩的明度與純度,這樣既可以使新區與周圍自然環境相融合,又可以從自然環境中脫穎而出,達到與自然環境的呼應。城市色彩設計要傳承地域文化特征及表達地域個性特征。建筑色彩可從內在展現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風俗,不同的地方都需要有本地特色的建筑色彩。如果不將這些考慮在內,那么城市色彩則無法發揮其本身的作用。所以城市色彩設計一定要融合傳統元素,由傳統服飾、當地風俗、民族特色等方面去吸收“本地特色”,并且要注意,在色彩的選擇上,要優選那些易讓人接受和認同的色彩。新區所選用的色彩可考慮甘肅本地特色傳統文化及少數民族的習慣用色色系,來作為基調色或者輔助色,個別色系可以作為點綴色。
就算是同樣的色彩,如果材質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色彩感受。本地所用的建筑材料幾乎都是取自于當地,具有“本土化”特點。例如常用的木材、石材等等,這些本土化的材料可給人一種各環境融合的感覺,同時,本地建筑材料運用率廣,且推廣容易,可以說是影響城市色彩的重要元素之一。通過功能區分來規劃總體的城市色彩。對所要規劃的范圍進行功能上的分區,對不同的功能分區的功能、文化紋路等進行研究,明確宏觀上的色彩用度。合理分區對于明確不同色彩控制強度可起積極作用,也讓規劃更顯針對性。按照城市空間結構和對城市特色區域進行色彩規劃,對每一地塊宏觀尺度的色彩進行落實,得到中等尺度的地塊色彩,這也是人在正常視覺范圍所能感知的最大色彩,可影響人對于總體區域城市色彩的感受以及判斷能力。通過顏色的細劃及適當混合,可讓不同色彩呈現出統一、相對的色彩印象,這樣所形成的區域色彩更自然、和諧,也具有比較強的總體性。
二、蘭州新區環境色彩配色原則
首先是對色彩的宏觀整體把握,蘭州新區主要解決自然環境色彩與人造環境色彩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要根據兩者之間的情況制定蘭州新區的主色調。利用自然環境色彩與人文色彩的協調可以明確表達地域文化特征及地域個性特征。基于蘭州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及自然環境的特點,在選擇色譜時可以考慮與周圍環境色同類或者近似的色彩,達到對自然環境的再現。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呼應色彩,適當提高色彩的明度與純度成為主色調之一。這樣既可以使新區與周圍自然環境相融合,又可以從自然環境中脫穎而出,達到與自然環境的呼應。例如,埃及的城市色彩規劃喜歡運用黃色或是奶黃色。一般好一些的建筑會選擇奶黃色的大理石作為基礎色調。通過對建筑材料的顏色進行分析發現,埃及人之所以喜歡黃色,主要是因為其國土面積有百分之九十都是沙漠的色彩,人們對當地,特別是那種在陽光照射下的沙漠色彩有獨特的偏好。其次是中觀上合理控制,制定功能空間劃分區環境色彩與主體建筑色彩關系配色方案。這個方案的確定,將進一步解決主色調與輔助色的配色面積關系。不同的功能空間在使用色彩的同時須注意,首先與主色調的呼應,功能空間的整體色域范圍要與主色調相互協調;其次通過功能區里的主體建筑色彩配色設計特點來明確本功能區的功能特性和文化特質。本方案必須制定出詳細的色域限定及參考范圍,清晰描述出色彩配色關系及數據。由于自然環境的原因,蘭州新區自然環境色彩比較貧乏,尤其是秋、冬季節,在海拔較高的情況下,日照量是豐富的。所以可以大膽選用一些具有少數民族色彩文化特征的代表色。
使用的前提必須是用色彩突出每一個功能空間的功能性和特點。如,蘭州新區產業園區的色調為暖色系,為了豐富色彩層次,可以從紅色系到白色系色相的區域范圍,也可以從黃色系到白色系色相的區域范圍獲取。最后是微觀上進行引導,制定蘭州新區各類景觀及景觀小品色彩配色方案。這個方案是整個環境色彩設計中的點睛之筆,也可以稱之為點綴色或裝飾色。交通場所色彩設計、交通工具色彩設計、戶外廣告色彩設計、公共設施色彩設計、公共藝術色彩設計、夜景照明色彩設計等,這些景觀的色彩占有面積是以點、線的形式在城市中出現,在配色方案中既可以與主色調、輔助色相統一也可以與二者相對立。景觀及景觀小品色彩配色方案制定過程中需注意靜景與動景及點綴色使用面積的嚴格控制。靜景與輔助色調相互融合,為了突出可適當調整明度與純度范圍,而動景一定要避免視覺擁擠、繚亂。交通場所作為靜景,色彩不宜過于鮮亮和搶眼,以柔和適度的色彩為宜。如澳門商業街區兩側和步行街等一些主要景點,以黑白為主,加入澳門粉綠、粉紅色為輔。西北地區相對東部地區比較落后,新城的擴建,舊城的改造及地方少數民族民俗、人文特色的保護等一系列綜合問題都成為現代城鎮化進程中景觀設計的難題,并且不易調和。在借鑒西方城市色彩設計與規劃的同時,蘭州新區應用環境色彩規劃,能改善城市環境色彩缺乏自我文化個性特質的缺憾,逐步提高和完善具有高度審美及特性突出的城市色彩形象。
作者:屈子涵 張斯亮 單位:蘭州商學院 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