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平面設計中的創(chuàng)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真實的情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
設置并建立一個設計真實任務的情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如,在講授Photoshop課程中照片修飾這一單元時,除了將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傳授給學生以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模擬真實任務情境。針對“照片修飾”這一課題,教師可以把情境設立為“某影樓的設計部門”,教師與學生則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分別轉換身份為“設計總監(jiān)”及“美工”,在這樣的情境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不僅僅局限于簡單地練習工具的操作。與此同時,在實踐課中逐漸增加設計任務的數量及種類,增加學生的工作量以貼近“實戰(zhàn)”的情境。建立情境的重點在于針對不同的課題設立不同的情境。根據Photoshop課程中各種課題的特點,一般可以將課堂情境設置為“影樓”“圖片社”“平面設計工作室”等。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習者,可能會有不同的課題設置,如動畫專業(yè)在Photoshop課程中可能會學習到GIF動畫的制作方法,所以也可以將情境設置為“某網絡公司設計部門”“動畫工作室”等。相對而言,學生在這種角色扮演的“游戲”中更容易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軟件的練習過程中會普遍帶有主觀情感,從而促進創(chuàng)意思維的建構與養(yǎng)成。
二、教學中加強師生間的協(xié)作,有益于增加學生的創(chuàng)意主動性
從“教學”這一詞語中不難發(fā)現,“教”與“學”是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雙方。“教”是教學活動中的矛盾主要方面,教學設計控制著課程節(jié)奏快慢、教學方向,決定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學”是教學中的矛盾次要方面,特別在固有的教學觀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一方。但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學生來完成,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如果要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需要調和“教”與“學”的矛盾,加強教師與學生的協(xié)作、學生與學生的協(xié)作是調和矛盾的有效手段。思維教學專家德波諾指出,“學校課本上的問題通常是封閉性的,都有正確答案,且給出必須信息,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往往是開放性的,沒有準確答案,還缺少有關信息”。①于是加強“教”與“學”、“學”與“學”之間的協(xié)作、互動、碰撞,則可以激趣引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主動性。
三、通過交流,鼓勵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檢測自己的技能
這里的“交流”有兩層意思,其一是指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其二是指在教師的幫助與安排下,學生與設計從業(yè)人員之間的交流,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一種真實設計情境下的軟件操作觀念。平面軟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方法,但是一般的軟件教學僅僅是簡單傳授軟件的使用方法,而不注重軟件使用的思維過程。有經驗的藝術設計從業(yè)人員都可以體會到,在軟件使用過程中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解決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所謂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案是指,使用軟件達到某一種效果,在各種方法中選擇最為合理、高效的解決方案。如Photoshop軟件中必備的摳圖技能,熟練掌握摳圖技能的人員可以在不同情況下選擇不同的摳圖方法。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是一種基于熟練掌握軟件功能基礎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體現。在上文提及的兩種層面的交流過程中,學生在情境中初步建立具有創(chuàng)意意識的軟件觀,并明白創(chuàng)意思維不僅作用于設計同時還作用于軟件操作的過程。
四、幫助學生進行軟件課程的意義建構有助于創(chuàng)意思維的培養(yǎng)
課程意義的建構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學習者對于課程學習的自我反思;第二,授課者對于教學成果的客觀評價。首先,“社會建構主義認為,雖然知識是個體主動建構的,而且只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但這種建構不是隨意的任意建構,而是需要與他人磋商并達成一致來不斷地加以調整和修正”。②所以,學生在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中、在學習成果的比較中,得到學習經驗的積累以及學習過程、方法的重新建構,對自己的行為、創(chuàng)新意識、執(zhí)行途徑等進行批判性的自我否定或者自我肯定。其次,授課者需要在課程中進行作業(yè)的階段性以及最終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從立意到制作方式、從思維方法到執(zhí)行手段、從學習方法到自我反思均須給出指導性的客觀意見及建議。這要求授課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當時刻探知、關注、了解學生頭腦中對知識意義的真實建構過程,并適時提供適當的鼓勵、輔導、提示、點撥、幫助、支持,進一步促進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的重新建構。由此可見,學生的自我反思與教師的客觀評價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五、由教師加強課程間的聯(lián)系
這里所指的“課程間的聯(lián)系”有兩層意思。第一,平面軟件課程的承上啟下。所有課程的設立均不是孤立存在的,平面軟件課程也是一樣。所以,教師需要在授課之初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深入研究學生已經建構的知識結構與知識體系,然后結合教學大綱精心編寫教案,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能更好地認知當前所學的課程在知識結構中的位置,活用已學到的專業(yè)知識,綜合運用專業(yè)技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創(chuàng)意思維的自主能動性與學習主動性。第二,平面軟件教學的跨學科意識。平面軟件絕不是僅僅針對某一項或兩項學科的。所以,教師可以打破學生初期狹隘的理解,將平面軟件的使用置于整個藝術設計領域中,讓學生領會平面軟件的使用在不同的學科間是具有交叉性的。這樣有利于加強學生各學科間知識的融合、交叉,達到在平面軟件學習中建構創(chuàng)意思維的目的。
六、總結
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平面設計軟件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知識學習的建構性和認知主體的主動性特點,適應當下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并且在我國大力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背景下對高級創(chuàng)意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方面有著積極的探索價值。
作者:高潔單位: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