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媒體技術及短片制作課程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多媒體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與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學好本門課程對于學生創造力的提高、思路的拓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介紹了在多媒體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一節課程的設計思路,使學生跟隨老師的帶領得到各種能力的提高。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多媒體技術綜合應用:短片制作,筆者帶領學生一起探索學習短片制作的第一個環節:前期構思環節的教學思路。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他們頭腦靈活,計算機基礎好,但缺乏自主學習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筆者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為知識目標:掌握短片制作的流程和前期構思的技巧,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情感目標: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提高以下幾個方面,同時,根據教學內容,筆者將掌握前期構思的技巧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能遵循構思原則進行創造性的構思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學策略
本節課筆者為學生布置的任務是:完成校園題材短片的前期構思,構思是一個抽象的過程,它不是模仿和練習,而是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和創造力的開發。在課前,筆者帶領學生參觀訪談,網絡探知;課中,筆者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帶領學生觀看案例、發散思維,使學生掌握了前期構思的技巧;課后,通過學習平臺,交流互動,完成定稿。從而達到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筆者使用的教學方法有:活動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參觀法、案例法,學生則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和自主探究學習法,整個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任務為主線的新型課堂。
三、教學過程
以下是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和時間分配,共用時2課時。下面請大家跟筆者一起走進筆者們的信息化課堂。
1.探索
良好的教學離不開充分的教學準備,在課前筆者進學生以10人為一組分為兩組,并要求學生登錄網絡學習平臺領取學習任務、通過網絡查詢相關知識,在筆者的帶領下,學生帶著問題參觀了筆者校的校企合作單位某影視制作公司,參觀過程中,學生了解了短片制作的流程,參觀結束后,筆者要求它們將流程進行總結,思考前期構思的重要性,并在學習平臺上交流。在探索階段,筆者運用任務驅動法和參觀法讓學生真實體驗了短片制作的各個環節,和前期構思的重要性,為課堂學習做足準備。
2.啟發
在課堂上,筆者用一個問題引入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前期構思,思維是行動的靈魂,構思是所有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構思非常重要。而完成構思要解決的三個中心問題是:用什么形式?想表現什么?是否具體可操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為學生播放了四段視頻短片,它們都是校園題材短片,但屬于不同的類型,有某學校的校園宣傳片,紅極一時的“舌尖上的泡面”。大學生創作的短片“我的大學”,中學生自導自演的小品“考試風云”,學生觀影并思考:它們分別是什么形式?筆者帶領學生歸納出這四段短片的形式,并提出問題:你想用什么形式來表達校園題材呢?在啟發階段,筆者帶領學生觀看影片,學生直觀認識了短片的表現形式,并自主探究,總結歸納,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3.探討
筆者為學生展示了由“人人網”主辦的“校園題材短片展映活動”,并選取獲獎短片進行播放,它們或構思新穎,或立意深遠,同樣是校園題材,同樣是學生制作,你們有什么要的構思呢?觀影結束,學生意猶未盡,筆者乘勢帶領學生開展頭腦風暴式的小組討論,學生們討論熱烈,發言積極,大膽構思。筆者從學生的構思中選出了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構思與學生一起交流探討,并總結出它們的不足之處,構思1:讓學生說一段順口留做為短片內容,這個構思內容空泛,沒有內涵,構思2:制作一個“舌尖上的涼皮”,構思很好,但一定要有具體的操作細節,構思3:制作本校的校園宣傳片,因為時間關系,可操作性不強。因此,我們構思應該遵循的三個原則,使學生掌握短片構思應該解決的三個問題。在探討階段,學生通過頭腦風暴式的討論,發散思維,獲得了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和創造力的開發。
4.定稿
學生根據討論的構思內容繼續整改,筆者給出建議,再整改,擬定初稿,并在學習平臺中交流探討整改,擬出定稿,并將定稿以報告的形式進行提交。以B組為例,他們擬定的短片標題是:畢業不分手,并從短片類型、表達方式、構思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報告,從而完成了構思任務,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筆者帶領學生探索、啟發、探討的活動式教學,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短片構思的前期構思技巧。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帶領學生學習并掌握了構思應解決的三個中心問題,并完成了構思任務,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5.展評
在展評階段。學生現場展示、平臺展示、QQ空間分享展示了本組的構思過程,并依據這張評價表,通過教師評價、小組成員互評、網絡分享投票三者有機結合給出客觀的評價,并評選出以下四個獎項。至此本節課圓滿結束。依據本節課中的構思制作的優秀短片:舊時光已經分享至筆者校的校園網。學生獲得了分享的喜悅和成就感。
四、教學效果
本節課效果良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完成了構思任務,并得到了多種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更有效的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更高效的學習是筆者在教學道路上不懈的追求。
作者:王超 單位:陜西興平西北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