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書籍裝幀中交互設計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交互設計在書籍裝幀設計的運用中將成為讀者與書籍的媒介,注重讀者的體驗以及讀者與書籍的交流,轉變單方面接受信息的讀者身份,成為閱讀書籍的參與者;將設計元素由靜態向動態轉變,由平面像立體空間轉變,用二維的方式來呈現三維空間的動態;深化書籍裝幀的五感設計,獲得全新的五感體驗。
關鍵詞:
交互設計作為一門關注交互體驗的學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IDEO的一位創始人比爾•摩格理吉在一次設計會議上提出。而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于這些科技的熟練程度的不斷增加,交互設計領域不得不處理更多、更先進的技術和交互哲學。而科技產品領域的交互設計發展也影響到了其他領域。例如公共設施設計、玩具設計、包裝設計等等。而交互設計在書籍裝幀領域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作為傳播知識的主要媒介,書籍在千百年來的歷史長河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對書籍的造型設計即書籍裝幀也經過了長久的歷史發展。近代以來,書籍裝幀形式以“簡裝”和“精裝”為主,發展延續至今且有停滯不前的趨勢。近十年,電子科技發展迅猛,網絡興起,電子書、閱讀器等新媒體、新平臺的數字化發展使得傳統書籍行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甚至有人預測電子書將取代傳統書籍。但是,新時代的發展既是利器也是契機。書籍行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傳統優勢結合現在的新媒體特點、在精進書籍內容的同時改善書籍裝幀的設計。在設計中加重書帶給人的體驗以及人與書之間的交流,用交互設計的方法,給書籍裝幀以新的生命力。
一、從二維平面藝術到三維立體呈現
在傳統的書籍裝幀設計中,所有的設計元素例如文字、圖片等都是通過平面設計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也就是說,書籍本身的設計使屬于二維的。而我們所想要利用的交互設計,更加注重的是人與物、物與物、物與環境之間的聯系。它致力于將設計元素由靜態向動態轉變,由平面像立體空間轉變,用二維的方式來呈現三維的動態。書籍設計的三維呈現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方式是在書頁間使用立體紙雕的方式,在讀者打開或閉合的時候完成從平面到立體空間的圖形轉變。這是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來完成讀者與書的互動。利用手指快速連續的翻動書頁使書本上原本定格的圖畫的動起來,也是從二維到三維立體化的好的設計范例。
二、突破傳統閱讀方式,注重讀者參與
千百年來,書籍都是作為知識、信息的授予者而存在的,而讀者的角色是接受者。大部分書籍只是單方面的把知識通過文字或圖型傳遞給讀者。這樣的傳播過程單調而乏味,讀者始終被動接受書籍所給予的內容。使用交互設計的思路,在書籍裝幀設計中使用新的設計思維,注重相互之間的關系,在書籍與讀者之間構建溝通的橋梁,轉變只是單方面接受信息的讀者身份,成為閱讀書籍中的參與者,即成為書籍的一部分。在書籍的帶領下,成為書中的一個角色或者與書中的道具相結合成為書籍傳遞信息的助手,從而變成書籍的參與者、探索者。這樣能夠提升讀者對書籍的關注度,融入其中。在讀者與書籍的互動參與方面,無疑兒童圖書是最好的范例。為了增加兒童對于圖書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兒童圖書經常使用輔助物件來增強書籍的互動能力。例如在美國動畫電影《卑鄙的我》(圖1)中,主人公格魯給自己的女兒講睡前故事時使用的書本。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只貓咪的故事,而讀者要把三根手指插入書上自帶的三個小貓布偶里,使之變成書中貓咪的形象。書本巧妙的完成了與讀者的互動,也恰如其分的吸引到了兒童讀者的目光。除了這本書,還有一本實際存在的青少年讀物——《冒險小虎隊》(圖2),它更加直觀明了的體現了讀者的參與性。《冒險小虎隊》是一套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充滿神秘色彩、曲折情節、驚險場景的冒險(偵探)小說。在這套書中,每一本是一個完整案件,而讀者將化身探案者跟隨三個主人公進行解密。每本書中都有一張解密卡,當書中的主人公獲得某些線索時,書本并不會直接告訴讀者是什么線索,只有讀者自己動手使用解密卡在每章節的最后進行解密,才能獲取線索從書中某頁,或某幅圖片里得到答案。獲得答案后,才能繼續了解下章節的故事內容。這樣,讀者直接參與了探案故事的進程,更大的參與性也激發了對書籍內容的興趣。這樣不同以往枯燥的故事情節敘述使書籍本身更加立體,這樣互動形式的設計使讀者真正變身為書籍的參與者,故事銜接的橋梁。
三、五官感受的獲取
一本具有交互性的書籍在完成閱讀這個使用功能的同時,更要讓讀者與書籍之間產生情感的互動。而情感的產生是通過身體外部器官接觸到外部事務時發生的反應。所以關注五官感受也就是關注讀者對書籍情感的產生。日本著名的書籍設計大師杉浦康平先生是最早把五感與書籍設計聯系起來的。他認為“完美的書籍形態,應具有誘導讀者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和味覺的功能。”書籍設計不是單一的視覺表現,而是將五感都作為整體思考的對象,希望通過視覺效果貫通其他四感使之成為一體。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很多東西都成為可能。交互設計也能賦予五感學說新的意義。
1.視覺視覺,是書籍的形象,是讀者對于書籍最直觀的感受,它伴隨著讀者從閱讀開始到結束的每一分每一秒。圖形、文字、色彩、紙張材質、排版風格等的都是直觀的給予視覺感受,從視覺上得到的是最多的、最直觀也是最重要的感受。所以無論是做特殊結構的設計還是呈現三維立體效果都是要為視覺服務的,首先由它引起情感的波瀾。做好書籍的視覺效果對提升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的感受都有很大幫助。
2.聽覺聽覺,傳統上說書籍的聽覺感受是不同材質、不同厚薄的紙張打開、閉合、翻動時所帶來的聽覺享受。當然這是不可否認的美好感受,不過在現今的科技條件下或許可以有新的突破。二維碼是近幾年相當流行的記錄符號信息的圖形,可以再書本的封面或封底上印上一段音頻的二維碼。這段音頻可以是書籍的簡介,可以是作者心路歷程的獨白,以此來幫助讀者進行選擇和夠買書籍;也可以是一段配合書本內容的輕音樂,讓我們在閱讀時,掃下二維碼,伴隨著柔和的輕音樂,在溫馨的氛圍里進入閱讀的世界。這樣配合書本的聽覺感受,使讀者能夠很快的進入到書本內容中,更能激發讀者對書本的情感。
3.觸覺觸覺,是讀者肌膚觸碰紙張的感受。書本紙張的不同紋理、不同的表面處理、不同材質帶給讀者的感受都不相同。觸覺的感受是視覺上的圖片和文字不能給予的。在設計中根據書籍的設計理念和整體風格來選擇不同紋理的封面封底或插頁,在給予視覺感受的同時以觸覺奠定讀者與書籍互動的真實觸感。利用香味印刷油墨可以使紙張上帶有淡淡的味道,味覺品味的是書籍的整體風格。嗅覺和味覺的提升是通過不同的材質、不同的視覺效果來改變的。書籍五感的設計使為了全方位的展現書籍的美好品質。通過對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五感統一的體會來滿足讀者對書籍全面的感受。這樣的體驗性設計與交互設計的法則不謀而合。所以對深化對書籍五感的設計,也就是對書籍與讀者的交互行為進行全面的深化。傳統的紙質書籍與電子時代的電子書相比最大的優勢是與人更加貼近。以交互設計的形式深化與人貼近這個優勢,以人為本,給了書籍行業一個新的著力點。關注讀者與書籍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將會成為未來紙質書籍發展進步的一個大趨勢,也會使傳統的書籍行業重新煥發活力。
參考文獻:
[1]呂艷.淺談書籍裝幀藝術中的交互設計[J].中國經貿,2010(24):148-149.
[2]宋雪梅.書籍設計的“五感”[J].文藝研究,2010(4):167.
作者:林凱莉 單位:景德鎮陶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