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粘膠亞麻交織面料工藝設計與生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由于普通粘膠纖維的濕強比較差,通常用這種原料做經紗織成的梭織物,一般首選無張力或小張力的浸染方式進行染色,很難運用長車軋染方式進行染色生產,因為長車設備張力較大,致使粘膠織物斷停在機器上而無法運行。針對這一染整難題,文章從原料、織造、染整設備及工藝配合應用等多方面論述了粘膠亞麻交織面料的開發。通過一系列的工藝設計和優化,解決了這一難題,并實現了穩定生產,且相對常規“退—煮—漂”前處理工藝來說,采用了織造與染整技術及染整設備張力技術要求緊密結合,縮短工序流程,減少織物濕態加工工序等。不僅做到了節能減排,還提高了面料品質。
關鍵詞:亞麻;普通粘膠;張力;纖維特性;織造;染整工藝
1引言
亞麻是紡織原料之一,其強度是棉纖維的1.5倍左右,亞麻織物具有吸濕散熱快、透氣性好、紋理自然、色調柔和、挺括大方、抑菌保健等特性與風格;普通粘膠俗稱人棉,纖維截面呈鋸齒形皮芯結構,縱向平直有溝槽(如圖1),在一般大氣條件下,吸濕性良好,回潮率在12%左右,符合人體皮膚的生理要求,其具有棉的本質、絲的品質——光滑涼爽、透氣、抗靜電、染色牢度較好等特點,價格比棉、麻等天然植物纖維有優勢。亞麻與粘膠混合后非常適用于服裝、服飾面料等領域。亞麻纖維強韌、易皺、剛性強且回彈性極差,因此,亞麻織物在染整實際生產過程中適合選用平幅連續軋染加工方式;而粘膠的斷裂強度比棉小,約為22~26cN/tex,濕態下強力下降更多,約為干強的50%。近年來,有不少產品開發者,采用亞麻和粘膠開發面料產品,改善了亞麻純天然纖維易褶皺不易打理的缺點,可應用于各類服裝,使成衣懸垂、具有飄逸感,提升了產品檔次,深受消費者喜愛。但若織物經向是100%粘膠,此濕強通常情況下無法滿足長車軋染設備運行的張力要求,尤其是長車前處理設備的張力要求。針對這兩種纖維材質的特性,從織造、染整設備及工藝等方面來探討如何對經向為普通粘膠、緯向為亞麻的交織面料進行開發與染整生產。
2織造工藝
紗線設計,根據成品面料克重風格要求,織造設計時將經紗設定為V30s雙股紗線。當經紗為單紗時,織造需要進行上漿整理,在紗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以達到貼伏毛羽和增強紗支強力和耐磨的作用,賦于經紗抵御織造時遇到復雜的外部機械作用的能力,從而大大減少斷經、停機等現象,但是經過上漿整理的織物在后續染整加工中必須進行退漿處理;如改用雙股紗線做經紗進行織造,不用上漿便可以避免斷經、停機等現象。因此,該織物采用V30s/2為經紗,這樣省去上漿工藝,形成的坯織物中的經紗則不含漿料。由于粘膠是純凈的再生纖維素纖維,所以,紡制成的粘膠紗幾乎不含雜質;而亞麻纖維原麻中除纖維素以外的含膠量雜質較多,不能滿足直接紡紗,需要先經過脫膠等工藝處理,得到的麻紗才較干凈,且用作織物緯紗能直接織布。在紡制紗線和織坯布的過程中,為了減小摩擦便于生產需要,此過程中會在紗線上用到一些脂蠟質類物質以提高潤滑效果。故此,該坯織物中約含有2%~3%雜質。綜上所述,該坯織物中不含漿料,省去了染整中的退漿工藝,僅有少量雜質且多數為脂蠟、油污、含氮物質、色素類以及毛羽等,這些物質會降低織物的吸水性能、白度以及布面的光潔度,需要通過合理的染整工藝將其處理成合格的半漂布,才能進行染色,保障成品面料的品質??椢镆幐窦敖M織結構。
3染整工藝
3.1染整設備
氣體燒毛機、424染色打底機、641汽蒸固色皂洗機、理和定型機、橡毯預縮機。
3.2工藝流程
結合坯布特性,設計染整工藝流程為:翻縫(包邊)—燒毛(2正2反)—堿氧洗—(過水)預定—浸軋染液—烘干—汽蒸固色—皂洗—水洗—中檢—成品柔軟定型—預縮—成檢包裝。
3.2.1翻縫
縫頭保持“直、齊、牢”,防止生產中緯斜、起皺、斷布;縫頭處的兩邊采用本白色薄型棉布片包邊,保障經向粘膠作用力防止破邊斷布。
3.2.2燒毛
粘膠亞麻織物耐高溫干熱性差,選用非接觸式氣體燒毛機,火口:2正2反,切燒,嚴格控制好工藝參數,保證布面品質及強力,燒毛效果達到3~4級即可,蒸汽滅火干落布。
3.2.3堿氧洗
目的是通過堿與雙氧水在高溫作用下去除坯布上的脂蠟、油污、含氮物質、色素及燒毛留下的灰粉等,以提高織物的吸水性及白度,保障后續的染色、整理工作順利進行。選用641汽蒸固色皂洗機,按處方調配好工作液,將燒毛落布浸軋工作液,100%帶液率進入蒸箱,飽和蒸汽緊式汽蒸2min。后經熱水洗、冷水洗并運用適量洗滌劑充分洗凈織物,控制好各道淋洗水流,沖力要小,烘干落布,同時該設備張力一定要調整到最佳最小狀態,所有傳動電機要變頻同步運轉,所有運轉導布輥軸承要完好無壞損、無阻礙轉動,織物途經的擴幅彎輥角度要調整到最合適狀態,張力盡量小、織物不起皺即可。工藝處方:Na2CO3:30g/l;H2O2:16g/l;耐堿精練劑:4g/l;去油靈:3g/l。
3.2.4預定
選用理和定型機,根據來坯布面虛皺情況采用過水預定,溫度175℃,45m/min,落布幅寬53/54”。
3.2.5浸軋染液、烘干
選用424染色打底機,要求均勻軋車浸軋染液,車速35m/min,烘干裝置為“兩組紅外線預烘—兩組熱風烘房—兩排蒸汽滾筒”,以保證:1)布面均勻快干;2)邊中色差、前后色差小;3)織物兩面色澤一致,避免染料泳移造成陰陽面(正反面色差)。本次生產選用X型活性染料染中深色系,染色處方如下:X-BR蘭x;X-3B紅x;X-GN橙x;滲透劑JFC1g/l。
3.2.6汽蒸固色
選用641汽蒸固色皂洗機(與“堿氧洗”同一臺設備),淋洗水流、設備張力等要求同上,浸軋純堿(Na2CO2)與食鹽(NaCl)組成的固色液,100℃~102℃汽蒸1.5min,蒸箱內每根導布棍要潔凈,織物出蒸箱后進行充分的水洗—皂洗—水洗,洗凈浮色保證色牢度,烘干落布。
3.2.7成品定型
根據手感樣要求,用柔軟劑、平滑劑適量調配整理液,并用檸檬酸調節pH值至5~6進行成品定型,165℃,有效門幅140cm,車速30m/min,同時進行超喂和有效整緯控制,保證織物縮水率及緯/弓斜。
3.2.8預縮
采用橡毯呢毯預縮機,根據來布縮水率情況,蒸汽給濕進布,讓織物內應力得到松馳,同時,調整橡毯壓力,讓出布的經向縮水率小于6個點,有效門幅138cm,布面平整無皺印,且手感更加柔和。
4成品性能指標
按照上述工藝,加工所得的粘膠/亞麻織物性能指標見表1。
5結語
該工藝設計生產出的面料布面光潔、色澤均勻、前后色差小、邊中色差4~4.5級,其改善了亞麻純天然面料易褶皺不易打理、回彈性差等缺點,且染整生產過程中減少了退漿、煮練、漂白、絲光等工序,縮短了生產流程,減少了水、電、汽及前處理助劑等用量,符合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的環保生產要求。
【參考文獻】
[1]范雪榮,王強,張瑞萍.紡織品染整工藝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
[2]鄭光洪,蔣學軍.印染概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
[3]李淑艷,王真理.粘麻交織布的質量控制[J].黑龍江紡織,2012.12:18-19.
[4]王薇,張勤.粘膠/亞麻交織織物染整加工工藝[J].染整技術,2011.4:14-16.
作者:開錦鴻 單位:(中紡院(浙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