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市政道路設計方法與相關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內容,體現了城市的整體面貌,對城市的生產、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整個城市設計的平面骨架構圖,城市的交通是現代城市建設的重點問題,從道路的設計特色、功能化設計、交通組織設計、綠化照明等多方面內容著手,提出了道路設計的基本方法及思路,現作如下內容闡述。
關鍵詞:市政道路;設計方法;思路;探析
當前隨著我國的經濟、社會建設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整個道路建設的水平及力度持續擴大,當前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提升,對于出行的質量有著更高程度的要求,城市的機動車的數量持續提升,在此背景下,當前的交通設施無法滿足相關的建設需求,作為城市建設中的重點問題,應該在新的背景下對設計人的視野進行開闊,通過不斷學習,實現經驗的積累,以解決交通中矛盾的相關問題。
1市政道路的分類及案例分析
1.1市政道路的分類
市政道路通常分為行政商業中心區道路類型、生活住宅道路類型、景觀道路類型、交通道路類型等[1],不同的道路建設有不同的要求。
1.2案例分析
1.2.1項目概況本項目位于三明市碧桂園,其中道路設計全長1354.121m,按雙向四車道布置,道路紅線寬度24.5m,其中混凝土路面寬度15m,人行道寬度3.5-6m,按次干路標準設計,設計行車速度30km/h,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
1.2.2設計標準本項目:采用主要設計技術標準如下:(1)道路等級:城市次干路;(2)計算行車速度:車行道V=30km/h;(3)道路標準寬度:24.5米;(4)設計荷載:路面采用標準軸載BZZ-100;(5)道路路拱橫坡:機動車道雙向1.5%,人行道單向2.0%;(6)地震設防: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
1.2.3道路平面設計平面設計應符合城市道路網規劃、道路紅線、道路功能,并應綜合技術經濟、土地利用、征地拆遷、文物保護、環境景觀以及航道、水利、軌道燈因素。平面設計應與地形地物、水文地質、地域氣候、地下管線、排水等結合,與周圍環境協調,并應符合各級道路的技術指標,滿足線形連續。均衡的要求。注意線形設計,使線形順適、連續、技術指標均衡,平、縱、橫協調合理,保證行車安全、舒適。注意填挖土方的平衡,降低工程造價,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道路縱斷面設計、道路橫斷面設計。
1.2.4路面設計人行道路面、路緣石、路基設計、路基填料及壓實度要求、交通工程、雨水工程
2市政道路設計思路
三明市貴溪洋新區二期工程先期實施徐碧舊城改造安置地周邊道路,包括進出徐碧舊城改造安置地主要通道的規劃八路、東西向貫穿安置地的規劃五路及南北向貫穿安置地的規劃三路。規劃三路往北與規劃四路、規劃五路、鳳凰湖路交叉,終于規劃三路與快速通道的交叉點,道路總長1354.121米,道路紅線寬度24.5米。規劃四路分為B、C兩段,B段終點接入規劃五路,道路設計總長707.496米,C段終點接入快速通道,道路設計總長752.628米,規劃五路西起碧桂園別墅紅線外,往東與規劃四路交叉,終點接入規劃三路,道路設計總長431.205米,道路紅線寬度20米。鳳凰湖路西起于規劃四路,終點接入規劃三路,道路總長379.625米,道路紅線寬度20米。
2.1反應城市特色
城市道路的設計應該能夠反映城市的獨特魅力,形成文化的完全融合,將城市文化及國外的相關潮流文化進行有效地融合,更接近國際化的建設需求,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應該注重流行元素的應用,將其一定程度體現出來,市政道路是城市設計的必要元素,通過市政道路對其特點進行呈現,市政道路能夠帶來個性化的發展推動,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當前對于出行的質量有著更高程度的要求,城市的機動車的數量持續提升,在此背景下,交通設施無法滿足相關的建設需求。
2.2反應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能夠滿足人們的發展需要,同時可以進行整體城市體系的完善,因此城市的道路建設應該逐漸增加其重視程度,城市的市政道路在能夠滿足人們的相關需求的同時,也能夠進行交通運輸的設計,從而實現城市交通環境的改善,一定程度體現了城市經濟發展的進度,在進行城市的道路設計時,要充分對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體現功能特色,具體的城市市政道路空間規劃應該合理、科學。
3設計內容
本工程道路橫斷面布置根據道路等級、規劃斷面、交通功能、用地等因素確定。道路斷面如下:規劃三路標準橫斷面具體尺寸擬定如下:24.5m=6.0m(人行道,含1.5m樹池)+15.0m(機動車道,雙向4車道)+3.5m(人行道,含1.5米樹池)。
3.1平面線性設計原則
在進行整個城市市政道路平面設計時,應該以相關的原則作為基礎,進行設計,主要包括對當地的人文、地理、水土等多方面的因素設計,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綜合設計。隔離帶的設置應該保證入口地區的合理化、安全化,同時進行額外的擴寬、增高數據的連接,實現各個相交處的準確連接,設計要求符合實際設計的標準,能夠滿足長期發展需要。
3.2市政道路排水設計
道路設計過程中的排水設計是重要的設計項目之一,與道路的使用壽命有著較大的關系,決定著道路的流暢程度,其具體的設計內容包括綠化帶、人行道、行車道等內容的設計,相對于城市車道的排水形式,在道路的雙側進行雨水收集口的設計,可以將雨水向地下排水系統排出,對于機動車道較窄的人行道而言,因為路面相對較窄,單側的雨水收集可以保證良好的道路狀況,同時將施工的進度一定程度加快,隨著城市綠化面積不斷增加,道路雙側的綠化排水問題逐漸明顯,通過綠化帶的排水系統能夠完成混凝土的覆蓋處理,通過中間設置滲溝的形式,完成地下水的排出。
3.3市政道路照明工程設計及節能
以增加駕駛員行駛亮度為要求,對行駛的安全性進行建設,是市政道路照明體系的工作重點,通過道路建設過程中的照明系統優化,將人行道及車行道系統照亮,為道路行駛著提供便利內容,減少過程中的不安全相關的因素,在照明過程中,注重綠色節能等相關問題,通過科學的計算,確定照明燈之間的距離問題,從而將亮度一定程度調亮,按照一定的要求,確定市政道路的類型,進行周圍環境照明體系設計,實現成本的節約,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要對照明設施一定程度維護。
4結語
當前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提升,對于出行的質量有著更高程度的要求,城市的機動車的數量持續提升,在此背景下,交通設施無法滿足相關的建設需求。不同的市政道路建設的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進行設計時,應該根據實際的地區情況,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考量,本文從城市新區市政道路設計的特色化處理,優化功能設計及照明綠化設計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探討,為城市交通問題的解決提供途徑,從而為促進城市的發展做出貢獻,為現代化的建設提供必要的幫助及支持。本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后,已安全使用了近兩年,說明本次道路路路網設計安全、合理。選用何種路網路面形式,首先是要滿足使用其安全要求,其次是要因地制宜,選用造價相對較低,施工便利,最好還具有景觀效果的道路形式。
參考文獻
[1]汪鳴.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分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8,(24):136.
[2]肖議朝.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8,(34):247.
[3]劉傳林,吳承明.海綿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施工方式淺析[J].區域治理,2018,(47):5.
[4]李卿.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設計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2):165-166.
作者:陳喆 單位:福建省東南建筑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