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畢業設計質量評價系統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畢業設計評價系統的單一性、片面性、主觀性等特點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型協同育人模式下的畢業設計評價需求。本文重點研究并構建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系統,不僅細化評價指標,而且能夠綜合各方主體的評價意見,使得畢業設計評價結果更加客觀、有效。
【關鍵詞】畢業設計;質量評價;協同育人;指標體系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VR虛擬仿真、BIM等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涌入建筑行業,對建筑業企業的發展是個機遇,也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這種行情下,傳統專業教育的步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全面發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創新人才培養需要開拓跨專業多學科的協同育人途徑,并對這種模式下培養的學生進行在校最后階段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通過質量評價反映出來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新型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方案,最終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高校銜接。
一、跨專業多學科協同育人模式
跨專業多學科協同育人模式,即打破傳統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壁壘,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調整非工程造價專業的課程比例,將與工程造價專業實踐相關度大、融合度高的其他專業課程納入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最終實現跨專業多學科協同育人,滿足企業對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多樣化知識體系的需求。在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天河學院工程造價專業(以下簡稱工程造價專業)初期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在課程教學中主要融入土木工程專業、工程管理專業和經濟管理學院專業課程平臺的部分課程,并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除有本專業教師進行指導,還會根據學生選題特點,安排一名跨專業教師進行拓展專業指導,以期強化和提高本專業畢業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二、傳統畢業設計評價系統
以工程造價專業為例,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限制,傳統畢業設計質量評價系統主要通過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組成員對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質量進行評價,這種質量評價模式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參與評價人員組成單一。在現階段畢業設計質量評價過程中,參與考評的主要指導教師、評閱教師以及答辯組成員均為工程造價本專業教師,未能體現多方導師的綜合考評意見;其次,考核指標不明確。傳統畢業設計評價系統中,考評教師根據學生畢業設計整體完成情況給出一個分數值,最后根據指導成績、評閱成績、答辯成績加權平均得出總評成績。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夠體現出考核的不同指標和對應權重,單一分數很難有說服力;最后,考核內容比較片面。在傳統畢業設計評價系統中,對學生畢業設計最終評價只是局限于學生畢業設計的文本成果,實習環節的成績并沒有真正納入畢業設計質量評價中,考核結果不夠客觀全面。
三、協同育人模式下畢業設計評價指標系統的構建
基于目前傳統畢業設計質量評價系統的諸多弊端,在構建協同育人模式下的畢業設計評價指標系統的過程中,將畢業設計評價指標系統整體分為專業能力評價和實踐能力評價兩部分。專業能力評價部分主要由校內教師評價,即專業指導教師、評閱教師、拓展專業教師、答辯教師等組成,實踐能力評價部分主要由實習方指導教師進行評價。此外,基于不同指導教師在學生畢業設計全過程的參與程度不同,評價指標也會根據不同評價人有所區別,主要評價指標如表1。
四、協同育人模式下畢業設計評價方案的實施和應用
根據協同育人模式下畢業設計評價指標,分別列出每個評價主體對應的評價內容。在廣泛收集參與畢業設計和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有經驗的專家、教師的意見之后,運用AHP(層次分析法)得出每項指標對應的權重值,用權重值乘以每項指標的評分,最終求和得出本表最終分值。專業指導教師評分表格如表2,由于篇幅限制,其他評價主體評分表就不再一一贅述。當某一方評價老師出現兩個及兩個以上時,該評價得分取多個評分值的平均數,參與畢業設計學生的最終得分,根據專業指導教師、評閱教師、拓展專業教師、答辯教師、實習指導教師的評分值分別按30%、10%、15%、15%、30%的比例匯總得出。
五、小結
協同育人模式下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系統不僅能夠用數據更加客觀、真實體現畢業設計質量,而且還可以通過細化后的指標反映學生在本科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繼而反饋到人才培養方案的設定,通過不斷的實踐和修改,制定與行業和實踐相統一的人才培養計劃。
【參考文獻】
[3]孫斌煜,任志峰,何奕波.畢業設計多維度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鑄造設備與工藝,2018,4(18):56-58.
[4]陳玲,王穎林,賴芨宇.基于AHP法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設計質量評價研究[J].大學教育,2018,7(83):83-86.
[5]朱玉琴.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與模式創新研究[J].管理科學,2019,8(24):129-130.
[6]張文英,楊明順,李鵬陽,楊靜,李淑娟.工科專業畢業設計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踐——以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44):99-101.
作者:孫凌云 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天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