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方言電視節目發展及主持風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報業雜志》2014年第十一期
由于電視媒體的改革創新,傳統電視節目中說教的播放模式不受人們的歡迎,加上隨著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逐步將媒介推向了市場,電視媒介逐漸面向市場,以優勝劣汰的規則來運營管理自身,在大環境的競爭壓力之下,媒體人開始想著創新求變,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地方方言電視節目應運而生。
1.方言文化是歷史文化傳承的一部分中國幅員廣闊,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一個大家庭,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以及自然地理原因,導致了各個民族的方言可謂是千奇百態,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方言作為每個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不一般的特色,而且一些方言中,包含著對該地方風俗人情、智慧、哲理的感悟,每個地方的方言都代表了不同的發展歷史,更象征著一種悠久的古老文化的存在,恰恰是因為這些方言的存在,使得中國沒有被外族所同化。方言得以很好的傳承,對我國歷史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電視節目作為當今傳媒界最重要的傳播工具之一,通過地方方言電視的播出,也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傳承方言文化的作用。
2.電視節目走特色化路線及媒體間競爭當今社會,電視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必需品,從某方面來說,方言類電視節目的產生是電視節目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一檔電視節目的推出能否被大眾所喜愛,是評價一檔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對于現在國內電視臺那個眾多的節目,內容大致都差得不是太多,而方言類電視節目的產生,的確給人們眼前一亮的感覺,其節目形式讓觀眾有著很大的新鮮感。就方言類電視節目來說,固定的方言節目有一定的受眾群體,這主要是與地域的語言限制有關,方言電視節目更具有本地特色,能讓觀眾在產生新鮮感的同時,一直對它沿襲著親切感,從內心對這檔節目保持著熱情。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作為一檔電視節目,一經播出后產生了廣泛的反響,而且是正面的、積極的反響,必然導致其他地方跟風模仿。作為地方電視臺來說,它的發展應該結合地方的特點,充分利用當地的信息資源,并且掌握當地觀眾的年齡層次而進行編導新的方言節目,不要一味跟風,應該對應本地觀眾,采取新的電視節目形式。同時,在媒體的運作方式上,要進行改革創新,重點推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方言節目,在保持固定觀眾的基礎上,不斷爭取更多年齡階層的觀眾。
3.方言類節目的娛樂化趨向適應本土觀眾的心理需求我國自古就有這么一句話:“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的不同,從而導致了不同地區的人有著不同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和生活特征,并構成了這個地域特定的文化形態。對于本地人來說,長期以來一直居住在這個地方,以方言推出一檔節目,當然更加容易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再者,方言中又包含了這個地域從古至今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對于本地人來說,方言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沉積。地方一些小的電視臺所覆蓋的區域是鄉鎮,大多數觀眾的生活環境是在農村中,這里平時的交流也是用方言,草根文化使得當地的人們對方言類電視節目有著潛在的依戀和認同。而對于城市中生活的人們來說,隨著社會生活環境壓力的不斷增高,人們越來越多地尋找緩解壓力的方法,導致了現在社會過度的娛樂化。在這種環境下,方言類節目的產生,相對于傳統的說教類節目,沒有太多的嚴肅氣氛,首先從思想上容易使人得到放松,從而去接受它;再者,如今方言類節目在競爭中越做越好,節目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彩,從節目的包裝到制作,可謂是精益求精,讓人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這也是方言類節目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檔電視節目能否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和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息息相關,特別是方言類節目,對主持人的臺風更是要求獨特。首先,在語境的創造上,主持人使用恰當的語言能使方言的表達與節目內容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另外,大多數的方言節目從內容形式上來說,并不是非常嚴肅,主要還是以娛樂為主,所以這就要求方言節目的主持人能給廣眾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
1.注重創新作為代表進步和發展的電視節目,創新是其生存之本。作為異軍突起的方言類電視節目,如果僅僅是形成這么一個規模,而不思考方言節目的未來發展前景,很快方言類節目就會逐漸衰敗下去。在方言類電視節目發展過程中,同時也要注重主持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創新。相對于其他節目來說,方言類節目顯得更加貼近群眾,從而在主持風格上,可以不要表現得太過于端莊,讓主持人在臺上表現的更加放開一點,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2.更加開放的風格作為一檔脫離普通話、在人們眼中的非“正統”節目來說,方言類節目在功能上被賦予了更多的特性,而這個特性,又要通過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將其表現出來。更加開放、隨意的節目風格,應該是方言類節目區別其他節目的一個要素,而這個風格,又可以通過主持人在臺上的主持風格,傳達給觀眾。一般來說,用方言主持節目,更加容易駕馭一些特色性很強的地域節目,同時,更容易拉近地域節目與觀眾的距離。但我們在方言節目堅持更加開放原則的同時,應該注意節目的內涵,不要一味的做表面花哨的功夫,避免節目庸俗化,走出自己的風格。
三、結語
前段時間,我國方言類節目的不斷增多,證明了其市場的需求,但隨著廣電總局對方言節目的規范,我們可以預計,方言類節目數量將會逐步減少,但在制作和內容上將會有更加全新的突破和提高。方言類電視節目應該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不能緊緊把聚焦點放在自身的方言特色上,而是應該不斷探索,從各個方面思考如何拓展其表現力,應該結合創新途徑,將方言中優秀的文化傳遞給大眾。當然,在方言類節目傳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嚴格把關,杜絕方言中糟粕的思想污染大眾,堅決杜絕愚昧低俗的內容傳播,發揮方言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
作者:侯玥單位: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