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耕文化與危機意識的對立范文

農耕文化與危機意識的對立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耕文化與危機意識的對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耕文化與危機意識的對立

《文學教育雜志》2015年第五期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求

中國人從文化里,一直推崇樂觀、圓滿,對于災難和悲劇懷有天生的抵觸心理,導致現代風險社會的降臨,應對災難和損失,不具備應對災難的能力。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求不無關系,縱觀中國文學長廊,基本上所有的文化作品都以喜劇形式結尾。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有句為證,“始于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享,非是而欲饜讀者之心,難矣!”中國讀者歷來不喜歡悲劇結尾的文學作品,眾多紅學學者絞盡腦汁、洞察千絲萬縷的線索來重新編寫《紅樓夢》的結尾,其實是因為不愿意接受高鶚版《紅樓夢》的結局。自古中國人習慣接受才子佳人終成眷屬、受冤之人歷盡千難萬險證明清白、窮困書生受盡凌辱功成名就等等這樣的結局。在傳統的小說情節構成中,中國人對名分、正義、良善十分注重,這樣的閱讀習慣造就了中國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維習慣;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中國人對生活中悲慘遭遇拒絕接受的思維來源。在《論語•先進》中,有一篇內容如下: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梁漱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說:“生”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家沒有別的,就是要順著自然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生活。”從積極方面來思考,這種入世哲學倡導唯物主義,讓中國人享受現世的樂趣,“今宵有酒今宵醉”,不考慮身后之事。

中國人對“死”的恐懼,通過文人墨客的渲染,表現得更加濃重。魏晉時期是中國文化的自覺時期,社會動蕩不安,騷客們通過文筆抒發自己對生存的失意。季羨林認為,江淹是一派直接把對死亡恐懼坦蕩說出來,他的《恨賦》一開頭就說:“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劍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最后幾句話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食!”另一派則以“竹林七賢”為代表,這群酒徒看似放蕩不羈、置生死與度外,實則是借此聊以自慰,故自欺欺人也。

二、改變傳統觀念應對風險社會

2009年我國頒布的《中國的減災行動》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海洋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平均每年有3億人次因各類自然災害受災。這僅僅是自然災害的數據統計,在全球化、風險社會大背景下,各種公共危機以及人為災難也應警惕。雖然古人有云“居安思危”,但災害頻發的中國還未形成警覺的危機意識。“居安思危”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一典故其實是魏絳告誡晉悼公在晉國和戎狄和好之后,提醒晉悼公要在安定的環境下考慮有可能出現的危機和戰亂。由此可見,居安思危在中國歷史上更多是告誡君主不要貪圖享樂,和現代危機意識沒有什么關系。所謂危機意識,是指人類在主觀上注視或警惕不利于自己或危及自己生存事態發生的自覺,以便及早采取相應的措施或作出反應,以此來避免這種事態的發生;即便是無力阻止事態的發生,也要盡量避免或減輕由此給自己造成的損失與傷害的精神活動。中國人不倡導培養個人的危機意識,認為未雨綢繆是政府操的心,和個人無關。以大學生為例,學者耿伊娜調查中國大學生公共危機意識現狀,發現大學生忽略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危機的防范、忽略危機處置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應對公共危機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以上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當下中國社會對災難教育的忽視,對全體公民防災減災動員的不足。災難教育,為應對自然和人為災害所造成的損害和影響,通過有效的方式所進行的促進個體災難應對能力的教育。中國災難教育進行地十分緩慢,效果也不明顯。

根據2009年的調查顯示:家庭、學校對災難教育不夠重視,宣傳力度不大。學生獲得的求生知識和技能大部分來自于媒體,只有11%的學生是從學校學到的。講授災難教育的課本以及教材幾乎是一片空白。而早在2005年,聯合國展開了一項名為“可持續發展教育10年計劃”,根據計劃聯合部分東南亞國家,合作開展了“可持續發展教育背景下亞洲一太平洋地區自然災害預防中的教育資源”項目。這一項目目的就是減少未來社會災難對于人類是傷害,和國際相比,中國災難應對工作還有待加強。日本也是災難頻發的國家,但日本的災難教育和中國相比要先進很多。日本災難教育對象已經普及全民眾,并且依據不同年齡群體的人群進行內容的細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經常組織災難逃生演習,并且頒布專門的法律對災難教育進行制度化的保障。這種嚴格、科學、有效的教育給日本民眾在災難來臨時,提供了自救和互助的機會和能力。正因為日本推行了全民危機教育,在突發災害里,日本人的逃生率非常高。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改變中國人聽天由命的文化定式。只有思想觀念的改變才能真正促使行動的產生,讓中國人敢于正視死亡,不要一味相信一切都是命數,用科學知識和逃生技巧降低傷害。

另外,災難教育不僅是應對災難時的逃生能力,還包括在災難過后的心理調試能力。中國人不愿意接受悲劇的心理,往往造成在災難之后,無法正視死亡、面對失去,沒有承受災難的心理能力。古人云“深謀遠慮”,在應對災難方面,中國人需要做的還很多。

作者:王苗單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窝窝女人体国产午夜视频|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天堂在线最新资源| 夜夜爽免费888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 欧美黑人玩白人巨大极品|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草莓视频黄瓜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性色生活片毛片| a级片免费电影| 成人禁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免费网站无遮挡|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播放不卡 | 欧美人与zxxxx与另类| 国产精品视频在| 992人人tv| 大学生a级毛片免费观看| 一二三四日本视频中文|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视|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冲田杏梨在线精品二区| 网址大全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60部真实乱| 色哟哟最新在线观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