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勵志電影的價值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生活的目標、生命的意義、存在的價值等是人類永恒的哲學命題,也是文學藝術探索的重要主題,勵志電影不僅是一種普及性的大眾文化,還有著“文以載道”的藝術使命,肩負著傳播精英文化、引導社會審美取向的重任。因而,勵志電影要將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作為重要主題。陳凱歌拍攝的電影《邊走邊唱》就是一部有著深厚哲學內涵和思想意蘊的勵志電影,該片以悲壯而蒼涼的曲調“千弦斷,琴匣開,看世界……”為線索,在盲人的吟唱中展現了命運的琴弦,揭示了為何要賦予生命價值、如何賦予生命價值、如何發揮生命價值等人生命題。影片從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開始———盲人要想睜開眼睛看到美好的世界,就必須依照師父囑托彈斷一千根琴弦,從琴匣中取出醫治眼睛的藥方,按照此藥方抓藥,這樣才能重見光明。盲人琴師立志彈斷一千根琴弦,他翻山越嶺、走鄉串戶,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彈斷了一千根琴弦,但是他在琴匣中取出藥方時,才知道讓他重見光明的藥方竟然是一張白紙。導演借盲人琴師的故事講述了一個以荒誕地抗爭獲取生存的命運寓言,詮釋了一種形而上的人生信念,即人生必須有一個目標,哪怕是一個虛設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有走下去的動力。對影片中的盲人琴師而言,所謂的藥方就是盲人琴師生活的精神動力,正是為了獲得重見光明的藥方,老琴師不停地彈琴,并彈斷了一千根琴弦。可見,人生不過是結果與過程的集合體,是不斷將目的轉化為過程的生命歷程,生命的價值在于過程而不在于結果。
二、勵志電影有著激勵斗志的價值意義
第一,勵志電影宣揚了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就是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應保持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勇敢地面對困難、抗爭命運、超越自我。美國勵志大片《阿甘正傳》講述了智障人阿甘的成長史與奮斗歷程,展現了極限與超越的精神主題,完美地詮釋了人生過程中限制與超越的關系。阿甘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他的智商水平遠遠低于正常兒童,而且他脊柱彎曲,只有帶上腳箍才能像正常人那樣走路。小時候,別的孩子常嘲笑他,罵他是怪物、傻子。幸運的是,阿甘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并未放棄智障的兒子,而是經常鼓勵阿甘,“Mommysaysstupidisasstupiddoes”,“Miracleshap-peneveryday”,在母親的鼓勵與教誨下,阿甘開始了人生的奔跑,他憑借自己的“傻勁”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實現了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超越,先后成為橄欖球明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大使、百萬富翁等,正如阿甘所說,“我要去哪里,我就跑著去”。影片中,導演并沒有詳細展現阿甘的傳奇經歷,而是細致入微地刻畫了阿甘付出的艱辛和努力,阿甘始終以奔跑的姿態挑戰生活,始終以主動搏擊人生的態度對待生活,在做每件事時他都有著堅忍不拔、始終如一的執著精神。阿甘的這種奔跑精神展現了一種積極進取、不言放棄的人生態度,帶給觀眾深深的心靈震撼。如果說阿甘的智障與腳箍象征了人生中的種種限制與束縛,那么阿甘的奔跑則象征了人們對生活和命運的超越,正是在奔跑和挑戰中人們實現了超越自我、超越命運,證明了生命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獨立宣言》中講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阿甘像傻子一樣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在實現自己的“美國夢”。美國影片《盲點》是一部優秀的好萊塢勵志電影,該片講述了美國橄欖球明星邁克爾•奧赫的真實故事,再現了邁克爾頑強不屈、超越自我的成長歷程。邁克爾出身于貧窮的黑人家庭,他反應遲鈍,智商低于正常人,從小就被父母遺棄,先后被政府收留、其他家庭收養,后來又流落街頭,這些導致邁克爾性格內向、沉默寡言、敏感自卑。在學校里,體育教練發現了邁克爾的體育天賦,對他非常關心與照顧,決心將他培養成為優秀的體育運動員。之后,邁克爾被善良的陶西太太收養,在陶西一家、柯頓教練的幫助下,邁克爾重新收拾信心,追求人生夢想,他考上了密西西比大學,并順利進入了巴爾的摩烏鴉隊。邁克爾的人生故事宣傳了一種頑強奮斗的美國精神,揭示了“自助者,天助之”的人生哲理。
第二,勵志電影宣揚了生活希望與人生自由。美國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也是一部優秀的勵志電影,該片講述了銀行家安迪被誣陷入獄的不幸遭遇。安迪的妻子和情人被殺,而他自己則被誣陷入獄,法官判安迪無期徒刑,這意味著安迪只能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余生。但是絕望的生活、無助的命運并未扼殺安迪求生的希望,在監獄中他用近20年的時間鑿開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最終逃離了肖申克監獄。片中,肖申克監獄象征著禁錮人的社會體制,每個來到肖申克監獄的犯人都會被“體制化”,直至再也無法離開這里,老布就是被體制化的典型例子,在肖申克監獄住了50年后老布被假釋出獄,但是他卻沒有能力面對新生活,最后只能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你的上帝在哪里?”“,世界上有些東西是石墻關不住的……這就是希望”,這段經典的臺詞道出了希望和勇氣的力量,而安迪就是肖申克監獄中懷著生活希望的人,他始終保持著抗爭命運的人生態度。比如,在進入監獄之后,安迪并未像其他剛來的犯人那樣默默忍受凌辱,而是勇敢地反抗;為了擴建監獄的圖書館,安迪堅持不懈地給州長寫信,一直堅持好幾年,并最終得到了州長的回復;為了能夠逃離監獄,安迪用小小的石錘鑿開了一條通往自由世界的道路。可以說,正是因為心懷希望,才使安迪實現了越獄的夢想,并最終獲得了自由。
勵志電影有著啟迪人生、激勵斗志、鼓舞信心等功能,對于宣揚民族或國家的主流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應將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核心價值觀融入勵志電影之中,通過勵志電影激發社會正能量,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作者:尹紅領 單位: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