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體育文化服務供給的困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名城繪》2016年第3期
摘要:文化是景觀設計之魂!景觀中文化的充分表達!能夠豐富景觀內涵!提升景觀設計文化品質"本文以永州懷素公園為例!將書法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文化表達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懷素公園書法文化的特征進行歸納與分析!探究文化表達的認知#載體#源流與方式!總結書法公園文化景觀表達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倡導深入挖掘場地文化特色!提煉文化因子!將文化與景觀巧妙融合!以期為其他書法公園景觀文化表達提供借鑒案例"關鍵詞書法公園$懷素公園$景觀設計$文化表達摘要:體育文化服務是新農村體育發展的重要根基。本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問卷調查、數理統計、訪談等方法,對農村體育文化服務供給進行調查分析。本論文調查現有的農村體育文化服務供給的發展現狀,通過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其發展的困境,從而為發展農村體育尋找出路,為全民健身的開展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體育文化服務供給;農村;商丘市
睢縣河南省是農業大省,商丘市睢縣大部分都是農民,以耕地為主,其農民問題的研究帶有一定的典型性。通過對商丘市睢縣體育文化服務供給現狀調查,來映射整個中國農村體育發展的文化供給。中國是農業大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重點在農村,只有農村的體育發展好了,中國才能真正的向體育大國邁進。中國更是文明古國,體育文化在中國是一種淵源的文化,它產生于群眾,并在群眾中發展隨著農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并慢慢重視個人精神升華和文化的追求與傳承,于是,農村體育的休閑娛樂需求度變大。這勢必會導致農村體育文化服務供給不足,滿足不了農民的需求。為解決這種矛盾,所以對農村體育文化服務供給展開了研究,意在為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價值。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商丘市睢縣農村體育文化發展狀況、服務供給為研究對象。睢縣包括若干鎮和鄉,從中選擇馮關屯村,萬樓村,關帝村,胡樓村4個村莊進行調查,這四個村莊在睢縣分布的較為分散,貧富差距大,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本文按照研究背景、內容的需要,詳細查閱了30多篇公開發表的有關研究成果和文獻資料,利用圖書館、電子媒介及網絡查閱相關研究資料,為本研究提供了較為堅實可靠的資料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為了達到研究的目的,設計調查問卷。采用問卷調查法,向4個地區發放問卷200份,每個地區50份。共回收198份,其中195份有效,3份無效,回收率99%,有效率97%。
1.2.3數理統計法
通過調查、發放問卷取得的有效數據,按研究目的、內容進行分析,并在運用體育統計學原理與基本方法的基礎上,通過運用Excel應用軟件對獲得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商丘市睢縣農村體育文化服務供給發展現狀
2.1.1服務對象流失情況
通過實地考察發現農村地區大多數家庭為了經濟問題,家中青壯年外出打工,造成農村大量人口流失。外出的青壯年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思想較為前衛,接受新思潮的能力較強,是農村建設中非常強大的力量。但是這些年輕人競相外出,導致留守農村的大多數為老人、婦女和孩子,農村人口結構呈現老齡化、兒童化和婦女化。
2.1.2農村居民活動形式概況
農民進行的活動選看電視的人數居多,占36.4%,串門聊天占11.3%,做家務占9.7%,進行體育鍛煉占6.7%,打牌和打麻將占15.4%,上網的占20.5%。其中看電視、打牌和打麻將、上網的比例最大,進行體育鍛煉的比例最小,從中可以看出農村居民的休閑活動非常有限,喜歡進行的活動還很不健康,常看電視和打牌、打麻將是很不利于身心發展的,上網的人群也不少,和他們的交談中發現大多數也都是用來看視頻和打游戲,很少有人用來了解體育方面的相關資訊,更不用說觀看體育文化相關的知識了。
2.1.3農村體育基本設施情況
通過實地的走訪,調查睢縣的農村體育活動設施相對較少,而且大部分只是一個擺設,不會用和不能用的現象十分嚴重。問卷顯示幾乎每個村莊都有一個文化廣場,幾個破籃球架子,幾個乒乓球臺,幾處幾乎不能用的健身器材。建設文化廣場的初衷本來是用于人們進行一些廣場舞,健美操,廣播體操等集體活動的。但現實是很多人在廣場上打場,聊天,打牌等。一些有學校的村莊會有操場,主要用于學生使用,村民使用率很低。但一些熱愛運動的村民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旁活動的現象還是比較常見的(見表2)。
2.2商丘市睢縣農村體育文化服務供給發展困境
2.2.1農村建設場地設施局限大,經費短缺
從訪談和問卷中可以看出,四個村莊的體育場地很少,體育器材有也只有寥寥幾處。除關帝村以外,馮關屯村,萬樓村,胡樓村都還沒有體育經費,而且關帝村的體育經費來源主要以政府撥款為主,經費嚴重缺乏是農村體育發展的一大阻礙。村級的發展規劃中沒有設置體育事業經費,所以沒有撥款也是正常。村內沒有活動經費,主要源于發展不好,沒有任何關于體育方面的文化特色。農村公共體育文化機構運轉還存在很大的困難,為基層投入的體育文化資源更是微乎其微。關帝村雖有經費,但經過向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其經費的額度不高,尚不足以達到一定的層面。
2.2.2政府對體育文化服務的重視不高
通過對居民的調查和對有關部門的調查可以看出政府在實際操作中對體育活動的開展及其文化的傳播并不重視,群眾是服務的對象,自然能感受到政府對其服務的重視程度。滿足不了居民在體育方面的需求,這種供給關系就呈現出了不平衡的狀態(見表3)。
2.2.3居民的體育文化知識了解水平低
通過表4可以看出,對體育文化知識一點也不懂的有149個人,占人數比例的76.4%;了解體育文化知識的有39個人,占人數比例的20.2%;非常了解體育文化知識的有7個人,占人數比例的3.6%。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農村的體育文化知識非常匱乏。農村的文化水平整體低于城市人口,學歷低直接影響他們所學的知識量,學習知識的途徑也相對匱乏,自然了解到的體育文化知識也是非常有限的。
2.3商丘市睢縣農村體育文化供給的出路
2.3.1合理利用場地設施,擴大體育文化活動的經費來源渠道
場地設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文化廣場場地小,活動受限時,許可之下大家可以組團到村中庭院較大的村戶進行活動;倡導農民要積極地通過自身的努力籌集資金,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通過拉贊助,讓一些有錢的企業出錢投入,村民開展體育文化活動時可以為這些企業做一下宣傳;想盡各種辦法從其他項目中節余資金用于體育文化服務的開發,進而發展農村體育事業等等。獲得資金來源的方式還有很多,這就需要農村的居民和相關部門能增加對農村體育文化服務的關注度,打破現有供給不足的困境。
2.3.2加強政府對農村體育文化服務的重視
能提高體育文化服務現有力量的部門是政府。只要政府能加強這方面的實施力度,真摯的用心去做,這樣在另一方面也能拉動居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時,政府應該從根部做起,對農村兒童進行教育時,應把傳統體育項目及體育文化相關的知識引進課堂,讓農村的孩子們從小都能認識到體育,從而能喜歡體育,重視體育,而這是能有效促進體育文化傳承與體育課程改革的互動發展。
2.3.3宣傳正確的健身觀念,加強群眾體育文化知識
學習體育文化的春風應吹進農村,在經濟允許下應該多進一些相關的書籍,在村民之間廣為傳看;把放電影改為多放一些體育文化知識的宣傳片和一些重大體育賽事;利用村中的廣播多講解一些體育文化知識;不斷開展一些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從而讓人們多聽多看多做。這是傳播體育文化理念的一些合理渠道,農村體育的普及與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實現農村體育文化在更大范圍內傳播的有效途徑。
3結論
3.1睢縣農村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
包括服務對象流失情況;農村體育服務形式概況;農村體育基本設施情況。
3.2睢縣農村體育文化的發展困境
包括商丘市睢縣對體育文化服務的投入不足;居民的健身意識及對體育文化知識了解程度較低;居民開展的文體活動中和體育有關的活動所占的比例較少。
3.3睢縣農村體育文化的發展出路
包括針對不同人群選擇性的開展體育文化活動;實施豐富的農村體育文化活動,努力使其呈現多元化;努力提升農村體育文化的投入;宣傳正確的村民健身觀念,加強群眾體育文化知識學習。
參考文獻:
[1]郁俊,楊建營,李萍美,等.浙蘇皖贛魯農民享有基本體育服務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6,26(4):22-25.
[2]鐘晨,孟凡強.農村體育文化的內涵、外延與建設理念[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26(8):20-23.
[3]何淑敏.從文化需求的視角論群眾性體育文化創新[J].體育與科學,2011,32(6):49-52.
[4]肖豐,李萍,傅道華,等.河南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6,42(2):3-8.
[5]胡慶山,王健.新農村建設中發展/新農民體育的必要性、制約因素及對策[J].體育科學,2006,26(10):21-26.
[6]羅湘林.對一個村落體育的考察與分析[J].體育科學,2006,26(4):86-95.
作者:付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