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玉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玉雕屬于特種行業,它對從業者的動手能力、設計創新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這就要求玉雕專業學校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要有熟練的雕刻技術,而且還要掌握大量的人文、社會、歷史、美學和鑒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玉雕專業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大師工作室教學、五合一模式培養、校企一體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解決了辦學難題,提升了辦學質量。
一、實施方案
加強校企深度融合,構建現代玉雕教學的新模式。一方面,學校將玉雕企業引進來,將玉雕大師請進來;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實現校企資源共享。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保證學生在真實場景下生產加工真正的產品,讓學生接受學校教師和企業玉雕大師的共同培養,進行“雙導師”教學,有效克服了學校實訓設備不足和實訓耗材的問題。校內專業課教師在生產車間內與玉雕大師合作,不但完成了教學任務,還完成了企業實踐鍛煉;企業與學校合作,解決了企業用地、設備投資和用工等問題,實現了校企雙贏。
(一)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既要保證教育部規定的必開公共基礎課門數和學時數,又要強化實踐教學。在這個前提下,學校玉雕專業骨干教師與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仵海洲、劉曉強等大師共同制訂了“2+3+1”的培養方案,即第一、二學期以強化公共基礎課和專業理論課為主,第三、四、五學期在校企共建的校內大師工作室進行理實一體化學習,第六學期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學習。學生可按照個人興趣,在玉雕加工、玉石鑲嵌、電腦雕刻和玉石營銷四個方向中選擇一個主修方向和一個選修方向。專業理論課增加了“素描”和“速寫”的課時數,同時增設了“攝影”“國畫”“圖像處理”等選修課程。這樣的人才培養方案既強化了學生造型設計能力的訓練,又使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更加緊密。
(二)校企共同開發實訓項目、編寫教材根據玉雕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本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研討,開發出了《白描花鳥蟲魚》《造型基礎》《泥塑》《白描人物》等10門校本教材,并編寫相應的實訓指導書,把生產工藝、工藝標準、技能要求等內容都融入到項目實訓指導教材中。校本教材的開發,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了人才培養目標。
(三)采用“五合一”形式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五合一”具體是指“教室與車間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育人與創收合一”。也就是將企業車間搬到教室,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共同施教,學生以員工的身份參與生產,訓練的材料就是產品原材料,學生的作品就是真正的產品。為了加強校企合作,學校將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紫氣東來工藝品有限公司、三富玉器、文同軒玉雕工作室等4家加工廠引入學校,按照教學、培訓、加工、展銷一體化的模式建設4個校內加工車間,車間就是教室。與此同時,學校又與23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建立了5個校外實訓基地,保證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在玉雕人才的培養上,玉雕師傅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每個車間都由一名玉雕師傅與一名學校教師共同實施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學習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既是專業技能學習者,又是玉雕作品的生產者,整個學習過程,既是培養專業技能的過程,也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實現了學生實習由“消耗型”向“盈利型”的轉變。當一件件產品從學生手中出來時,學生就有了榮譽感、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就實現了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
二、保障措施
(一)健全機制,制度引領遴選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制訂實訓基地管理辦法是實現“大師工作室教學、‘五合一’模式培養、校企一體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本專業經過大量調研、論證,通過與合作企業簽訂協議,制訂實訓基地管理辦法和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校企雙方各自責任與義務,充分保障校企雙方的利益。
(二)加大投入,夯實基礎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改善教學條件是實現“大師工作室教學、‘五合一’模式培養、校企一體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學校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建成集教學和生產于一體的實訓室10個。建設數字化校園,充實專業教學資源庫,教室和實訓室安裝多媒體設備,實現現代化教學。
(三)實施人才戰略,增強軟實力優化師資結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大師工作室教學、‘五合一’模式培養、校企一體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兩年來,本專業通過“送出去、請進來”“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玉雕大師師徒結對”等途徑,培養了2名專業帶頭人、8名骨干教師和42名“雙師型”教師。同時,學校還聘請由省教育廳認定的17名玉雕大師為特聘兼職教師,為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提供有效保障。
三、實施效果
(一)示范帶動效應初顯經過兩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玉雕專業通過改革課程體系、調整培養方案、改善實訓條件、優化師資隊伍等工作,已形成特色鮮明的“大師工作室教學、‘五合一’模式培養、校企一體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已在南陽市教研會議中進行了經驗交流,得到南陽市乃至全國部分兄弟院校的認可,先后有20多家院校、企業來校交流學習。
(二)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將教學搬到車間,作品就是產品,師傅就是教師的培養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兩年來,學生報到后,專業穩定率達到99%,極少出現入學后轉專業的現象。學校的辦學模式、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畢業生供不應求,畢業對口率達到98%。學生王曉洋、聶洪龍獲得全國技術技能創新成果二等獎,周壯、李家儀獲得全國技術技能創新成果三等獎。第十、十一屆南陽市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大賽選送了學生作品,共有33件作品獲得省市級獎項。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卓有成效專業課教師與企業專家、玉雕大師共同參與市場調研、改革課程體系、開發實訓項目、設計教學過程等活動,特別是在生產車間,教師與玉雕大師共同實施教學,既學習了專業知識,又提高了實踐教學能力。42名專業教師取得技能證書,被認定為“雙師型”教師;王超麟等5名教師被評為“河南省玉雕大師”,其中王超麟教師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兩年來,立項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4個,獲獎12人;省市級技能大賽獲獎22人。
(四)品牌效應進一步彰顯玉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帶動了學校的整體發展。2016年,學校玉雕專業被河南省教育廳批準為特色品牌專業,學校被評為河南省首批中職“管理強校”;2017年,學校被授予“南陽市知名品牌學校”;“玉雕技能培訓工作室”被南陽市教育局評定為“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學校連續多年被縣教體局評為教育系統目標管理先進單位;辦學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
作者:秦英翔;靳小紅 單位: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