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河航道預防性養護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交通企業管理雜志》2015年第六期
一、預防性養護的特點
內河航道預防性養護是一種系統的理念,在理解并應用預防性養護技術時常遇到的一個難題是:同樣的一種養護措施(如航道疏浚),既可以是航道預防性養護,也可以是矯正性養護,甚至可以是航道整治工程。如果要加以區別,預防性養護應具有如下特點。
1.養護時機合理預防性養護是對航道系統采取的一種高標準的養護方式,要求在航道系統健康狀況良好時就開始采取保護性養護措施,把病害消滅在萌芽狀態,使航道系統始終處于良好的服務狀態。
2“.未雨綢繆式”的特點預防性養護實質上是一種周期性的強制保養措施,通過采用先進的病害檢測技術,增強人們對航道系統早期病害的認識。這并不側重考慮航道系統是否已經有了某種損壞,而是提早發現隱形病害,并施以正確的養護措施。因其具有“未雨綢繆”的特點,故預防性養護技術對病害更為敏感。可用木桶理論來解釋預防性養護技術的這一特點。以航道系統中船閘為例,船閘建筑物損壞有多種表現形式,如裂縫、撞痕、漏筋、蜂窩、平整度不足、水汽泡等。將每一種船閘損壞比作木桶的一塊板,桶中的水代表船閘服務水平。木桶理論認為,決定木桶盛水多少的不是最長的板塊,而恰恰是最短的板塊。預防性養護技術正是著眼于這一最短的板塊,即著眼于船閘的某種單一類型損壞,在這種損壞繼續惡化之前就采取合適的修復措施,使船閘服務水平始終維持在最優狀態。在修復某種損壞的同時,其余的損壞也可順帶得到修復。
3.預防性養護具有周期性預防性養護標準高,而航道系統健康壽命和使用性能隨時間的變化在逐漸下降,因此必須實行周期性的養護措施。即定期開展航道系統檢查,采集航道系統數據,進行分析與評價,當航道系統使用性能降到預定標準時,應及時實施養護策略,恢復航道服務功能,如此循環往復。江蘇省內河航道一般每年進行2~3次維護檢測,實施預防性養護可增加檢測頻率。特別是對日常巡查中發現病害的航段作專項檢測與評價,根據分析、評價結果實施養護措施。因此,預防性養護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相對于另外兩種養護類型,養護周期短、頻率高。
4.科技化程度高內河航道預防性養護離不開先進的檢測手段。先進的檢測手段效率高,不僅能滿足預防性養護的檢測頻率,而且能保證檢測數據的精度和科學性,處理數據、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管理模式的不斷更新,學術界提出了數字航道的概念。所謂數字航道,就是采用先進的數字和信息技術,實現航道屬性中航道空間河勢、航槽、水深、水位、助航設施等主要信息的數字化,對航道自然條件進行實時采集、量化分析和綜合處理,建立預警機制,實現科學決策,同時運用動態的現代化服務手段,提升內河航道的服務水平。數字航道的核心部分是電子航道圖的制作和應用,在電子航道圖的基礎上結合船舶跟蹤導航系統、航標遙測檢測系統、水位遙測系統及系統支持平臺,實現航道養護的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江蘇省“十一五”末在蘇州、常州、無錫、南通、淮安等市基本實現了全部發光航標的遙測遙控,將航標信息數據全部錄入航政管理系統,實現了航標數字化管理,將航標養護管理由定期人工巡檢變為預防養護。蘇北航務管理處制作完成了符合S-57海圖標準的1∶2000蘇北運河全線電子航道圖;“十二五”江蘇省航道局規劃全面實施數字化航道建設,這為江蘇內河航道預防性養護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可預防性航道管理部門運用檢測設備對航道系統狀況連續檢測、評價3~4年后,將會獲得一組連續數據,然后應用模型計算內河航道使用性能的各項指標,再根據計算結果綜合評價航道現狀,預測未來航道狀況。通過內河航道狀況的檢測、評價和預測,對出現病害或預測即將出現病害的航道適時采取適宜的保護性養護措施,預防各種病害的發生和發展。同時,預防性養護是在內河航道系統全壽命周期內階段性使用多種預防性養護措施構成預防性養護體系,與矯正性養護這種“臨渴掘井”式的方式不同,預防性養護是一種主動式的養護,具有可預見、可計劃的特點。
二、預防性養護類型
內河航道養護類型大致可分為3種:應急性養護、預防性養護和矯正性養護。
1.應急性養護(也稱搶修)對航道而言,應急性養護是指突發水路交通事件或局部航道條件惡化,而影響航道維護尺度時,為及時恢復或改善航道條件而實施的調標、改槽、疏浚等應急措施。對船閘而言,應急性養護是指因船閘的門機電設備、水工建筑物等突發故障,造成船閘停航或影響船閘安全運行情況,需要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保證船閘迅速恢復通航;以及為確保船閘安全運行,而組織實施的船閘水下檢查、設備設施檢測和監控巡查等相關工作。
2.預防性養護(主動式養護)預防性養護的核心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果的養護措施,強調養護管理的計劃性。預防性養護可分為3種情形:當航道系統發生病害后,通過養護措施使航道系統恢復到發生病害之前相同的狀態,稱為最小養護;如果航道系統經過養護后變成全新狀態,稱為完全養護;如果航道系統修護之后處于較新狀態,即介于完全養護和最小養護之間,稱為不完全養護。航道系統屬于不完全養護,因為如果不采取重建或整治,通常航道系統修復后基本上都無法恢復到全新的狀態。
3.矯正性養護(被動式養護)矯正性養護即傳統的修復航道系統的局部損害或對某些特定病害進行的養護作業,適用于航道系統已經發生局部的結構性破損,但還沒有波及全局的情況。顯然這是一種事后、被動的養護方式,治標不治本,各種局部病害逐漸積累起來將會發生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形成全局性的結構性破壞,最終導致昂貴的整治或大修工程。
三、預防性養護的意義
江蘇省內河航道正處于大規模建設時期,對現有的航道網實行預防性養護,對于保持航道完好率、防治早期破壞、控制養護成本,協調資金與人力、物力的需求,優化資金調度分配,優化內河航道網的管理體系,避免投資波動幅度過大等具有重要意義。
1.預防性養護可延長內河航道使用壽命預防性養護在延緩內河航道退化、延長內河航道使用壽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預防性養護依據采集的內河航道信息,運用現代化的檢測和評價手段,準確地掌握內河航道的發展規律,在航道功能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采取科學的養護手段,使各種病害被消滅在萌芽狀態。例如,采用航道護坡維護措施,對提高原航道等級沒有任何效果,但在修復航道功能性損壞的同時,可間接防止河岸沖坍、穩定河勢,減小水動力軸線擺動等,延緩原航道結構性衰退,延長內河航道使用壽命,推遲內河航道系統整治或大修工程。
2.預防性養護可充分利用養護資金,有效減少病害預防性養護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檢測手段對內河航道功能狀況進行評價與預測,在考慮航道通過量、等級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內河航道使用功能按優劣進行排序,為制定科學的養護計劃提供了依據。在資金分配上,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先處理那些即將出現問題的航段,讓內河航道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有限的資金得到合理利用。預防性養護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都比較簡單,而等到內河航道系統嚴重損壞時,則需要更復雜的維護措施,費用成本會大大提高,這說明預防性養護是降低修護費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3.促進內河航道養護現代化,調動工作能動性在實施預防性養護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多種科學技術,養護專業人員的工作簡單而不繁瑣,這能夠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動性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為內河航道養護事業服務。
作者:趙偉娜 陳天瑜 單位:連云港市航道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