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談網絡文學研究的深度耕犁范文

淺談網絡文學研究的深度耕犁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網絡文學研究的深度耕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談網絡文學研究的深度耕犁

摘要:2017年,中國的網絡文學理論研究繼續邁向前進,在文本原典解讀、讀者心理考察、審美范式分析、產業運營研究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步。然而,中國的網絡文學理論研究和批評也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理論研究的滯后或缺席、研究視角的狹窄、研究問題的單調與重復、研究成果的轉化率低等。如何突破現有的研究困境,克服網絡文學研究過程中出現的諸種問題,強化綜合研究、科學研究、深度研究、未來研究,確實是擺在廣大理論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關鍵詞:2017年;網絡文學;理論研究;批評話語

2017年,中國的文藝事業沿著輝煌的歷史足跡繼續邁向前進。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國網絡文學作者接近1400萬人,各類原創文學網站作品總量累計達1646萬部,網絡文學用戶多達3.78億,網絡文學產業規模達127.6億元①。伴隨著網絡文學與影視產業、視像游戲、APP閱讀等衍生領域的深度結合,移動網絡傳播和泛娛文化矩陣持續發力,中國網絡文學已全面進入移動互聯與IP互通的新紀元。網絡文學的理論研究、精品創作、媒介融合、IP經營等方面更是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筆者對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理論研究情況進行梳理,認為當前中國網絡文學存在研究無定性、無理論、無意義的局面。

一理論之鏡對現實景觀的新透視

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研究繼續在困境中突圍,日益邁向科學化、精準化、創新化的發展之途,網絡文學研究已由早年的有無之辯、價值之爭,轉向如今的研究范式反思、評價體系構建、多元理論突圍等方面,不斷超越以往的研究理路,擴展出全新的研究視域,構筑起“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網絡文學研究的新境地。據筆者對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研究成果的不完全統計,在科研成果方面,與“網絡文學”相關的立項課題中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項②;發表與“網絡文學”主題相關的研究文獻1160篇,其中期刊論文466篇,碩、博論文64篇,會議文章6篇,報紙文章461篇③;出版了多部網絡文學研究專著,如吳長青的《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概論》、賴敏的《文化產業境域的網絡文學研究》、鄧樹強的《網絡文學及其影視改編研究》、周志雄主編的《中國網絡文藝作品評論選•網絡文學卷》等??v觀2017年的中國網絡文學研究成果,無論是網絡文學作品解讀、“文學大神”評判、受眾閱讀剖析,還是政策理論分析、產業運營策略、媒介融合研究等,均在繼承原有學術成果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創新,呈現出萬花筒般的燦爛景象。

1.系統化的網絡文學研究。自網絡文學誕生以來,圍繞其定義歸屬、批評標準、美學癥候、文化價值等,學界都展開過激烈的討論。近年來,在繼承原有研究成果和堅持學術共識的基礎上,諸多學人開始步入網絡文學研究的“深水區”,從哲學本體、媒介學尺度、生態鏈構建等角度,試圖進一步總結和反思網絡文學的存在意義和學理品性。吳長青的《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概論》就是一部系統化的網絡文學研究專著。該書從網絡文學的本質屬性、產生的歷史語境、藝術審美特色、社會影響及海外傳播等幾個方面出發,試圖厘定網絡文學作為文學學科與藝術學、傳播學和敘事學等交叉學科的關系,并在這個基礎上探討網絡文學的創作之道、傳播路徑和產業化趨勢。在處理網絡文學的創作與研究這兩大核心命題時,吳長青既立足宏觀上的媒介關系進行比較梳理,又設置微觀上的具體文本作為觀照對象;既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將創作與研究并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針對當下網絡文學評價的尺度和標準問題,學者陳定家在《探尋網絡文學健康發展之路》中提出,“重建大數據時代‘微批評’價值觀的論題”④;單小曦在《網絡文學評價標準問題反思及新探》中主張,“應建立契合網絡文學批評需要的‘媒介存在論’批評”⑤;周志雄在《中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的維度及構建路徑》中認為,“應構建包括價值、理論、審美、文化、技術、接受、市場等維度的綜合化的網絡文學評價體系”⑥。與此同時,唐小娟、王澤慶等人對如何確立“泛媒介時代的網絡文學批評觀”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網絡文學作為近20年來興起的重要文學形態,它改變了傳統的雅俗文學之爭的理論范式,以及單一的線性文本敘事邏輯圖式,繼而顛覆了自“五四”以來建立起的以作家、批評家、讀者三方互動為核心模式的文學話語體系。特別是近幾年愈演愈烈的“IP文化”,在變革著傳統的文學生產方式、文學制度安排和文學存在形態的同時,更進一步重置了文學的藝術和美學特征、文學的評價和欣賞標準乃至文學的功能和價值。回顧2017年,諸多學者就網絡文學發展中出現的新的學理難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馬季認為,“面對近年網絡文學的新格局,我們必須實現理論的與時俱進,構建全新的網絡文學理論批評體系”⑧;何平認為,“任何高估或貶低網絡文學的行為都是有失偏頗的,網絡文學就是網絡文學而已”⑨;黨圣元認為,“面對當下網絡文學研究的諸般困境,我們應該更新思想觀念,轉變研究重心,重估理論體系,以實現網絡文學研究的理論與批評創新”⑩。

2.網絡文學的產業化研究。隨著IP開發和泛媒介融合的不斷推進,網絡文學的產業化經營成為近年網絡文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諸多科研項目聚焦于這一命題,諸多理論著作也圍繞這一現象,試圖破解網絡文學在產業經濟浪潮下的存在價值和審美價值。2017年,在科研立項方面,河南大學王志剛主持的“大數據時代網絡文學版權運營與保護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資助;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李星儒主持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我國網絡劇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資助;浙江理工大學屠玥主持的“新媒體經濟下網絡電影產業發展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青年項目資助。在研究專著出版方面,賴敏的《文化產業境域的網絡文學研究》著重分析了網絡文學發展的外部產業環境,并將之視為契合現實的“話語場”,并從這一“先在的”合理敘事為出發點,探研了網絡文學內部難以忽視的諸多問題,如創作的自由與邊界、情感的恣意宣泄與理性表達、•讀者•編輯的博弈悖論、互文•抄襲•獨創的碼字邏輯等等,試圖確立網絡文學在文學創作與產業運作之間的發展理路;鄧樹強的《網絡文學及其影視改編研究》以網絡文學的生態文化背景為宏觀場域,既著眼于網絡文學形而上的本質探析和本體論證,又對當下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網絡文學的市場遭遇和產業前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別是針對網絡文學在影視劇改編過程中的癥結與突破、境遇與前瞻等問題,以文本為依據,以案例作說明,作出了兼具學理性和現實性的深刻判斷。在期刊方面,針對網絡文學的產業化運營與發展,李華成、張敏、周凱、秦楓等學者分別就“網絡文學IP改編的亂象與治理、泛娛樂境遇下的網絡文學主流化策略、網絡文學的數字化出版、網絡文學IP影視開發路徑”􀁓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地分析與研究,得出了諸多有益的結論或啟示。當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繁榮之后,必然會走出國門,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產業化最引人注目的現象當屬大規?!白叱鋈ァ钡氖聦?。歐陽友權認為,“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鶴立于世界文學之林……其文化品貌和影響力堪與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韓劇相提并論”。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已有700部以上的中國網絡文學作品被翻譯成英文版,其中有:以《全職高手》《斬龍》等為代表的游戲競技小說,以《微微一笑很傾城》《錦繡未央》等為代表的言情小說,以《顫栗世界》等為代表的科幻小說,以《一代軍師》等為代表的架空歷史小說……其題材涵蓋之廣,數量之多,不斷刷新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海外傳播的新紀錄。對此,何明星、吳長青、莊庸等學者,分別就“中國網絡文學走向世界的策略與路徑、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現狀及對當下網絡文學發展的啟示、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全球圈粉’的變革軌跡”等熱點話題,作出了細致的研究與深刻的判斷,許多觀點頗具啟發性。3.熱門網絡作家與重要作品研究。在學術著作方面,周志雄主編的《中國網絡文藝作品評論選•網絡文學卷》選取阿耐的《歡樂頌》、常書欣的《余罪》、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文雨的《請你原諒我》、風御九秋的《紫陽》、貓膩的《將夜》等經典性作品進行切入,用文本細讀的方式,挖掘提煉網絡文學的核心設定、快感機制和審美特性,并以選取的作品為中心線索,既深入作品肌理,又考究現象背后的文化密碼,試圖透析出網絡文學作品中出現的社會文化原因和大眾審美心理變遷。邵燕君主編的《2017中國年度網絡文學》分為“男頻”和“女頻”兩卷,選收了2017年完結或已連載主體部分并有更新的作品。該書不僅遴選了具有較高文學價值乃至“經典性”指向的作品,而且將“大神紅文”“新新網文”“新潮流作品”等作為研究的原始范本,精準剖析作品內涵,把脈粉絲審美心態,深挖社會文化意義,試圖還原新媒介革命視域下網絡文學的生產與發展之道,以及經典網絡文學作品存在的理由和未來的趨勢。與此同時,許多學者在報刊撰文,將話題引向熱門“網文作品”的美學特色研究,評述“網文大神”的創作經驗,總結網絡文學的創作、欣賞、傳播和批評規律等。如黃群英的《網絡文學的人文精神建構研究——以〈瑯琊榜〉為例》,葛娟的《網絡文學審美范式之建構——兼談網絡小說〈瑯琊榜〉》,王玉玊的《以游戲經驗重審現實:游戲化的網絡文學——以顏涼雨〈鬼服兵團〉為例》,閆偉的《網絡文學IP轉化策略探析——以〈微微一笑很傾城〉為例》等。

二夢想在路上:年度網絡文學研究活動追蹤

20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國內走向國外,已成為中國史無前例、世界罕見的文化現象。2017年10月,在報告中強調:“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2017年,社會各界圍繞網絡文學召開的專題研討會、學術會議、論壇峰會等不斷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醒目位置,新設立的網絡文學研究機構、創作基地等強烈地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針對網絡文學推出的政策文件、研究報告、媒介指數、專業學刊等相繼或問世,讓2017年的中國網絡文學與網絡文學研究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新氣象。

1.網絡文學研究論壇與峰會。2017年,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網絡文學論壇與峰會。總體看來,可分成三類:一是“網絡文學+主旋律”會議,主題以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圍繞國家文藝工作的大政方針用“網文之筆”繪就新時代的主旋律。如4月,在江蘇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主題為“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5月,在甘肅蘭州召開的“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主題為“‘一帶一路’與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前景”等。二是創作經驗交流與分享會,通常邀請知名網絡作家與聽眾分享“網文創作”和“網文閱讀”心得。如1月,福建八閩書院舉辦以“‘文學的春天’為主題的網絡文學創作座談會”;12月,在山西太原召開的“新時代網絡文學的發展與繁榮——山西網絡文學創作座談會”等。三是少數民族網絡文學論壇,通常選在少數民族地區舉辦,會議主題往往圍繞少數民族的網絡文學發展,少數民族文學如何適應網絡文學異軍突起的形勢,如何壯大中國少數民族網絡文學隊伍,建立獨具特色的中國少數民族網絡文學傳播、交流、評價體系等問題展開。如7月,在貴州貴陽召開的“大數據背景下少數民族網絡文學高層論壇”;8月,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召開的“中國少數民族網絡文學會議——2017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等。

2.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聚焦的主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繼續關注網絡文學概念和評價問題、網絡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網絡文學與新媒體的關系等傳統的話題,以此深挖并總結網絡文學的批評、創作和發展規律。如5月,由光明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辦的“網絡文藝發展與新型智庫建設研討會”;10月,在廣西賀州召開的“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暨網絡文學批評與中國文學傳統學術研討會”等。二是對IP開發與網絡文學互通、網絡文學如何走向世界等新興話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就中國網絡文學的世界傳播之路、全球化語境與中國網絡文學經驗、媒介革命與中國文學轉型、網絡文學與地域文化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如3月,在魯迅文學院召開的“網絡文學在世界文化視野中的價值發現——網絡文學‘重寫-再造神話’研討會”;4月,在西南科技大學召開的“網絡文學的中國書寫與中國經驗暨《當代文壇》2017年學術年會”等。

3.網絡文學研究媒介和報告。2017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文學出版服務單位社會效益評估試行辦法》,為引導網絡文學出版服務單位不斷推出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提供了政策依據?;仡?017年的中國網絡文學研究媒介,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學術期刊《網絡文學評論》的創辦。《網絡文學評論》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當代網絡文學現場、網絡文學創作及其衍生產品的理論學術期刊,刊發文章的內容涉及網絡文學創作、研究、評論、成果轉化等。與此同時,各學術機構還了多份關于網絡文學出版業態、國民網絡閱讀習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如5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中國文情報告(2016—2017)》,報告指出“以網絡文學為核心IP來源的文學產業生態正在形成”;9月,艾瑞咨詢《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白皮書》,對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發展歷程、海外網絡文學的發展現狀及網絡文學出海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4.網絡文學研究與管理團體。隨著網絡閱讀的普及、網絡寫作水平的提高以及網絡作品與“泛媒娛樂”的深度結合,中國的網絡文學已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學現象,日益改變著人們的思維習慣、行為范式乃至精神面貌。為緊跟時代潮流,把握網絡文學發展的絲絲脈動,提高網絡文學創作、研究的整體水平,2017年中國各地成立了種類繁多的網絡文學研究與管理團體??傮w來看,可分為三類:一是專業性的網絡文學研究與創作機構。如4月,首個網絡文學研究基地“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在杭州成立,重點對網絡文學前沿發展態勢和創作現象展開研究。二是網絡文學創作研修班。如魯迅文學院在2017年共舉辦了三期“網絡文學作家高級研修班”,邀請知名網絡作家或網絡文學研究方面的專家為學員授課,旨在加大對網絡文學創作人才隊伍的培養,推進網絡文學繁榮健康發展。三是網絡文學管理組織的建立。如12月,“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成立,主要負責中國網絡作家的聯絡服務,開展網絡文學的研究評論和引導管理等工作。

三網絡文學研究的局限與超越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我們要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研究沿著輝煌的歷史足跡繼續向縱深發展,在文本原典解讀、讀者心理考察、審美范式分析、產業運營研究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步。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文學研究也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理論研究的滯后或缺席、研究視角的狹窄、研究問題的單調與重復、研究成果的轉化率低等等。如何突破現有的研究困境,克服網絡文學研究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不斷強化綜合研究、科學研究、深度研究、未來研究,確實是擺在廣大網絡文學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1.“無定性的研究”。網絡文學自誕生以來,一直游走在俗文學與純文學之間。從表面上看,網絡文學好像是被壓抑心理的個性化宣泄,抑或是金錢名利驅動下的碼字比賽游戲,難入主流文學行列,但縱觀近些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勢態,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現象正在或已經改變了精英文學想象與傳統敘事的單一圖式,成為時展、科技變革與“文藝革命”綜合交融下的產物。檢索2017年中國知網的關于網絡文學的理論文章,許多學者依然糾纏于網絡文學的概貌特征、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優劣之比、網絡文學的價值興衰等話題。筆者不反對厘定網絡文學的基本范式,但過分地糾結于此,會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對當下網絡文學發展新面貌的研究,拒斥新理論的誕生,失去引領文論發展的某種可能性,從而置換了理論與現象本末關系的邏輯符式。

2.“無理論的研究”。當前學界許多人對網絡文學的研究依然沉溺于“中西章法”的理論窠臼中。一些老派研究人員習慣性地套用傳統的文論術語、固有的美學思維和單一的文學批評模式去衡量網絡文學這一新興事物,正如陳定家指出,“傳統文論在網絡文學面前往往如‘前朝古劍’,作為禮器固然不失威嚴,作為兵器則不堪一擊”􀁘。一些受西方后現論影響較深的新派學者則抱著西方“先進理論”的“緊箍咒”去橫加點評中國網絡文學獨特的文藝業態和文本樣式,更有些新派學者面對大部頭的“網文作品”,在還未通讀的情況下便喜歡“拿來”超文本、后現代、解構主義等理論詞語,大而化之地對“網文作品”作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批評文章。事實上,在西方文化傳統中特有的概念往往在中國找不到相應的對象,而中國文藝中特殊的現象在西方也大相徑庭。如果盲目地用西方文學理論穿鑿附會中國的文本,結果一定是非驢非馬,徒增笑柄。一些長期“混跡”于網絡文學網站的“原住民”對網絡文學作品的評點,依靠個人喜好或主觀臆想,其專業視野狹窄,學術素養淡薄,談不上什么理論可言。受此影響,多數中國網絡文學理論研究成果常常不能全面、準確地把脈“網文現象”,而理論的紛爭或迷失將直接導致網絡的無所適從和網絡文學的野蠻生長。

3.“無意義的研究”。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研究成果的發表不計其數,但真正有價值、有分量、有思考的文章并不多見。大多數文章流于表面,淺嘗輒止;流于狹隘,視野片面;流于單調,毫無新意;流于眼下,目光短淺。這種“無意義的研究”不僅無助于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還制造了大量的學術垃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研究面的狹窄。當前網絡文學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學領域,在藝術學、媒介學、心理學等領域的探索明顯滯后,對網絡文學進行跨學科與交叉學科式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其二,研究的膚淺化。許多網絡文學研究文章停留在大而化之的簡單評說上,表現為蜻蜓點水式的“點到為止”,堆砌文字式的復制粘貼,隔靴搔癢式的對“網”彈琴,并無太多的理論建樹。正如網絡作家陸顯釗所說:“我們寫作需要正能量的指引,需要敢于講真話、有深度的批評來引導,不然很容易在網絡空間中迷失自我,作品也很難留得下”􀁙。其三,研究的盲目化。許多理論文章往往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被收視率和粉絲效應“握住筆桿寫”,而對網絡文學的價值本體、媒介視域、美學闡釋等真正關乎網絡文學健康、長遠發展的理論研究卻并不多見。如,一部網絡文學改編的電視劇火了,有些學者就跟風去解讀這部文本,評論這部電視?。灰环N新的網絡文學現象或“網文類型”出現了,有些學者就暢談什么“新文體”“新理論”;某位網文作家封“神”入“榜”了,其作者或有些學者就寫些花拳繡腿式的創作經驗談或作家評點。要破解當前中國網絡文學研究無定性、無理論、無意義的局面,筆者認為不是憑單個人的一己之力就能改變,也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學界的群策群力、長久為之。為此,須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推進網絡文學批評的良性健康發展必須打破理論的中西門戶之別。無論是傳統的文藝學、傳播學的研究范式,還是跨越學科、匯通中西式的綜合化研究,都可以成為選擇,使之成為網絡文學研究的合理“理論內核”。其次,以學科平等對話的精神和視角轉換的形式拓寬“網文研究”的思維。網絡文學研究者不僅要推進傳統研究與前沿研究、文本研究與現實研究、學術研究與產業研究的互通與對話,還要打破唯市場文本是舉、唯媒介熱點是舉、唯西方理論是舉等狹隘的、單線的研究范式,取各理論之長,研究真問題,解決新情況,以此推進網絡文學研究邁上新臺階。最后,建立中國化的網絡文學研究話語

。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世界文化之林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與好萊塢大片、日韓流行文化等比肩,但我們的理論研究卻遠遠滯后于網絡文學創作發展的現實。在理論研究方面,當下許多學者一會兒借用西方后現代話語體系、法蘭克福學派等西方的批評理論,一會兒又抱出中國古代原典,找尋理論的“救命稻草”,唯獨缺乏一整套科學合理的中國網絡文學理論研究體系。要想真正讓中國的網絡文學研究被世人認可、被學界接納、被后世繼承,這套“中國化的話語體系”必須建立在融匯中西、貫通古今、兼顧現實的基礎上,由此提出帶有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學研究理論。筆者希望這一套理論不會是幻想,這一天終究要實現。

作者:陳保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双性h啪啪樱桃动漫直接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把极品白丝班长啪到腿软|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伦y4480私人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真实调教奇优影院在线观看|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香蕉久久ac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男人的天堂| 16女性下面扒开无遮挡免费|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巨鞭大战丰满老妇|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久久五月激情婷婷日韩| 最近日本字幕免费高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色多多福利网站老司机| 国产美女做a免费视频软件| a毛片在线看片免费| 女扒开尿口让男桶30分钟|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日本|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乱强伦xxxxx高潮|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蜜臀色欲AV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国产在线视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