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規模化養殖污染的預防及治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項目概況
該規?;i養殖項目占地220畝,年出欄10000頭仔豬(常年存欄5000頭)。購進種豬飼養6個月后分批配種,約114天后產仔,仔豬喂養3~4周奶水,育肥15周左右出欄。(該公司飼料加工生產線項目暫未實施,飼料由總公司配送,)
1.2環境影響
1.2.1大氣環境影響
該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主要來自于豬場產生的惡臭氣體(豬體味、欄舍氣味與糞便污染、敗壞的飼料和死亡的豬只以及豬場中含蛋白質的廢棄物的厭氧分解)。
1.2.2水環境影響
該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主要來自于豬場生產廢水(包括豬只的糞尿、豬舍沖洗廢水等)、員工生活污水等,所排廢(污)水以有機污染物為主,不含有有毒化合物。
1.2.3聲環境影響
該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噪聲主要是運行過程中設備產生的設備噪聲、運輸噪聲和動物鳴叫產生的噪聲等。
1.2.4固體廢物
該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固廢主要來自于豬舍中豬的排泄物(干糞便一天排5噸),豬場的病死豬只、污水處理站排出的污泥以及工作人員產生的辦公、生活垃圾。
1.3環境保護措施
1.3.1廢氣污染治理措施
對于項目運行時產生的惡臭氣體,養殖場區內主要通過加強管理、文明作業、加強舍內通風、及時清理和沖洗等幾個方面入手。
1.3.2廢水污染治理措施
廢水采取的治理工藝.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廢水處理、污泥處理,設計處理能力為150t/d。沼液通過提升泵進入疊螺式壓濾機,壓濾后的濾后水進入集水池,沼渣作為農田堆肥。集水池內廢水通過提升泵進入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廢水經過充氧的混合液浸沒全部填料,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下,廢水中的有機物得到有效去除。
螺茨風機產生的壓縮空氣通過曝氣系統進入池內,供給微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氣,并起到攪拌和混合的作用。廢水中的有機物得到有效去除,廢水得到凈化。廢水在接觸氧化池中停留一段時間后自流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沉淀后的污泥通過回流泵回流至接觸氧化池,補充流失的生物菌種量。泥水分離后的廢水進入中間池通過中間水泵進入砂濾池和吸附池進行深度處理,處理后的出水進入消毒池消毒后排放。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進入疊螺式壓濾機壓濾脫水,脫水后形成泥餅作為農田堆肥。壓濾水及反洗水均回到沼液池重新處理。
1.3.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對產生機械噪聲的設備進行減震處理,減少設備振動噪聲;(2)在建設項目場區及場區周圍加強綠化植樹,以提高吸音隔音的效果。
1.3.4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
該項目運行時產生的糞便用于沼氣發電,沼氣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是未來可持續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3];病死豬只用安全填埋坑進行處理,并在有資質的獸醫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安全填埋坑的選址應符合《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中對填埋場場址的要求;水處理污泥作為農田堆肥;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1.4環境監測結果
1.4.1廢氣監測頻次及監測結果
監測頻次:沿廠界布設2個無組織排放的監控點(惡臭氣體排放廠界濃度最高點),每天采樣4次,監測2天。監測結果:南廠界東測點和南廠界西測點無組織排放臭氣濃度均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中臭氣濃度(無量綱)≤70標準限值(一次最大監測值)。
1.4.2廢水監測頻次及監測結果監測頻次:在沼液池、二沉池、消毒池(出水)三個點位處每天分別采樣3次,連續監測2天。監測結果見表1:廠區排放廢水濃度均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表5中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水污染物最高允許日均排放濃度。
1.4.3噪聲監測頻次及監測結果
監測頻次:沿廠界布設4個監測點位,晝間監測1次,監測1天。監測結果:項目廠界噪聲均達到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表1中1類標準,即晝間廠界噪聲聲級≤55dB(A)。
1.4.4固體廢棄物的處置結果
固體廢棄物經妥善處理后,對項目區及項目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較小。
2結語
該規?;i養殖項目產生的各污染物在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下,均可達標排放,對環境影響較小,能滿足項目所在地的環境功能要求。實證研究能夠做到讓理論融入到實際運作中,通過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治理措施,預防、控制和減緩項目實施帶來的不利影響,滿足環境容量要求,為同類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對今后規?;i養殖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及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起到了補充和示范作用。
作者:蔡冬梅徐小忠 單位:海安縣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