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生態養豬的優勢和機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日養豬業》2017年第s1期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者對肉食品安全的覺悟越來越高,人們愿意以相對高的價格為健康食品買單。生態養豬的發展,消減了糞污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滿足了人們對健康肉食品的消費需求,提高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是值得研究、推廣和發展的產業。
[關鍵詞]養豬業;生態養殖;飼養管理
1生態養豬是產業發展、消費需求的必然產物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肉類消費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豬肉仍將是我國肉類消費中的第一大品種。據農業部預測,到2020年國內肉類食品的消費量是1億t,需要出欄生豬約7.94億頭生豬才能滿足消費需要。但是以目前國內的產能來看,到2020年國內整體生產量僅為9000萬t,將會出現1000萬t的缺口需要進口。可以說,理論上來看未來5~10年,中國豬肉類需求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且我國是豬肉消費和需求大國,不但對國內豬市影響巨大,對國家乃至全球的豬肉市場都有不小的影響。所以緊盯這塊肥肉的一定是來自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灼熱的目光。從我國肉類消費現狀看,人們對動物蛋白質特別是豬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豬肉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還要檢查生豬的精神狀態還是否帶有任何毛病,在質量上必須嚴格把關,切不能把質量蒙混過關的,不符合條件不合格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雖然豬肉消費比重下降,但絕對消費量持續增長,這是當今豬肉消費水平逐漸上升的趨勢,據分析豬肉消費量每年將增加1500萬~2000萬t,消費量每年都會持續上漲的,這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消費水平。
2陜西安康發展生態養豬的優勢
(1)地理位置:安康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的,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居中,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為中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面積23391km2,下轄漢濱區、旬陽縣、白河縣、石泉縣、平利縣、紫陽縣、嵐皋縣、寧陜縣、鎮坪縣、漢陰縣1區9縣。境內鐵路、高速公路縱橫交織,與重慶、湖北、西安接壤、聯通,安康是中國十大宜居小城、中國十大節慶城市、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
(2)資源及品牌:安康境內土壤硒含量范圍0.006~36.69mg/kg,平均值為0.57mg/kg,屬于全國最大的天然土壤富硒區,被譽為“中國硒谷”。生產的天然富硒豬肉硒含量在0.02~0.97mg/kg之間,平均含量在0.2mg/kg左右。
(3)政治環境:安康在發展生豬養殖方面做出了前瞻性規劃,先后出臺了《關于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的實施意見》《關于農業園區配套循環發展指導意見》《發展林下適度規模養殖實施方案》等文件辦法,尤其是《關于大力發展林下生態豬養殖的實施意見》,把生態豬納入年終畜牧產業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些措施安康在科學發展養殖方面做到了按照規模養殖“進山入丘”的原則,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可以說安康的生豬,個個都是生態豬。
3安康生態養豬的特點
充分利用自有資源,推廣種養結合和生態放養的方式推廣安康生態養豬。在種養結合方面我們推行規模養殖“進山入丘”的原則,實行“豬——沼——園”“豬——沼——菜”“豬——沼——糧”“豬——沼——茶”等多種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發展規模養殖。在生態放養方面我們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安康特色放養模式。即利用山地林地實行散養放養,達到生態養豬的目的,用我們當地農戶總結的話說“我們飼養的豬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富硒豬”。在實施生態放養中我們還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3.1放養地選擇
應選擇背風,向陽、干燥、安靜的林地、草地或竹林,坡度在45°以下,要避開水源地,林冠較稀疏,冠層較高,樹林隱蔽度在70%左右,透光和通氣性能好,去除有毒植物(如馬桑樹、蠟梅、鳳尾蕨、打破碗花等有毒植物)。
3.2建立圍欄
林地四周應建圍欄,高1.5~2m,采用鐵絲網圍欄,按每隔3m栽一木樁或水泥樁、鋼管,下面牢固,防止豬只逃逸。按50頭為一組,劃一個放牧小區。在陡坎邊緣也應建圍欄,防止豬只摔傷、摔死。
3.3放牧管理
(1)放牧時間:夏季宜在早晚放牧,冬季宜在中午放牧,有條件的豬場可采用劃區域輪放,每區放牧1~2周,間隔15~20d一個輪回。
(2)補飼:日糧以生態環保全價配合飼料為主,最大精青比可達1:1,日喂2~3次。
(3)放牧豬月齡要求:放牧豬的品種不限制,放牧月齡在3個月體重在30kg以上,體重達到110kg以上就可出欄上市。
(4)在補飼時可采用播放音樂或采用吹口哨,呼喚,敲打鐵桶、鑼等方式呼喚豬只來吃食。在豬只休息時可播放輕音樂,促進豬休閑運動、睡覺。
3.4疫病防控
(1)放養散養疫病風險不容小覷,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豬病的防疫免疫,做到應免盡免,防患于未然。
(2)對放牧地每隔2周應消毒一次,豬只每兩月驅蟲一次,經常觀察豬群,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3.5注重無害化處理
生態放養也應建立無害化和廢棄物處理點,將病死豬、防疫疫苗瓶、藥棉、藥瓶、包裝盒、包裝袋、墊料等廢棄物集中在處理點焚燒后掩埋,處理點應做好防滲漏處理。
參考文獻
[1]劉綿剛,王培菊.生豬養殖提質增效研究[J].肉類工業,2016,(4):50-52.
作者:王黎明;黨海霞 單位:畜牧獸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