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稻機插秧與高產栽培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水稻機械化生產已成為必然趨勢。從節約資源堯提高水稻產量和提高抗病蟲害能力等方面總結了水稻機插秧的優勢。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并查閱大量文獻,從播種前準備堯播種育苗堯整地移栽堯塑盤育苗以及水肥管理等方面闡述了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稻機插秧;優勢;高產;栽培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堯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升高以及現代農業經營規模不斷的擴大,水稻機插秧栽培技術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并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水稻產前栽培是水稻生產的重要階段,其中插秧又是該階段的重要過程。與傳統手工插秧相比,水稻機插秧具有省時堯省工堯省力的特點,同時機插秧還具有降低生產成本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率以及增加產量等優點,所以機插秧栽培替代人工插秧是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的必經之路。近年全國各地開展了大量的機插秧研究與實踐,為機插秧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現將其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1水稻機插秧技術的優勢
1.1節約資源
與傳統人工插秧相比,機插秧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院一是效率高,機插秧速度可達到人工插秧的10倍,顯著縮短插秧時間,提高水稻種植效率;二是減少育苗時間,機插秧的育苗時間基本為25d左右,縮短了人工插秧育苗時間;三是占地面積少,研究顯示機插秧占大田的近1%,人工插秧占大田的10%,使用機插秧可顯著節省大田面積,節約占地面積,提高大田的利用率,同時機插秧采用的育苗方式占地面積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1.2提高水稻產量
與傳統插秧方式相比,機插秧還具有插秧質量好,行寬可控等優點。通過控制水稻行寬,可以提高水稻的通風性,提高陽光的利用率,促進水稻根系生長,進而提高水稻質量。研究表明,機插秧的千粒重較人工插秧重,同時機插秧的水稻成熟時間早堯穗大,與人工插秧相比,產量提高了5%左右,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1.3抗病蟲害能力強通過機插秧可以將水稻行寬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從而提高田間通風性,提高抗倒伏能力,進而提高秧苗抗病蟲害能力。與傳統人工插秧相比,采用機插秧的水稻使用農藥的次數顯著減少,不僅節約了種植成本,對生態環境也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2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
2.1播種前準備
秧苗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播種前應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提高秧苗質量。首先要做好苗床工作,應該選擇優質的床土,水稻育苗的床土以腐殖質含量較高的稻田土為主,每1hm2的水稻種植田地,應該準備1500kg的細土作為水稻幼苗的培育床土。床土在使用前,應該對其進行篩選,在篩選時可將其與腐熟的有機肥料進行充分混合,按照將每1000kg細土與80kg有機肥料的比例進行混合,并在混合完成后堆成錐形,使用薄膜對其覆蓋,進行二次熟化。其次是選擇合適的秧田,秧田是水稻生長的場所,因此秧田的選擇和整理尤為重要。秧田應該選擇地勢平坦堯土壤肥沃的地方,同時要求秧田附近有水源,方便灌溉。最后是水稻品種的選擇和處理,水稻品種的選擇應該與當地生態環境相適應,水稻種植前應該對種子進行消毒等處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率。
2.2播種育苗
在水稻播種育苗前應該準備塑料軟盤進行育苗,一般每1hm2稻田需要準備375張規格30cm伊60cm的塑料軟盤,每張軟盤上可播種80g的水稻種子淵濕重為100g冤。水稻軟盤播種的程序分為鋪盤堯鋪土堯灑水堯播種堯蓋土5道工序。將篩選好的床土均勻地覆蓋在軟盤上,覆土高度以與軟盤齊平為宜,在水稻種子播種后,灑上適量水分,然后再蓋上適量的細土。如果選擇的稻田內土壤營養不足,可以選擇菜園地的土,并使用機械碾細作為育苗土。待播種完成后,使用塑料薄膜將種子覆蓋,并澆水,保證溝內有充足的水分,當溝內水分不足時應及時補充水分。
2.3整地移栽
由于采用機插秧技術對秧苗要求較高,該方法培育的秧苗較小,秧苗彈性弱,因此對稻田的平整度要求較高。在機械插秧前,管理人員應該對秧田進行整地,不僅要求大田表面的土壤硬度適中,同時要求秧田內無雜草等雜物。為了方便插秧和提高秧苗成活率,要求秧田田面濕潤,不能出現秧田干燥的情況。水稻插秧時間對水稻產量影響較大,為了避免因低溫影響水稻產量,可以適當提前插秧。由于機插秧的秧苗秧齡較短,抽穗時間較晚,因此可以適當提前移栽時間,提高整體移栽質量。
2.4塑盤育秧
塑料軟盤育秧技術直接關系到機插秧苗的質量,進而影響機插秧質量,因此水稻塑料軟盤育秧技術較為重要。提高塑料軟盤育苗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后期機插秧育苗質量,也可以有效減少秧苗損失,增強秧苗的成活率。軟盤育苗的關鍵是秧苗密度的控制,研究表明當軟盤秧苗密度控制在2.0~2.5株/cm2時,此時秧苗質量較高;當秧苗長至16cm時,進行機插秧,大田水稻長勢最好。
2.5水肥管理
不同的插秧方式,需要進行不同的水肥管理,根據機插秧的生產特點可知,機插秧適合野淺要擱要濕冶的灌溉方式,具體措施如下院在機插秧前,對大田內灌入適量的水,水以剛覆蓋大田為宜,即薄水移栽,在移栽后適當脫水促進秧苗根系生長,待秧苗全部活棵后進行淺水勤灌溉促分蘗,當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進行斷水擱田,并進行多次輕擱,通過輕擱防止無效分蘗的發生;如果在擱田時遇到陰雨天氣,應該進行開溝擱田,切忌重擱;在秧苗拔節后,可采用淺濕交替的灌溉方式,即在抽穗期進行淺灌堯灌漿結果期進行濕灌,最好在灌漿期和結果期對秧田干干濕濕操作,起到養根保葉的作用。水稻施肥切忌過度施肥,應該在水稻不同時期施用不同的肥料,水稻施肥一般以野前期施足堯中間適中堯后期不脫肥冶為宜。一般施用腐熟有機肥15t/hm2作為基肥,并施用復合肥450~600kg/hm2和硫酸鋅15~30kg/hm2作為中層肥;在秧苗移植后5~7d,結合除草施用尿素75kg/hm2作為分蘗肥;在曬田結束后施尿素75~90kg/hm2堯普鈣150kg/hm2和硫酸鉀75kg/hm2作為促花肥,且在撤水曬田后尚未灌水前干施,第2天才放淺水。在水稻倒二葉期堯幼穗分化郁~吁期,根據苗情適當追肥,如果水稻苗弱,可追施尿素30~45kg/hm2作為保花肥,后期適時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實現增穗堯增粒堯增重,提高產量。
3參考文獻
[1]梁繼旺,李龍碧.水稻機插秧育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淵2冤院101-102.
[2]劉中秀,王春和,王春榮.水稻機插秧的生育特點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淵19冤院145-146.
[3]朱蘭蘭.河南信陽水稻機插秧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探尋[J].農民致富之友,2016淵12冤院200.
[4]俞中才.水稻機插秧育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5淵13冤院33
作者:吳海 單位:安徽省鳳臺縣武集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