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區珍品造林項目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炯照單位:山西省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適地適樹,選擇適宜的造林樹種
樹種選擇是否適當,是確保造林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實踐證明,如果樹種選擇合適,再輔以適宜的造林措施,就能取得較好的造林效果,反之,如樹種選擇不當,即使其他措施再好,也容易造成造林失敗。樹種的選擇根據植樹的不同目的,結合栽植地區的土壤、氣候、海拔條件,既要考慮到樹木品種的色彩、形態、抗性等方面,使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起到美化的作用,又要考慮到樹木的抗污、防毒、凈化空氣的特殊功能,還要考慮樹種是否適應土壤性質。
特別是要選擇無病蟲害和無機械損傷、主干通直、枝條茁壯、組織充實、木質化程度高、根系發達、頂芽健壯的苗木進行栽植。不合格的苗木,不得進入造林地塊。一般來講,若有下列情形的苗木,不宜用來進行造林綠化:一是不符合規格、尺寸的苗木,即達不到設計要求的規格的苗木;二是有顯著病蟲害、折枝折干、裂干、肥害、藥害、老衰、老化、樹皮破傷者;三是樹形不端正、干過于彎曲、樹冠過于稀疏、偏斜及畸形者;四是護根土球不夠大、破裂、松散不完整,或偏斜者;五是樹干上附有有害寄生植物者。
嚴格規程,確保造林技術到位
造林綠化工程不僅僅是生態工程,它既是美化工程,也是“窗口”工程。對此,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注重質量,創建精品工程,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步伐,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工程任務,樹立省直林區生態建設主力軍的良好形象,實現“山上治本、身邊增綠、林場脫貧、職工致富”的目標。嚴格規程,確保栽植技術到位是確保造林成功的關鍵措施。近年來,山西省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各地都取得了不少經驗,總結了不少適合當地造林的技術措施。總體上,筆者認為,今后綠化苗木栽植應采取精品造林的方式,大穴整地、大苗栽植、高保存率,要精耕細作,要技術到位,力求造一株活一株,保證造一畝成一畝,保存一畝。具體講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技術要求。
1整體規劃布局
精品造林工程要根據實際,選擇宜林荒地、灌木林地面積較大的林場,打破權屬地域界限,整體布局,統籌規劃,集中連片搞建設,規模要在334hm2以上。推行工程化管理,嚴格實行工程議標制、合同制、監理制和驗收報賬制,打造有區域性和全省性代表的樣板工程、示范工程。
2大穴高規格整地
首先在不破壞原有植被,不引起水土流失,不采取帶狀割灌的基礎上,根據條件進行水平帶狀割灌,帶寬2.0m,并清除灌木,造林整地110穴/667m2,規格80cm×80cm×50cm。或者只在灌叢中采用局部割灌穴狀整地,局部割灌規格100cm×100cm,造林整地110穴/667m2,穴規格為80cm×80cm×50cm。同時根據樹木的生態習性,對土壤要求精耕細作,進行較徹底的深翻,深度在50cm左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墑的能力。
3容器大苗上山
按照適地適樹原則選擇造林樹種,造林所用苗木規格為2+2營養缽針葉樹種,地徑一般在0.60cm以上,苗木高度在35cm以上。移植時,一定要選用健壯、無病蟲害、有完整根系且沒有失水的苗木。運輸苗木時要保證用多少運多少,確保苗木體內水分的不流失。
4精心栽植
要采用穴植方法栽植,挖穴時表土、心土分別堆放,栽植時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栽植點要選在穴中心偏里側,栽植時掌握“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技術要領,保證苗木根系舒展。栽植后要在苗木四周用草或者樹枝覆蓋遮陰,同時使用GGR、植物蒸騰抑制、防啃劑等新型實用的林業科技成果,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證造林一次成功。
5做好后期管護
造林結束后應該分片承包,固定專人管理,同時要對幼林地進行3a的補植和撫育,以保證成活率提高,苗木旺盛生長。
加強組織領導,保障造林工程質量
1加強組織管理
加強組織管理和領導,是順利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確保工程質量優質的關鍵。一是各單位領導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對工程的組織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在工程實施前,認真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確定各個環節的技術標準和具體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投資定額和質量獎懲辦法,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人并簽訂責任狀和施工合同,健全工程管理檔案。
2加強監督檢查
造林工作開始后,實行局領導(科室)包場制,工作重心下移。局領導帶領科室人員深入一線,靠前指導、蹲點督查,不僅要熟悉施工地點,而且要掌握各項工作任務的勞力調配、投資定額、工程進展、建設標準等情況,為全面提高工程質量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3強化施工管理
強化施工管理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劃定責任區,明確每位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的責任,并制定相應的責任制和考核措施,使工程質量和對技術、施工人員的考核、獎懲掛鉤。二是對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使他們能夠熟練地掌握某項工程的技術要求和標準,做好技術指導,真正做到跟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