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畜牧業的問題和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缺乏對養殖區域的總體規劃部分養殖場未經科學選址擅自修建,污水污物未經處理隨意排放,污染環境,不利于疫病防控和新農村建設以及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保護。
1.2相關部門對養殖微型企業的補助和養殖項目資金的投放缺乏科學考查導致部分選址不符合要求的養殖場也得到微企補助和養殖項目扶持,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先天條件,有的養殖場款項到手后改行或倒閉。
1.3飼草資源不足由于區域面積小,加之又是自然保護區,天然草山草坡資源不足,缺乏優質人工草地作支撐。
1.4技術力量不能支撐百里杜鵑生態畜牧業發展的需要百里杜鵑農業辦公室(畜牧獸醫局)只有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控中心)1名所長(主任)和2名工作人員做實際工作,6個鄉(管理區)只有3個鄉各有1名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且都是以政府中心工作為主,很少顧及畜牧工作。這種局面很難支撐百里杜鵑生態畜牧業的發展。
1.5政府重視不夠百里杜鵑至今沒有出臺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案,有的領導以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為滿足;部分領導也知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某一環節,沒有注意到上下環節的互相聯系和促進。例如,知道推廣牲畜品種改良可以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但沒有考慮到一定規模后,飼草飼料的來源和疫病防控技術的支撐。
1.6疫情隱患和風險依然存在養殖場(養殖大戶)大多未經科學選址,沒有排污和無害化處理設施,無隔離場所,不守法經營,不建立養殖檔案,出欄不申報檢疫,個別業主不接受防疫,擅自向外引種引畜,給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帶來疫情隱患。
2百里杜鵑發展生態畜牧業思路和建議
2.1組織保障和技術支撐
2.1.1百里杜鵑農業辦公室(畜牧獸醫局)應協調相關部門,保證已建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制人員到崗到位,完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主體資格;重點抓好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的建設并保證實驗室工作正常運轉,健全行政執法和和技術支撐體系;組建百里杜鵑畜牧技術服務中心,按編制配備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宣傳、推廣和培訓種草養畜、飼草飼料加工、品種改良、青貯、桔桿氨化、青干草的貯藏和使用等技術推廣應用示范,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科技含量。
2.1.2百里杜鵑管委會應要求各鄉(管理區)明確農業服務中心1~2名(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專職從事畜牧獸醫工作。
2.2制定規劃合理實施百里杜鵑管委會應制定畜禽養殖用地規劃,結合百里杜鵑實際出臺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案。組織農業、畜牧、林業、環保、規劃、國土等部門根據環境容量和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合理確定畜禽養殖規模,科學劃定畜禽禁養區、限養區、養殖區。畜禽養殖場的選址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規范和疫病防控要求,新建、改建、擴建畜禽養殖場沒有種養結合條件的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與環保“三同時”制度;實行種養殖結合的,要有適應養殖規模的土地種植牧草、林木、蔬菜和消納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和污水。
2.3因地制宜,大力推廣人工種草養畜技術,為生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飼草飼料來源,同時可以水土保持,保護生態環境。
2.4大力推廣畜禽品種改良,促進畜牧業由生產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2.5加大對現有養殖場的監管力度,規范其生產經營行為。凡是不守法經營的養殖場不得申報畜牧項目,建議工商部門不審批微型企業補助。
2.6相關部門相互支持配合,整合項目資金。
2.7大力發展以豬、牛和其它特色經濟動物為主要養殖品種的小型規模化種養結合的新型養殖場(養殖大戶),實現飼養方式向生態化轉型。百里杜鵑農業人口多,區域面積小,既是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又是自然保護區,不宜貪大求洋,大興土木,建設工廠化的大規模養殖場,應發展小規模實行種養結合的養殖場(大戶)作為畜牧業的微觀經營主體。
2.8重點抓好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的品牌認證。鼓勵和扶持符合百里杜鵑生態實際的小型規模化種養結合的新型養殖場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通過省、地農產品展銷會,地方各級新聞媒體,對無公害、有機畜產品生產的重要意義進行廣泛宣傳,提高百里杜鵑地方畜產品知名度。
作者:劉茂銀 尚紹學 單位:貴州省百里杜鵑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