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南樂縣堅持把農村土地流轉,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一抓手,主動謀劃,大膽探索,創新機制,示范引領,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基本現狀
截至目前,南樂縣流轉土地總面積1.08萬hm2,占全縣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29.7%;發展土地托管4206.67hm2(全托900萬hm2)。其中2016年全縣新增流轉面積753.33hm2,托管1620hm2。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1091家。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導,順勢推進
2010年,南樂縣在濮陽市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見(試行)》(樂發〔2010〕5號)和《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意見》,在稅收優惠、用地用電、金融信貸等方面對規模經營主體進行扶持,鼓勵土地向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集中。協調有關部門整合項目資金,將高標準糧田建設、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設施農業園區提升等農業項目向規模經營主體傾斜,近兩年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
(二)完善機制,優化服務
在2011年,南樂縣就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和調解仲裁機構建設的意見》(樂辦〔2011〕25號),成立了南樂縣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經編制部門批準,成立了南樂縣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為全供事業單位,編制5人,設立了服務大廳;按照縣政府要求,各鄉鎮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機構,落實了辦公場所,配齊了工作人員;村級明確了村會計為土地流轉信息員,健全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目前,全縣成立土地流轉服務組織13個。于2016年3月1日,縣農牧局召開全縣推進農業社會服務現場會,組織20多家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進行對接。為加快推進規模經營,縣農牧局各業務股站積極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農產品質量認定等服務。農經站積極做好省級、市級、縣級優秀示范性合作社評選活動,從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入手,選擇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發展前景較好的合作社,樹立典型,增強影響力。科教股將合作社負責人培養納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項目,吸納他們為科技示范戶。農廣校以合作社的生產園區或基地為依托,以合作社社員、種養大戶為主要培訓對象,扎實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三)培育主體,強力帶動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進程延伸,流轉已不僅僅限于在承包農戶之間,社會工商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也參與了農村土地流轉,使農村土地流轉主體呈現多元化趨勢。南樂縣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加大了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直接帶動了農村土地流轉,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的發展。
(四)創新形式,推動發展
隨著流轉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流轉主體的日趨多元化,農村土地流轉的形式由過去的轉包為主,逐步向轉包、出租、入股、互換等轉變,而且出租與入股占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以出租方式流轉的耕地占全縣流轉總面積的60%,轉包占33%,互換占5%,入股占2%。除上述幾種方式外,托管也正在興起,成為南樂縣規模經營中的一大亮點。土地托管大致可歸納為全程托管、勞務托管和訂單托管三種模式。一是全程托管。托管方收取一定托管費用后,為農戶提供耕、種、收、管、售等系列服務。張果屯鎮的建奎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千口鎮的梅蘭香種植專業合作社,全程托管農戶土地171.33hm2,為農戶提供覆蓋糧食生產的“一條龍”式全程服務。二是勞務托管。農戶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全部勞務項目委托給托管方承擔,農戶負責種子、化肥、農藥、水電等全部農資投入。鑫農種植專業合作社采用該模式,托管土地1000hm2。三是訂單托管。農戶將農業生產過程中某個時段的勞務項目委托給托管方,托管方按勞務項目獲得報酬,如民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病蟲害防治、機收等環節的服務,服務面積666.67hm2;宏創農機專業合作社在全縣設立20家分社,為農戶提供機種、機收等服務,服務面積400hm2。
(五)規范管理,保障權益
為規范土地流轉行為,我們制定了流轉信息采集、流轉合同簽訂鑒證等制度;統一印制了《農村土地流轉信息登記表》《農村土地流轉合同標準文本》等文本,推進了土地流轉規范化建設。全縣土地流轉合同簽訂率在70%以上,成立了南樂縣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鄉、村兩級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組織,制定了仲裁規則和仲裁工作規范,依法開展土地承包糾紛的受理、調解和仲裁,及時化解了土地承包糾紛和土地流轉糾紛,運用法律手段,為農民提供可靠的權益保障。近幾年,縣、鄉兩級調解組織共計調解糾紛20起。
作者:宋慶華 單位:南樂縣農業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