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土地流轉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馬克思在研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中寫道: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他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1]先進的生產關系能夠推動生產力發展。由于小農小戶承包地塊細碎化,土地耕作不能有效獲取使用資金,不能科學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地粗放經營,土地利用率下降等問題的出現,嚴重的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以至土地“撂荒”的現象時有發生,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發生矛盾,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了生產力的桎梏,土地環境條件的變化傳達了農村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性以及對新制度的強烈需求,反映了以土地為代表的農業生產要素要求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的要求。當前農村土地流轉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從農村土地流轉問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和社會問題實際情況出發,處理好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辨證關系。從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上,為正確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奠定思想基礎。切實解決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爭論等實際問題,減少農村矛盾的發生,解決農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拋荒問題,讓“撂荒”的土地活起來,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農村土地流轉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還不能很好的融和,存在思想不解放,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針對性不強,改革創新力度不夠等問題。(1)一些鄉鎮政府沒有把正確引導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放到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這個大局來認識,對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緊,導致農民不十分了解黨的現行政策和有關法律、法令;(2)農村基層干部素質不高,政策與法制觀念淡漠,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建設的關系擺正,對農村土地流轉中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缺乏理性思考。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用單一的你聽我說的灌輸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未能很好地解決農民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實際問題;(3)農民的思想沒有解放,對土地流轉的認識還存在誤區。在缺乏社會福利保險制度的農村,農民把土地作為唯一的生存保障和社會福利保證,隨著土地價格上漲,財產的增值,外出打工后,盡管只是利用閑散勞動力和閑散時間從事農業生產,寧愿成為兼業農戶,甚至寧愿土地荒蕪也不愿流轉出去。兼業化土地導致土地粗放經營,限制了土地資源按經濟原則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
(二)機制不健全,與解決各層次思想問題的需求不相適應,制約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政府在土地流轉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欠缺,對土地流轉缺少應有的管理、引導和服務,制約了土地流轉的規模和速度。(1)服務機制不健全,交易平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暢通,操作不規范。土地流轉大都是群眾的自發性行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滯后,靠天吃飯,缺乏約束力和規范性;(2)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機制不健全,工作隊伍軟弱,工作措施不力,意識形態陣地被削弱,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與農民思想不合拍、不切合實際;(3)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農民土地經營隨意性,土地流轉不能向種田能手和開發業主集中,存在有地無人種,有人無地種問題,難以實行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經營。運用正確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解放農民思想觀念,解決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問題,既是農業走向市場化的需要,又是農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生產發展的需要。
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正確引導農村土地規范流轉
馬克思主義關于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生產社會化的理論為社會主義農村土地流轉提供了深厚的理論基礎,馬克思認為“發展規模經營才是農業的發展方向。作為小塊土地所有者或租佃者的小農,其經營是過去的生產方式的殘余,無力采用先進技術,難以進行積累。通常維持自給的簡單再生產,若有天災人禍,連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維持,因此,小農的權益是得不到保證的,只有把小塊土地結合起來并且在全部結合起來的土地進行大規模經營”,[2]推行農村土地流轉是馬克思主義土地理論在當代中國的最新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方法,做好農民思想政治工作,以高科技為特征的社會化大生產正確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布局:
(一)抓觀念轉變,把解決思想問題和關心群眾生活結合起來,有效地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必須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針對農民的思想和生活情況,從就事論事到就事論理,通過教育引導,讓農民打消對土地流轉的顧慮,轉變單家獨戶分散經營的小農意識,逐步樹立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經營理念。抓試點示范,通過典型引路,讓農民的觀念發生由要我流轉向我要流轉的躍變,盡快把已經放棄土地經營、進入城市就業的農民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實現與城鎮社保的對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以社會保障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消除農民對土地流轉的后顧之憂,加快土地流轉。[3]充分利用好農村土地資源,學科學,信科學,用科學,使土地發揮最大效益,使土地流轉由單一的農戶零散流轉轉向大戶規模流轉,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其他經濟單位已成為流轉土地的受讓主體,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農村經濟的意識逐漸增強,通過科技推廣,發展規模農業,效益農業。
(二)遵守土地法規,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的管理機制、服務機制,促進土地流轉的健康快速發展。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成為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4]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使生產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廣大農民正在從傳統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過去依戀家鄉、依賴土地的思想觀念和生存方式正在變化,外出務工、出國勞務、經商的農民逐年增加,正確引導農民將閑置的、兼業的土地向大戶流轉,走“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遵循疏導的原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以正面教育為主,表揚為主,耐心說服,循循善誘,不堵、不壓,徹底掌握土地利用的具體信息和動態,使任何微地域的土地利用都符合整體利益及遵守相應土地法規。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回答問題,尊重唯物論,堅持辯證法,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經濟活動和各種業務工作中去,滲透到農民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使農民對促進土地適度規模流轉不斷獲得新的認識,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和各項工作的共同前進。
(三)牢牢樹立“生命線”意識,筑牢構建正確引導農村土地流轉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利用開展各種各樣的宣傳活動及無形的載體,加大政策法律宣傳力度,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依法依規,嚴厲查處農村土地流轉中違紀的人和事,通過宣傳黨的土地方針政策拉近干群距離。各級黨政組織充分利用基層黨校、村電教室等多種多樣、靈活多變的教育形式,采取疏導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討論的方法卓有成效地開展正確引導農村土地流轉的思想政治工作,盡快解決村民合理訴求,關心村民疾苦,有針對性地開展解疑釋惑工作,為他們排憂解難做好預案,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的維護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合法權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寓于文化娛樂活動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使村民易于接受,以收到說服教育難以達到的效果。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教育農民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讓農民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使農民保持清醒的頭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形式。教育農民必須堅持國家利益高于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原則,自覺地服從和維護國家的土地利益政策,屏棄小農意識,走產業化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幫助農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紀律的含義和重要性,增強農民行使民主權利,遵守法紀的自覺性;另一方面,要引導農民同侵犯人民民主權利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農業建設造成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局面。
作者:宋剛 單位:中共濱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