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害蟲防治論文:生物農藥對果類病蟲的防范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霍恒志糜林李金鳳萬春雁陳雪平陳宏州單位: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
試驗方法
1草莓蚜蟲的防治本試驗設0.5%苦參堿AS400倍液、柿醋200倍液、對照化學藥劑10%吡蟲啉WP2000倍液和清水對照,共4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m2。在10月26日大棚草莓現蕾初期(亦即蚜蟲盛發期)噴藥。
2草莓斜紋夜蛾的防治試驗設0.5%苦參堿AS400倍液、16000IU/mg蘇云金桿菌WP500倍液、對照化學藥劑4.5%高效氯氰菊酯EC2000倍液和清水對照,共4個處理。各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m2。8月份為草莓育苗期,斜紋夜蛾為害較為嚴重,故于8月20日噴藥。
3草莓薊馬的防治選擇在4月15日噴藥,此時為大棚草莓薊馬的發生高峰期,其嚴重為害草莓的花和果實。設0.5%苦參堿AS400倍液、16000IU/mg蘇云金桿菌WP500倍液、對照化學藥劑4.5%高效氯氰菊酯EC2000倍液和清水對照,共4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m2。上述3個藥效試驗均采用長江-10A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進行常規噴霧,噴液量675kg/hm2。
田間調查與統計分析方法分別在施藥前和施藥后3、5、7d,每小區定點20株,調查蟲口數,按下列公式計算防治區和對照區的蟲口減退率,進而計算校正防治效果,并用新復極差法對各處理的校正防效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蟲口減退率(%)=[(藥前蟲口數-藥后蟲口數)/藥前蟲口數]×100%;校正防效(%)=[(防治區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在調查草莓薊馬的蟲口數量時,由于薊馬個體較小,而且跳動活躍,因而難以準確調查其蟲口數。故改換調查了草莓花和果實的受害率(即薊馬對花、果實的為害率),用受害率來計算相對防治效果,計算公式為:相對防效(%)=[(對照區花果受害率-防治區花果受害率)/對照區花果受害率]×100%。
結果與分析
1苦參堿對草莓蚜蟲的防治效果由表1可見:在藥后第3天,0.5%苦參堿AS400倍液對草莓蚜蟲的防效達72.22%,對照化學藥劑10%吡蟲啉WP的防效達81.62%,自制柿醋的防效僅為39.44%;在藥后第5天和第7天,各處理的防效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在藥后第7天,0.5%苦參堿AS的防效達81.84%,10%吡蟲啉WP的防效達90.28%,柿醋的防效只有50.93%。0.5%苦參堿AS的防效雖然低于對照化學藥劑8.44個百分點,但其同樣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2蘇云金桿菌對草莓斜紋夜蛾的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在藥后第3天,16000IU/mg蘇云金桿菌(BT)WP對草莓斜紋夜蛾的防效達70.97%,對照化學藥劑4.5%高效氯氰菊酯EC的防效達81.32%,0.5%苦參堿AS的防效僅有41.18%;在藥后第5天和第7天,各處理的防效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在藥后第7天,16000IU/mg蘇云金桿菌WP的防效達79.74%,雖然極顯著低于4.5%高效氯氰菊酯EC的防效(88.49%),但極顯著高于0.5%苦參堿AS的防效(49.49%)。表明16000IU/mg蘇云金桿菌WP500倍液對草莓斜紋夜蛾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不同藥劑對草莓薊馬的防治效果由表3可見:16000IU/mg蘇云金桿菌WP對草莓薊馬為害花和果實的相對防效分別為47.6%和38.0%;0.5%苦參堿AS的相對防效分別為36.7%和52.8%;對照化學藥劑10%吡蟲啉WP的相對防效分別為74.0%和70.0%。表明16000IU/mg蘇云金桿菌WP500倍液和0.5%苦參堿AS400倍液對草莓薊馬的防治效果明顯不如10%吡蟲啉WP。
小結與討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0.5%苦參堿AS400倍液對草莓蚜蟲的防效達81.84%,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而對草莓斜紋夜蛾和薊馬的防治效果不佳;16000IU/mg蘇云金桿菌WP500倍液對草莓斜紋夜蛾的防效達79.74%,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而對草莓薊馬的防治效果不佳。以上植物源及微生物農藥不是很穩定,見光易分解,需要選擇在陰天或傍晚使用才能達到較好的防效。此外,生物農藥必須選擇合適的防治時期才能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在本試驗中,自制果實醋(柿醋)對草莓蚜蟲的防治效果不佳。但糜林等的研究結果表明,果實醋除能創造一個不適宜病菌繁殖的pH環境外,還能誘導植物提高抗病能力,對果樹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試驗發現,每隔7~10d對草莓葉片噴施1次果實醋,對蚜蟲有一定的趨避作用,不僅能預防蟲害,而且還能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