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垂柳害蟲治理實踐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明良何宇貴鐘興華余雪棋童金偉黃開澤單位:桐廬縣森林病蟲害防治站浙江桐廬
試驗方法
2006-2008年,在垂柳生長基本一致的地段,采取樹干注藥處理、蟲孔藥棉處理、樹冠噴藥處理3種不同處理方法,隨機設置固定樣株和對照區,每固定樣株15株,3次重復。
試驗過程
采用南通生產背負式WFB-18Ⅲ型噴霧機、永康生產MOZ-10便攜式無繩電鉆或尖頭斧打孔、用醫用藥棉。高效低毒內吸10%吡蟲琳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樹干打孔注藥處理20~50倍液、蟲孔藥棉處理50~100倍液、樹冠噴藥處理800~1000倍液。
防治時間及野外調查
1年防治1次,6月中下旬分別進行,防治后9月下旬分別調查各處理區和對照區的防治結果,記錄被星天牛危害枯死株和枯死枝,用被害枯死枝來分析危害及防治后的結果。
結果與分析
1垂柳星天牛危害年度變化情況
垂柳星天牛危害年度變化情況詳見表1。固定處理區每區設處理樣木15株,每個處理區3次重復,1個處理區總調查樣木45株。通過對處理區和對照區的調查分析,得出在防治方法上有蟲株和枯死枝各年度的變化情況。針對變化,3年中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使蟲口密度明顯下降,防治后有效控制危害率,真正起到了有蟲不成災。在統計枯死枝時,枝條規格在2cm以上。
用表1有蟲株和枯死枝分年度、分不同處理區數據,采取方差分析方法進行統計,結果見表2和表3。
從表2方差分析數據表明,通過防治有蟲株逐年下降,各處理區之間有極顯著差異,分析后表明樣本之比樹干打孔注藥效果優勝于其他處理。
從表3方差分析數據表明,防治后枯死枝逐年減少,各處理區之間同樣有極顯著差異。
結果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星天牛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實施災前控制,選擇合理科學的防治方法和手段,既有效控制蟲口密度,而又恢復垂柳的正常生長。合理科學的防治,既要解決對環境污染,同時也要更有效的殺滅害蟲。通過試驗,在防治上徹底改變了過去只治標而又不治本的局面,解決了長期損壞樹體形狀,不講究公園景觀的經營管理模式中的一些溥弱環節,粗方管理變合理科學的防治和經營。
(1)從垂柳生長表明,生長在同樣的土壤養分條件下,在同樣的地下水位環境中,植物的生長狀況卻存在極大的差異,生長旺盛與樹齡有著直接關聯,這說明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御能力。在設置處理區時必須考慮到此因素。
(2)樹干注藥是一種局部施藥技術,具有用藥省、成本低、藥效長、效果好、不殺傷天敵、不污染環境、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不受樹高的限制、可以提早施藥、兼治多種害蟲等優點。操作簡單,容易掌握,對人畜相對安全,治藥后藥液從進入樹干后上輸送到枝葉等處,很少滲入土壤,也沒有普通散布農藥那樣飛散空中,對生態環境影響少,易被群眾接受。據有關數據分析,采取樹干注入吡蟲啉藥劑,藥物在樹體內可持留40d以上,注藥后5d左右持留量最高,木質部的持留量明顯低于韌皮部的持留量。但樹干注藥的缺點:注入時需要在樹上開孔,對樹體有損傷,影響樹木的生長。注藥方法:離地0.5m以上的樹干部位,可根據樹木大小,沿干周均勻打孔3~5個,孔向下傾斜45°左右,深達木質部。孔內注5~10mm藥液,注入量以孔滿出為止。
(3)蟲孔藥棉處理雖然是一種比較簡便易行的方法,但是必須及時發現蟲孔,查看蟲道,找到最新排泄孔蛀屑與糞粒堆積,蟲孔用鋼絲鉤刺殺蛀道幼蟲或塞入毒竹簽,也可用獸用注射器注入藥液。每孔注入5~10ml,必要時也可用土封口。操作后表明,主干上的蟲孔易發現,也易操作處理,可是枝條上蟲孔難以發現,往往導致防治上的困難。
(4)樹冠噴藥雖是一種常規的防治方法,但對防治星天牛還是有局限性,其次是公園內人員活動頻繁,在噴霧防治中難度高于前兩種。
(5)注意林地衛生,及時清理蟲害枝、枯死株及枯萎枝,增強樹木抵抗能力,減少該蟲的適宜生活條件。在主干基部50cm內涂白(20%生石灰水)防止成蟲產卵。發現主干基部有產卵后的刻槽,可用木錘敲擊,殺死卵或幼蟲。成蟲期(5~6月)捕殺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