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水利工程地基處理關鍵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開展,要重視做好地基處理工作,從實際分析,有效的技術措施運用不僅能夠提高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基于此,作為相關工作人員,要不斷探索更加完善的水利工程地基處理技術,從而為水利工程建設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水利工程;地基處理;技術措施
新時期,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要提高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技術應用能力。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應該重視結合實際區域,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建設地基情況,以此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完善的施工技術,進一步保證工程順利建設,具體實踐分析如下。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征
通常情況下,水利工程的地基大多相對靠近江河湖海的環境,因此其地基結構相較于其他的建筑類型其壓縮性更強。而也正式基于這一特性,會使得地基模塊的土地建筑強度會明顯低于其他的建筑,土壤的含水量也因為靠近水源相對較大。這一現象在長時間使用水利工程后更加突出,其地基周圍會以流塑的狀態分布以及呈現,其土壤也會以飽和的黏土結構為主。在長期使用下,地基結構所需要承受的壓力變大,使得地基的原本環境早到破壞,甚至原本固態的土壤結構轉變成為半液態、流動態的狀態,影響到整個土地承載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區別于上層的建筑結構,水利工程地基結構的滲透性能相對較差,地基無法完全滲水。所以在排水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水利工程建筑也會不同程度上受此影響出現沉降,且其沉降的度會遠比其他建筑結構更大。如果長期放任這樣的現象發生,不僅會造成水利工程使用上的不穩定或效率降低,還可以能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2水利施工地基施工注意事項
2.1施工準備工作
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之中,相關人員不能只憑借經驗主義直接開始操作,而是要充分衡量整個工程的實際情況,要選用專業的設備對整個土壤結構進行檢驗。與此同時,要保證整個施工環境的安全以及整潔,將無關的材料以及雜質及時清理,避免在施工的過程中落入地基之中,造成安全隱患。最后,在具體施工前還需要對所有的建筑材料進行檢查,保證材料的質量。
2.2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環境
就水利工程這一相對較為特殊的建筑工程而言,如何把控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環境是最為主要的任務之一。因此,在進行施工的具體工作前,必須經由專業的技術人員把握好工期,設計出全面且詳盡的施工管理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需要放大在地基處理上的工程時間,確保其安全性。而在施工方法的選擇上,技術人員也不能過分死板地選擇,而是要以因地制宜的靈活方法,選擇契合度最佳的技術。
3水利工程地基處理關鍵技術分析
3.1換填土處理技術
最為簡單且有效的水利工程地基處理的方法,即為換填土的處理技術使用,而其工作的方法和原理為,首先在專業的施工設備幫助下,將原有的軟土地質全部挖出,使用更為高效的土質加以替換,例如碎石結構、粗砂結構等,再進行后續的填埋工作,保證地基的強度。在填埋后,還需要使用壓路機等設備進行二次的夯實,從根本上保證整個土壤結構的穩定性,并且避免透水能力或承載能力的不足,為后續的持續施工做好完整的鋪墊。需要注意的是,換填土處理技術的適用范圍相對較為狹窄,只有小區域范圍內的情況可采用該方法,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大規模地加以使用。
3.2強夯處理技術
正如前文中所強調的,由于水利工程相對較為貼近水域,所以其土壤大多是由沙土和黃土所形成的軟土結構,因此夯錘的方法能夠幫助地基有效提升強度。比如,在某次施工中,水利工程的一條渠道地基為黏砂多層結構,渠道底板主要處于中壤土、細砂土、重砂壤土中,中沙壤土和細砂土質不均勻,而重砂土壤具有地震液化的潛質,待全面分析各種因素后,決定運用強夯處理技術處理地基,具體過程為:選擇單擊夯擊能300kN•m夯擊4次,前面3次夯錘的落距均為14m,最后1次慢夯的落距為5m。在對地基處理后,對夯區中的土樣開展試驗分析,結果發現,在運用該處理技術后,成功地解決了地震液化的問題,且處理的質量符合水利工程的設計要求。
3.3壓噴射注漿技術
注漿又被稱之為噴漿,而其方法為將不同的兩種漿液根據要求互相融合,再使用鉆孔技術將已經調配好的漿液注射到地基之中,使其在地基之中能夠有效擴散,在潛移默化間滲透到地下,實現整個地基有效硬化,達到加固的目的。而整個噴漿的過程,具體被劃分為包括鉆孔、插管、高噴施工、沖洗四個不同的階段。通過注漿的作用將原本的土質結構進行隔斷劃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壓噴射注漿的技術,是當前眾多加固地基的處理方法之中,最為重要且最為常見的一類,是一種現代化的地基處理技術,值得推崇與使用。
3.4排水固結技術
顧名思義,所謂的排水固結作用即為將原本地基之中的水含量降低,以求從根本上提升地基的土地強度。其方法是使用專門的機械設備,如沙井以及塑料水管等,插入地基之中將水分排出,從而使得地基之中的結構排列更為緊密,將整個地基結構固定,即達到了穩固地基結構的目的。排水固結的方法主要被運用在相對滲透性較好的土壤之中,如果土壤滲透性較差,則需要盡量控制該技術的使用,以免引發工程排水性能的降低。
3.5預應力管樁技術
根據目前已有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水利工程地基預應力管樁的技術主要分為兩類,即先張法預應力和后張法預應力兩類,而其安裝方法也劃分為降壓法和錘擊法兩類。前者是加強壓力使其更好打入地下結構并結合整個軟土地基。后者錘擊法則是通過壓裝機等設備進行打壓,具備包括質量大、速度快的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錘擊法之前還需要對整個地質情況做好檢查,并進行一定程度上模擬測試,避免壓力過大的現象發生,造成地基的二次破壞。目前該方法主要被運用在沿海的大規模水利工程之中,不僅提升了工程的質量還保證了其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3.6排水砂墊層與加筋法
常見的地基施工處理方法包括排水砂墊法,其主要是在陸堤底部鋪設排水砂石層,增加適當的排水面在軟土頂面,逐漸增加填土過程中的荷載承受力,進而使得軟土地基中的水分通過排水固結可從砂石墊層中滲出。需要在實際施工中選擇滲水性良好的材質進行排水,保證砂石層的厚度在0.6~1m之間,進而增加砂墊層的滲水性能,此時可選用鋪設粘土封水層方式,避免地基返水并在地基兩側設置一定的排水溝,由排水溝將砂墊層滲水排出至地基外,進而增加水利施工中的地基的穩定性。在進行地基處理時,常見使用加筋土法進行軟土地基處理,將具有較強抗拉能力的合成材料在土層中埋置,增加拉筋與土顆粒位移時產生的摩擦力,進而強化土粒與拉筋之間的融合度,使其形成整體,增加穩定性、減少變形發生率。如在進行實際施工時,可通過搭設塑料排水板的方式,強化淤泥排水層的固結速率,增強地基基本強度,或是將土工織物鋪設至砂墊層中,利用織物的受拉作用對基地的應力分布情況進行調整,進而減少地基側向位移、沉降的可能,增加地基的穩定性。
結束語
總之,為了有效的研究水利工程地基處理關鍵技術,本文首先闡述了水利工程施工的特征,其次結合地基施工注意事項的分析,有效的總結了具體的技術應用對策,通過實踐分析,提高了工作認識,作為技術人員,應該不斷對技術進行創新,從而才能迎合時展,提高技術應用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樹東.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2):121-122.
[2]楊威芳.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5):201.
[3]田宇.振沖碎石樁處理在水利大壩地基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5):153-154.
[4]舒執龍.水利工程施工環節軟土地基處理關鍵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3):173.
作者:闞海峰 單位: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水務局河長制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