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水利工程研究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訥河市地處大小興安嶺山脈向平原過渡的山前高平原,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總面積面積66740km2。其中山地占0.15%,崗地占65.8%,平地占34.05%。特殊的地形地貌對全市社會生產、居民生活、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各鄉鎮通過建設水利工程,克服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整合資源,對淡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合理調配、合理利用,發揮各鄉鎮的地理優勢,揚長避短,為全市的社會經濟、農業生產、抗洪抗旱、市民生活等提供基礎性的保障。在實際工作中,鄉鎮水利工程存在某些問題及隱患,影響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
訥河市;鄉鎮水利工程;發展
隨著全省水利事業的迅速發展,訥河市各鄉鎮的水利工程及基礎設施也得到了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提高了各鄉鎮對洪災旱澇等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改善了農村供水條件及供水質量,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為提高糧食及其它作物的產量及質量提供了必備的物質條件,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關鍵性的保障。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是我國社會的主要存在形式,農民是農村社會的主體,農民是我國13億多人口的主要群體。農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質量直接影響著農村社會的進步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農村社會的繁榮穩定;農村社會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新農村的建設成效,直接影響著社會的進步和昌盛。鄉鎮水利工程包括農村水工程、水資源和水環境等方面,涉及到水閘、水站、堤壩、河流、水庫、溝渠及相關的水利配套設施,可分為農村供水設施、蓄水設施、引水設施、輸水配水設施、提水設施、田間灌溉設施、防洪除澇降漬等設施。鄉鎮水利工程是農村社會的基礎性工程,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是農業生產的需要,是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好鄉鎮水利工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促進水利工程長效發展的關鍵措施之一。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今后要以生態文明為基礎,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設,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推進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保護水源地,保護淡水資源,建設高效節水型社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縱觀訥河市現有的水利工程設施,多數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多是公益性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而且幾乎都是由國家及當地相關部門財政出資興建,深受當時的設計水平、技術水平、施工水平的限制,已遠遠無法達到并滿足當今生產生活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及時、維護不到位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嚴重老化、功能缺失等現象,不僅給鄉鎮水利工程設施的使用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也影響著鄉鎮居民的生產生活,阻礙著鄉鎮社會各項經濟的發展。
訥河市作為全省的農業大市、產糧大市,要想獲得糧食作物的產量穩定、豐產豐收,就必須要有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水利工程做支撐、作保證。農村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工程,是農村社會發展的關鍵工程設施,抓好鄉鎮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確保農村社會的生產生活、經濟發展,是每一位水利工作者所必備的職責,所肩負的使命。加強全市各鄉鎮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保證訥河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是保證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和完成的關鍵。“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今后的發展重點是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節能減排、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與資源補償機制。
建立災害應急體系、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特色城鎮化道路、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等。不難看出“,十三五”規劃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是生態文明、生態友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長效發展、城鄉協調、特色城鎮化的發展道路。
近年來,訥河市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不斷加大對各鄉鎮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落實好國家和地方的各項相關政策,抓好農村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提高了工程的建設質量、施工質量、管理水平,保證了農村社會的供水安全、飲水安全及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每一個工程的規劃設計之前,深入基層,廣泛聽取群眾的呼聲和意見,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為民辦好事,為民辦實事。著力解決防洪、除澇、抗旱、供水、生態環境等事關全市人民生存安全、飲水問題、供水保障等百姓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進一步合理地發展各鄉鎮水利工程事業,改善鄉鎮環境和生產條件,逐步提高鄉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切實辦好民生大事,為廣大群眾創造優美宜居、環保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使現代水利事業的發展成果普惠于民,服務于民,提高全市人民的滿意度、舒適度和幸福感。結合訥河市的具體情況,依法治水,依法用水,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確立用水總量控制、節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生態補償機制等辦法,深化水利改革,保護有限的淡水資源,努力實現科學、持久、長效的水資源利用,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
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加快建設庫壩井窖池工程聯調體系,實現庫井水和雨洪水資源在時空和區域間的有效調度和合理利用,豐枯互濟的水資源統一調配體系,推進節水型社會、節水型鄉鎮的建設。加大節能、節水、減排、增效的宣傳力度,使全市人民牢固樹立愛護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科學發展觀,利用好水利工程,營造出人水和諧的發展環境。對各鄉鎮的病險工程、老舊工程,有組織、有計劃的逐步進行除險加固、維護維修,使存在安全隱患的病險淤地壩庫工程等得到及時加固、維修或改造,避免因維護不及時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工程擱置、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綜合治理江河水質、水土流失、不達標水蝕區、泡沼及地下水,清潔小流域,保護水資源。同時,要建成完善的水行政管理職能、水資源管理體制、節約用水機制、水利工程管理的長效機制,建立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保護好境內的淡水水源,保護好境內的嫩江、訥謨爾河、老萊河、南陽河、石底河等“一江四河”,提高現有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讓水利工程的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全市人民。
結束語
鄉鎮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關乎鄉鎮社會、經濟、居民、環境、生態平衡等諸多方面,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水利工程健康發展,為維護全市有序、繁榮、長效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耿少權.淺談基層水利站的發展之路[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6):96-97.
[2]王月秋.管護好農村水利工程迫在眉睫[J].東北水利水電,1996(5):32-34.
[3]周刁嬋,馮永軍,姜海峰.天津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水利發展研究,2010(7):128-129.
[4]邢偉濟,張瑞鋒.浙江省文成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護的問題與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09,9(7):62-64.
[5]鐘玉秀,劉寶勤,李偉.加快鄉鎮水利站改革與發展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0(6):46-47.
作者:王海珍 單位:黑龍江省訥河市九井鎮水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