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棉花新桑塔6號培育重點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桑塔6號是由新疆農科院經作所選育的高產、優(yōu)質、抗病的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2003年以新疆農科院經作所選育審定的品種新陸棉1號(GK62)的優(yōu)選系中經過鑒定篩選的品系B23為母本,以高品質棉花品種渝棉1號為父本進行雜交,后代材料經過多年定向選擇、純化培育而成。2008-2009年參加國家西北內陸棉區(qū)區(qū)試,2010年參加國家西北內陸棉區(qū)生產試驗,同年獲得國家轉基因生物應用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0)第049號]。2011年7月通過國家品種委員會審定,定名為新桑塔6號,審定編號為國審棉2011015。
1特征特性
該品種為轉基因常規(guī)棉品種,在西北內陸棉區(qū)春播生育期139d。植株塔形,生育期間長勢較強,整齊度較好;Ⅱ式果枝,果枝較長、松散,綠稈;莖稈較硬有彈性,茸毛較少;莖稈和葉柄有腺體;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淺,缺刻較淺;果枝始節(jié)位5.0節(jié),單株結鈴6.9個,鈴重5.6g,衣分41.30%,子指10.9g,霜前花率95.82%。
2豐產性
2008年參加西北內陸區(qū)域試驗:子棉5930.1kg•hm-2,比對照中棉所49號增產15.22%,居第1位;皮棉產量為2412.0kg•hm-2,增產11.66%,居第1位;霜前皮棉產量為2311.1kg•hm-2,比對照增產12.68%,居第1位。2009年西北內陸區(qū)域試驗: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6295.5kg•hm-2,2642.7kg•hm-2和2643.2kg•hm-2,分別比對照中49增產13.08%,8.52%和7.12%。2010年生產試驗結果:子棉產量、皮棉產量、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5817.9kg•hm-2,2435.9kg•hm-2,2263.4kg•hm-2,分別比對照增產5.38%,5.83%,6.90%。
3纖維品質
經農業(yè)部棉花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48mm,斷裂比強度30.82cN•tex-1,麥克隆值4.35,斷裂伸長率6.14%,反射率77.27%,黃度7.23,整齊度指數(shù)84.48%,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50.32。
4抗性
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植保站抗性鑒定:2008年8月25日黃萎病花鈴期病指為41.63,感黃萎病;枯萎病剖稈鑒定病指為19.2,達到抗枯萎病水平。2009年黃萎病花鈴期病指為16.31,耐黃萎病;枯萎病剖稈鑒定病指為15.61,抗枯萎病。經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抗棉鈴蟲鑒定:2008年抗蟲株率100%,Bt蛋白含量在815ng•g-1之間,達到高抗蟲標準;2009年抗蟲株率100%,Bt蛋白含量在1026ng•g-1之間,達到高抗蟲標準。
5栽培技術要點
5.1種植區(qū)域。本品種適于西北內陸棉區(qū)南疆中早熟棉區(qū)。
5.2適期早播。一般裸露地5cm地溫3d穩(wěn)定通過12℃可以播種。南疆早中熟棉區(qū)開播在4月上旬,適宜播期為4月10-20號,采用1膜4行模式或者1膜6行模式點播,空穴率低于2%,播深2~3cm,保證邊行種子行與膜邊覆土間有3~5cm采光面,1膜6行模式中間行種穴覆土嚴實,覆土厚度1cm。
5.3合理密植。每公頃理論密度為18萬~21萬株為宜,每公頃實際收獲株數(shù)16.5萬~19.5萬株。
5.4科學施肥。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重施、早施花鈴肥。一般肥力田塊,每公頃施1500~3000kg有機肥,750~1200kg磷肥。土壤有效鉀低于100mg•kg-1的地塊,應每公頃施375kg鉀肥作基肥;低于120mg•kg-1的地塊,每公頃施300kg鉀肥。追肥期較一般品種略早,追肥量與常規(guī)棉相同,但每次追施肥時必須配追鉀肥。花鈴盛期重施蓋頂肥,追施葉面肥,追肥為防止后期早衰,可結合縮節(jié)胺或矮壯素混合使用。采用棉花專用肥要保證鉀肥的用量。
5.5適時化控。雨水正常年份,可進行3~4次化控,在盛蕾期每公頃用30g左右縮節(jié)胺,初花期用75g;打頂后5d,每公頃用120~150g縮節(jié)胺。但具體應視其長勢增減用量。
5.6適時適量灌水。秋耕冬灌2250~3000m3•hm-2;未冬灌地播前進行春灌,灌水量2250~3000m3•hm-2。因苗看天灌水,重點掌握好頭水和花鈴盛期的灌水時間及用量,全生育期滴水8~10次,滴水4200~4800m3•hm-2。生育期滴水、肥,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勻水、勻肥,根據(jù)棉花不同生育階段按比例配水肥,以促使棉株全程穩(wěn)長不衰。生育期滴水肥的基本模式是:除頭水外,基本上實行“一水一肥”,蕾期(6月)輕施,花鈴期(7月)重施,盛鈴期(8月)增施。
5.7病蟲害防治。苗期病害防治:藥劑處理種子、勤中耕提溫晾墑、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進早發(fā),提高抗病力。二代棉鈴蟲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鈴蟲當百株二齡以上幼蟲超過5頭時應及時防治。棉葉螨重點防治在頭水前和打頂前。棉蚜蟲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以保護利用天敵,對點片發(fā)生的棉株一般采取拔除和涂莖的方法防治。當益害蟲比超過1∶150,卷葉率大于30%時,可考慮化學噴霧防治。同時注意對盲蝽、棉粉虱、地老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