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建設對農業經濟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城市信息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企業信息化是非常復雜的流程,更主要的是解決企業內部和城市里復雜的系統,作為農村信息化來講現在還沒有這么復雜。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能夠把農村的信息傳播出去。同時讓外面的世界能夠了解農村。第二,能把外面世界的信息傳到農村來,能夠讓農民及時了解外面的信息,實際上是信息的一個互通。農村信息化所涉及的面會很廣,前段時間開展的“村村通”廣播電視,就是把外面的信息傳到農村,就是把外面的信息通過電視、廣播傳遞到農村去。
現在農村里的信息要傳出來也是非常重要的。農村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因為信息不暢沒有人知道農村里還有這么多東西,農村里的東西也沒有傳出去,一個是信息出不去,一個是物流出不去,所以使大量寶貴資源出不去。無論用什么手段,比如電視、廣播、書信等原始的手段,還有手機短信或者手機網,這些比較容易實現。建立互聯網對農村來講代價太大,建立一套網絡系統需要有中間的設備投入,作為投入與產出比來講肯定不如在城市里建核算,這樣就沒有人愿意到農村投資。所以并不需要到那兒建更多的網絡設備,更多的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這些信息有效的傳遞出來?,F在一些農村已經開始實行大學生村官兒這樣的體系,通過大學生,能夠了解村里面有什么,大學生有上網條件,再把這些信息傳出去,反過來他把一些網上的供求信息,比如對村里所產的一些農產品或者自然資源等這種需求信息帶回來,這樣能夠產生一種信息的流通,最終達成交易,這樣就使得農民的增收成為了可能。
所以現在一些農村已經開始實行大學生村官兒這樣的體系,通過大學生,能夠了解村里面有什么,大學生有上網條件,再把這些信息傳出去,反過來他把一些網上的供求信息,比如對村里所產的一些農產品或者自然資源等這種需求信息帶回來,這樣能夠產生一種信息的流通,最終達成交易,這樣就使得農民的增收成為了可能。我覺得這是農村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信息把農民和農村里面的資源信息和需求信息實現互通。而不是說一定要強調用互聯網,要用互聯網,但是不一定家家都上網,不能寄希望于讓9億農民,人人都上網,一個是硬件條件不具備,再一個農民學電腦操作也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問題。企業信息化當時做這個普及工作都花了很多長時間,更何況這些9億農民。所以現有條件下能把農村的信息和外面的信息互通這是當前農村信息化的核心。困難是什么呢?第一個是認識問題,第二個是組織問題。由誰組織農村的信息化?因為真正要解決一個問題得有人帶著做。
讓農民自發的是不可能的,每個農民都非常迫切的希望我的產品能夠出去,我的信息讓別人知道,但是農民自己真的是弱視群體,他沒有專業的分析知識,也沒有了解的渠道,所以一定需要外力推動他。對于關注農村信息化的這群人很重要,所以得有組織。一個是有人認識到了農村信息化很重要,第二得有人組織。第三個問題就是需要一種機制,或者是內在的一種機制,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沒有利益誰都不會干。農村的信息化可能對于很多企業來講,尤其對于那些專門做信息化工作的企業來講他會覺得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比如專門做信息化的要么賣軟件,要么賣硬件,要么賣網絡,這些農村不需要,所以沒有這樣一種機制激勵這些人去做,他們肯定不可能去做。所以第三就是機制或者內在的規則,由什么驅動一群人關注農村的信息化,這里核心的還是利益。
第四點就是農村信息化的模式。就是用什么樣的模式來驅動農村的信息化。要形成一個閉環,有人投入最后他能得到回報。農村最終實現農民增收核心問題是讓他的產品增值,這是通過信息化或者我們給他們提供一些信息的渠道增值的,農民愿不愿意拿出一部分給到這個環節,這樣人們就有積極性了,自然就有人建設農村信息化。這是經濟模式。再一個是業務模型,我一開始談到了農村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用城市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的模式套的話一定是失敗的,沒有人能夠從這兒賺到錢。作為農村信息化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種服務模式,不是要每個人都上網,我們是作為為農民提供服務的機構。比如成立這樣一個機構把農民的信息拿過來,外面的信息拿過來,這兩個互動,怎么給到農民,我可以用書信、可以用大學生村官兒,可以用學生。比如當年在陜西一個鎮里裝了一臺電腦,但是把這些信息收集來以后適合哪個村,讓這個村的小學生帶回去,然后家里賣什么,學生再把信息帶回來,這也是一種渠道。要解決農村信息化要結合農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F在很多農村電視都不通,通了電視也只是一個單向傳播,要想做成雙向電視也不可能,建立互聯網成本很高,所以只能用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用這種手段再和互聯網的信息結合起來。因為每個村里信息一上了互聯網是全球都是看得到的,但是末端是點對點的。
作者:高延民 單位:黑龍江省綏化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