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有效提高林業栽培種植水平,要采取適合的科技措施,不斷根據具體區域實際,制定完善的種植方法,從而確保林業栽培種植水平不斷提高。本文通過進一步研究,分析了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要求,總結了林業種植技術與方法,希望進一步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效技術參考。
關鍵詞:林業栽培;技術措施;研究
1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要求
林業種植需要經過漫長的生長過程,因此,種植地的選擇十分重要。為了確保在種植以后獲得足夠的綠化面積,達到綠化和空氣凈化的要求。在進行種植地選擇時,需要嚴格考察周邊環境,盡量選擇適合林業栽培種植的區域,以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1.1根據實際育種
植被在生長時都需要特定的環境,同時要具有良好的土壤環境,以滿足生長時的養分汲取,因此,不同區域所種植的林業也有區別。在進行林業栽培種植過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確保對土壤質量及其中元素含量進行準確勘測,才能選擇相關的品種。為提高林業的成活率,需要在不斷優化的品種中,讓品種本身具備抗蟲、抗倒伏及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以便使更多的林木可以存活。
1.2多樣化種植
因時間和地理環境的關系,原始森林內部的植被品種變得多樣化,而人工造林只對單一品種進行種植。在一定區域內種植單一品種植物,一旦發生病蟲害威脅,將導致整個樹林全部感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可以參考原始生態結構,多樣化樹種,建立內部穩定結構,遵循生態環境系統多樣化原則。
2林業種植技術與方法
2.1種苗甄選
林業栽培種植需要注意,根據區域選擇品種,才能讓該品種成長環境優良。在保證存活率的同時,也要確保所種植的林木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例如,東北氣候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非常適合楊樹的生長。楊樹適應環境能力較強,對環境沒有更多的要求和限制,所以,在無人為破壞的前提下,楊樹會生長得良好。紫花苜宿同樣適合在東北生長,并且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具有階段性的經濟價值,因此更值得選擇。選擇的種子還要具有抗病蟲害能力,同時在種植過程中掩埋深度適度,雙項保證根部正常生長,提高種苗存活幾率。
2.2施肥
種植前,按照樹林構建方案,根據一定密度合理種植林木。為避免缺水,需要同時做好溝槽的鋪設,通常深度為40厘米,體積為50立方米。單株種植時,每株之間占地面積18平方米,為后續的生長提供足夠的空間養分。施肥時,為了避免土壤結構被破壞,需要選定與土壤相結合的肥料,例如,氮、磷、鉀等特殊元素肥料,為土壤中損耗過多元素提供補充。同時要做好病蟲害防護工作,可以通過農藥進行表層殺菌。例如,在種植紫花苜宿時,在達到規定的掩埋深度以后,向空中潑灑磷酸二氨和糞肥混合物,為根部提供足夠的養分并殺菌。
2.3種植
種植人員需提前將根部浸泡在生根粉溶液中,根須達到標準以后進行種植,并及時澆水,同時,將傾斜的種苗扶正,避免根部傾斜或露根,影響林木正常生長。
2.4病蟲害防治
楊樹是比較容易產生病蟲害的樹種,其主要病癥為潰瘍病和藍皮病。所以,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根據楊樹的實際種植面積和種植位置進行防護,同時要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通常采取的方法為農業或物理機械的方式。例如,潰瘍病需要使用50倍福美砷、200倍多菌靈進行治療。
2.5栽培管理
種苗的栽培工作是保證存活率的主要條件,在開展栽培管理工作時,要先做好施肥和除草工作,然后,對根部進行灌溉,保證提供足夠的水分,提高樹苗成活率。夏季干旱時,水分大量蒸發,此時需要在早、晚進行1~2次澆水,同時,對土壤元素進行測量,及時對不足元素進行補充。施肥通常以氮肥、尿素為主,每株保證施肥量小于等于0.25公斤,以滿足實際生長,并以不對根部產生損傷為主。
3林木管理要點
3.1土壤管理
林木土壤需要進行特殊管理,才能確保每株林木都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良好的生長環境。土壤質量的好壞與林木存活率息息相關,在樹苗未栽培到土壤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對栽培土壤進行酸堿度測量,觀察是否符合此種樹苗生長環境需求。如不適合樹苗單獨生長,可以進行多組同時栽種,如果不適合該品種則需要進行更換,否則會產生樹苗發育不良或生長緩慢,甚至死亡問題;二是利用專業儀器檢測土壤中各組分所占比例,并了解該位置土壤被污染的程度,如被污染嚴重或某種成分嚴重缺失,則不能進行林木的栽培。若仍想繼續栽培,可適當補充營養元素,為樹苗提供生存環境;三是清除土壤周圍的雜草及其他植物的根系,避免樹苗生長過程中與其他植物纏繞而影響生長速度。雜草會對土壤中養分進行吸收,降低樹苗在土壤中所吸收的營養比例。
3.2樹形修整、養護管理
在樹木生長發育時,會產生枝椏,為保證樹木可以有足夠的生長元素,也為了避免樹木由于頂端效應而無法更好的發育生長,此時需要對樹苗進行修剪處理。一方面,可以避免枝椏過多吸收營養元素;另一方面,可以讓樹木保證美觀,提高樹木的觀賞性。修剪的方式通常為短截、摘心、扭梢、回縮。對樹木進行修剪時還要觀察周邊環境是否出現松動,土壤是否有明顯的流失或異常。及時對樹苗周邊雜草進行處理,利用除草劑清除雜草。
3.3對林木花果進行管理
在以林木果實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林木管理區域,需要首先將林木的品種、特性、數量按要求進行區域排列和種植,其次,在管理時還要保證所結下的果實(杏、蘋果、桃子、梨)不被農藥污染及病蟲害侵襲,確保果實有正常的發育空間和生長空間。各樹木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增強成活幾率,保證在同一果樹上生長更多果實。通常梨樹與桃樹樹間距為20厘米,杏樹與柿子樹位置間距10厘米。
參考文獻
[1]高東升.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9(06):185.
[2]郭黎.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探索[J].農業與技術,2018,38(19):67-68.
作者:崔利鑫 單位:鎮賚縣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