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休閑產業帶林業發展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該文總結了平陽林業概況,分析了該縣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林業發展的優劣勢,并提出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建議,為推動平陽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平陽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林業發展;優劣勢分析;建議
當前,平陽縣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社會進步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調等問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速度較快,而西部內陸山區生態環境較好,但經濟發展乏力。要使平陽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就必須通過東部反哺西部來實現平衡發展[1],建設平陽西部生態產業帶是統籌區域發展的必經之路。
1平陽林業概況
平陽縣處于溫州南部,是浙江省林區縣,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西部為低山丘陵,東部及中部為河谷沖積和濱海平原。現有土地面積8.83萬hm2,有林地面積4.82萬hm2,全縣森林覆蓋率54.6%。公益林面積2.49萬hm2,其中國家級3467hm2,省級21433hm2,涉及全縣13個鎮、鄉和1個林場。轄區內有省級森林公園1個。平陽西部(水頭鎮、騰蛟鎮、山門鎮、順溪鎮、南雁鎮、鳳臥鎮、懷溪鎮、鬧村鄉、青街鄉)土地面積5.29萬hm2,林地面積3.85萬hm2,占全縣林地面積的66%。森林覆蓋率平均在60%以上,公益林面積2.09萬hm2,占全縣83%。
2平陽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林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2.1優勢
2.1.1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良
該縣西部各鎮、鄉森林覆蓋率都在60%以上,其中懷溪鎮最高為78.45%,滿田森林公園為95%以上。山清水秀,環境清潔無污染,如生態公益林保護區內順溪知音澗的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6044個/cm3,遠遠超過一般景區。
2.1.2森林旅游資源類型多樣,具有多維景觀價值
有南雁蕩山,有以林相和奇石為主的滿田森林公園,有棋盤山、朝天馬山等海拔1000m以上山峰,有青街666.7hm2竹園,有名列浙江十大人文古道的穹嶺古道,有以三折瀑布聞名的白云山等。這些森林景觀又與當地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畬族少數民族文化結合緊密,與古屋、抗日救亡根據地舊跡、畬族習俗相互交融,體現了平陽的生活風格和氣息,也是平陽地域文化的符號。
2.1.3林產品具有一定獨特性和知名度
平陽是“中國馬蹄筍之鄉”,馬蹄筍浙江在飛云江以南才能規模種植,而在其他地方少見,具有一定獨特性和稀缺性。另外“青街毛竹”、油茶、黃梔子等初具規模,目前也都開展了嘗竹筍、賞梔子花等活動。
2.2劣勢
2.2.1森林資源和景觀沒有比較突出優勢,差異性不明顯
平陽西部現有森林景觀資源如滿田公園,與溫州市內乃至省內各地基本類似,同質性明顯,個性和特點不突出,加上森林休閑旅游的內容單調和項目缺乏,產品體系薄弱、創新少,隨著消費者對休閑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游客在平陽的差異性需求得不到滿足,造成停留的時間短、消費少,從而影響經濟效益,限制了全縣森林休閑產業的發展。2.2.2基礎設施不完善、管理不規范平陽西部基本為鄉村,相對于城市來說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無論南雁景區、順溪、滿田森林公園還是民宿,道路、環境衛生、住宿、就餐等配套措施不十分到位,如滿田森林公園接待設施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導游標識不到位,道路狹窄,大型車難以交會,水資源缺乏、林分單一、柳杉毛蟲、馬陸等蟲害頻發等。游客旅游感知印象不高,降低游客回頭率,容易造成游客的一次性消費,影響進一步評價與推廣和可持續發展。
2.2.3資金來源有限,市場推廣難度大
森林旅游資金來源一般依靠外來投資和政府主導,現在該縣外來投資者與待投資開發森林休閑地尚缺乏直接有效的溝通機制,引入資金難度大,資金投入少。如滿田森林公園是縣內少數尚未開發的森林公園,其他森林資源也類似,還大都處于待開發狀態。不如麗水等地舉全市之力進行集中打造,市場開拓主要依靠自發組織,尚未樹立起統一的品牌,統一營銷,加上宣傳方法不多而單一,營銷經驗匱乏,觀念陳舊,造成客源稀少、發展緩慢等狀況[2]。
2.2.4組合意識差,各自為戰
各地、各部門和村民按各自思路發展,一盤棋意識不強,整合力度不夠,未把景觀資源、林業特產、精品民宿、森林古道和縣內其他景點有機結合,合力打造休閑游精品線路。
3發展對策
3.1目標定位
根據平陽縣十三五發展規劃,結合平陽林業實際,平陽林業生態休閑產業帶的定位為全縣打造溫州大都市南部副中心建設提供生態保障,打造平陽西部大花園。發展目標一是融入縣大旅游發展戰略,利用西部“紅色、綠色、古色”資源,以西部2.07萬hm2生態公益林建設為支撐,實施100萬株珍貴樹種種植5年計劃,開發滿田森林公園,建設陳嶸樹木園,發展森林康養基地5個,創建森林特色小鎮1個,發展森林休閑產業;二是推廣“一畝山萬元錢”新技術,進一步做大做強油茶、馬蹄筍、毛竹、黃梔等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發展林業經濟。
3.2建議與對策
產業發展一般是資源稟賦、需求和政策3種驅動力相互影響的結果,資源稟賦是產業發展的支撐力,而需求是拉動產業發展的拉動力,政府政策推動力,可進一步刺激需求,引導資本介入。因此,林業如何在建設西部休閑產業帶發揮作用,應從以上驅動模型著手。
3.2.1因地制宜,抓住重點,增強西部森林旅游休閑發展內在動力
依托南雁“5A”景區創建,林業部門以創森林小鎮為抓手,配合旅游部門及鎮鄉,促進順溪、青街、南雁、懷溪、山門等地結合灘林、古屋、南雁景區等資源,在保護森林資源前提下,加強林地綜合利用,重點發展精品民宿或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參照德清以及永嘉的案例,縣里出臺有關民宿發展優惠政策,以精品民宿或森林康養基地為突破點,迎合當前觀光游轉型為體驗、休閑、養生游的消費需求,同時建設綠道、登山道,如完善環南雁蕩山綠道,順溪至棋盤山、滿田上尖至明王峰登山道,以點帶面,以線帶面,帶動西部森林休閑產業發展。
3.2.2注重整合,打造精品線路和旅游目的地刺激需求
融入縣“大旅游”發展戰略,各部門、各鎮鄉通力合作,通過現有旅游和森林景觀資源整合,彌補不足,發揮優勢,對不同景點資源和土特產按不同季節設計休閑路線并通過各種媒介重點推薦,發揮1+1>1效應,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品種和內容,實現吃住行一條龍,刺激、拉動和滿足游客需求,增加游客粘度[3]。如滿田森林公園可與抗日救亡根據地舊址、懷溪特產相聯接,串成一條“游紅色基地、浴森林氧吧,食懷溪番鴨”一日或二日游路線。又如南湖夏季可推出“觀映日荷花,賞雁山竹筍”主題,把當地觀光園和南湖特產馬蹄筍結合起來等。
3.2.3加大投入,開發新產品,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發揮資金拉動作用
探索森林休閑旅游開發市場機制,全方位引進資金。例如,外來企業投資,在外平陽人回鄉投資,農民股份集資、政府加大投入等。政府投入主要要以基礎設施改善為主,例如道路、綠化優化環境、旅游標識建設、綠道建設、宣傳推介等。外來資金和民間資金主主要以旅游景點開發、民宿、餐飲等為主。積極引資提升已有景點,開發尚未開發有價值景觀資源。外引資金發展以符合當地環境、資源條件和當地居民意愿的為前提,實現合理分配資源、利益機制,實現與當地農民合作共贏。如滿田森林公園可整體打包出讓經營權,讓懂經營人開發,其他具備開發資源的村集體或當地村民可通過林地、山林流轉,參與開發,達到增收目的。如縣財政條件允許,縣可出臺平陽西部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在原有國家、省財政補償基礎上再增加75~150元/hm2,不直接補償到戶,補償到西部重點鎮鄉財政,用于森林生態休閑產業發展和宣傳推介,起到一定的刺激拉動作用。
3.2.4進一步改善林相,發展林業經濟,提高資源稟賦
實施公益林保護工程,完善護林員隊伍建設,加強森林火災防范能力,在不影響生態功能的前提下,按照“非木質利用為主,木質利用為輔”的原則,實行公益林分級經營管理,合理界定保護等級,采取相應的保護、利用和管理措施,提高綜合利用效益[4]。推動集體公益林資產化經營,探索公益林采取合資、合作等方式流轉,增加了財產性收入,建立健全林權抵質押貸款制度,探索開展林業經營收益權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市場化質押擔保貸款;推進“五年百萬株珍貴彩色樹種植計劃”,營造落葉樹和珍貴樹種,改造林相,豐富四季景觀,增加景觀稟賦;推進滿田森林公園針改闊計劃,減少病蟲害發生幾率,提高森林健康度,為游客提供一個合適的休閑養生外部環境;推廣“一畝山萬元錢”林業適用技術應用,實行林油、林茶、林藥等套種模式、發展竹蓀、鐵線蓮、鐵皮石斛、中藥材等林下經濟,發展珍稀動物如石蛙等養殖,進一步促進西部山區增收;進一步促進油茶、馬蹄筍、毛竹、黃梔子等森林食品的規模,擴大種植面積,形成規模效益,發展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為森林休閑產業提供地方特色產品。
參考文獻
[1]余維可.關于瑞安市生態休閑林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溫州農業科技,2010(2):11-15.
[2]宋超智.浙江省林業產業發展戰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9.
[3]石峰,揭昌亮,張忠濤.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J].林產工業,2015,42(2):3-7.
[4]邱玉山,孫長貴.黑龍江省林業發展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分析[J].林業勘查設計,2017(2):36-37.
作者:蔡小芳 單位:平陽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