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城市環境下高層住宅建筑核心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人口數量也日益增多,住宅供需矛盾愈演愈烈,塔式高層住宅以其節約土地的特征獲得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新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背景下,核心筒設計既需滿足消防疏散要求,也應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交往空間的作用,同時還應控制好核心筒面積,將其使用效率提高。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新城市環境和居民需求下的高層住宅建筑核心筒設計。
關鍵詞:高層住宅建筑;核心筒;設計
在新城市環境和居民需求下,必須全面和均衡思考設計問題。高層住宅建筑應在順應構建節約、和諧型社會的同時,更應該強調其內部交通空間的舒適性和提供生活交流的可能性。大部分高層住宅建筑平面,基于核心筒來進行布置。核心筒是水平和垂直交通的交匯點,它提供了住戶和住戶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的可能性。另外,核心筒還影響著住戶公攤面積,在一定程度上還與住宅使用系數密切相關。為此,必須高度重視高層住宅建筑中的核心筒設計。
1垂直交通
垂直交通主要包括樓梯與電梯系統,它是從垂直方向,對首層大堂和上層住戶進行聯系的交通空間,也是高層住宅建筑的核心部分。
1.1樓梯
目前,設計者一般只關注樓梯間必要的安全疏散功能,卻并未深入分析樓梯在為居民提供健身及交往場所的作用,最終導致樓梯間無采光且光線昏暗,通風也不好,進而使人們易產生無安全感的情緒等。相關調查顯示,因樓梯間較差的采光及通風條件,加之踏步高、梯段過長,導致大部分2~6層居民舍棄走樓梯,而改乘電梯。針對日益見漲的房價和不斷攀升的物價水平及合理解決建筑防火和疏散問題,絕大部分高層住宅樓為了實現高利用率和減少公攤面積,通常將樓梯和電梯等核心筒布置在建筑物中心部位,從而導致核心筒部分無法正常通風采光,需通過機械加壓系統來送風。采用一部剪刀樓梯的模式,因其布置較易且靈活,并能節約面積,一般層高在3.15米以內的住宅標準層可用一個直跑解決交通問題。在其高效率利用前提下勢犧牲了核心筒等公共空間的舒適性和提供鄰里交往的可能性。
1.2電梯
(1)電梯量。高層住宅建筑通常會設置客梯和貨梯。通過調查某高層住宅建筑后發現,在上、下班電梯使用的高峰期,平均候梯時間為2~5分鐘??紤]到一部電梯用于服務60~100戶或60~80戶較為合理,則54米以上,每層住有7戶或以上,則宜設置3部電梯。雖增大了公攤面積,實際的電梯利用率也降低了;但改善乘梯環境和縮短了候梯時間,延長電梯使用期限及降低電梯發生故障的概率,同時3部電梯也可采用不一樣的轎廂尺寸,進而適應不同的活動需要。此外,如果還沒有設置3部電梯的經濟條件,也可先預置第3部電梯的安裝位置。隨著電梯造價的不斷降低和人們觀念的快速更新,3部電梯將會被更加廣泛地應用在高層住宅建筑中。(2)轎廂尺寸。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對家居環境和公共空間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家具的尺度也是越來越大。當下,普通客梯的寬為1.6米、深1.4米,井道寬為2.1米、深為2.2米,這種客梯中,日常生活使用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需要運送稍大的家具等就難以適用。雖然有配套的擔架電梯用于急救,其轎廂的寬為1.4米、深2.1米,井道寬為2.1米、深為2.5米,雖能滿足急救要求,去也不便運送較大家具。如能適當擴大電梯的轎廂尺寸,達到寬1.8米、深1.6米或寬1.8米、深2.1米,就會更加舒適、方便。
1.3優化設計
在高層住宅建筑設計中,應重視樓梯及電梯的細部設計。建議在以后的高層住宅核心筒設計中盡量將樓梯設置在靠外墻通風采光部位,適當降低樓梯踏步高度和拓寬平臺寬度,增大樓梯凈寬,為方便老人和小孩上下樓梯提供可能性,也為運輸大件家私提供條件。在保證核心筒實用率的前提下,適當加大電梯井道和轎廂尺寸,為居民的生活便利和生活交流提供更好的設施和交往空間。
2水平交通
2.1電梯廳
隨著高層住宅建筑設計的持續完善,設計者重視候梯空間與消防要求相符的同時,也需充分考慮人際交往及居住舒適的需要。雖然設計人員正在逐漸改進候梯空間設計,部分電梯廳面積也增至25平方米以上;然而通過增大面積卻并不可從根源上將這一問題加以解決。適宜的侯梯空間至少需滿足自然通風采光,以提高人在候梯期間的舒適度;直接通風采光還有助于防排煙,可減少用于機械送排風的設施和井道,即保障人們的安全,也增加一定的舒適度和空間完整性;候梯空間面積需要采用適合交往的尺寸,并配合優質的空氣,并盡量保持墻面的完整性、開門也必須適量。候梯空間需適適合人的停留,高層住宅建筑的候梯廳通常較狹長,寬度僅1.6~1.7米,以人心理安全尺度進行衡量,只適用于多人并排站立。而圍合的空間模式是較適用人際交往,故即使狹長的面積再大,也無法適合舒適的交往,建議候梯空間采用(2~2.5米)×6米。
2.2走廊
走廊屬于住宅套外的公共交通空間。在高層住宅建筑中,走廊具有聯系電梯和住戶關系的交通作用。隨著高層住宅標準層中每套面積的不斷增大,戶數也在增加(一梯高達12戶),走廊面積也在不斷擴大,因而在設計中應綜合考慮走廊的寬度、高度、長度、照明及通風等,盡量建立一個舒適的、經濟節約型的入戶前空間。
3合理優化控制核心筒面積
高層住宅建筑的核心筒與住宅實用率以及面積密切相關。從整體設計出發,核心筒面積的合理控制是優化設計的關鍵。在高層住宅建筑的相關設計規范中,雖然對于核心筒面積,缺乏明確規定,但是,卻提出了核心筒面積的分戶控制指標,比如:“高層住宅建筑每戶增大6~8平方米的交通面積”等。在具體實踐中,核心筒面積取值應合理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過分強調最小化核心筒并不合理。本著節省核心筒面積的原則,還應考慮舒適、適用和可交往等需求;因而應將高層住宅建筑視為一個整體,同時注重節約與舒適,居住才能和諧。另外,還應將核心筒面積指標納入到高層住宅建筑設計體系中,并形成規范,以進一步優化高層住宅建筑設計。
4結束語
總之,在設計高層住宅建筑中的核心筒時,應基于新城市環境和居民需求,以人為本,不斷優化設計,總結積累好的經驗,深入研究標準化設計,努力促進高層住宅建筑公共交通空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姬聰.新建筑防火規范背景下的高層住宅建筑交通核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作者:尋春蘭 單位: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東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