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技術模式應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畜禽養殖規模化的快速發展,如何解決畜禽糞污處理和綜合利用問題,已成為持續推動現代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之一。近年來,通過學習研究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新技術,不斷探索運行模式,加快推進實施先進技術,引進推廣了畜禽養殖污水立頁增氧發酵設施及零排放處理技術,解決了養殖場周邊沒有土地消納的難題,該系統可以使污水全部揮發完畢,實現污水零排放。
一、主要技術
原理生物吸附、層濾凈化、增氧發酵、高效擴散。添加專用菌劑,對污水中的各種有機污染物進行吸收、轉化,同時通過擴散、吸附、凝聚、氧化分解、沉淀等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二、立頁增氧發酵系統主要設施
立頁增氧發酵系統由生物吸附體(發酵體)、蒸發體、布水系統、固定支架等部分組成。1.生物吸附體(發酵體),可以認為是發酵池。位于儲液池上,由稻殼和專用菌劑組成。用于生物吸附發酵。2.固定支架及蒸發體,或叫鋼架棚、蒸發增氧膜。在儲液池上建一個棚,高4 m,鋼架結構,上掛蒸發增氧膜,一種特制的布簾,每隔10 cm裝1塊,1塊長3 m、寬1.8 m,共210塊,布簾總面積2 268 m2,約3.4畝。用于污水處理。3.布水系統。 儲液池長21 m、寬2 m,深1 m,磚砌、水泥抹面、防水處理。用于污水儲存循環。4.污水池。容積大小根據養殖場規模、清糞方式、污水排放量而定。
三、污水治理流程
養殖場的尿液污水排到污水池中。用水泵先將污水抽到混由專用菌劑的稻殼發酵池上,生物吸附、層濾凈化除渣后,流到儲液池里。再用一個水泵將污水抽到鋼架棚上,污水通過特制的布簾揮發,沒有揮發完的污水流下來,落到發酵池上再次吸附發酵,再回流到儲液池里,如此循環。
四、使用情況
分別于2016年11月、2017年4月、6月,對某豬場污水處理情況進行了觀察記錄。2016年11月中旬平均每天處理污水5.11 t,最多的1 d處理污水5.77 t;2017年4月平均每天處理污水4.02 t,最多的1天處理污水5.28 t;2017年6月上中旬平均每天處理污水4.12 t,最多的1天處理污水6.6 t。該系統處理污水數量,與天氣溫度、空氣濕度、風速有直接關系,天氣溫度越高、空氣濕度越小、風速越大,處理污水數量也越大。
五、配套技術要點
1.雨污分流。指將雨水和養殖場所產生的污水分開收集。雨水可采用溝渠輸送,污水經過全封閉暗溝(管道)輸送。污水管道設置在畜禽舍內或屋檐內側,可采用pvc管道(直徑300 mm以上),與舍外排污管道(溝)相連,然后匯集到場區糞污處理系統或污水貯存設施,采用重力流輸送的污水管道管底坡度不低于2%。每隔10~20 m最好建立一個沉淀池,沉淀池必須高出地面,并用水泥蓋板封閉。
2.改進節水飲水器。以豬場為例,普遍使用的鴨嘴式飲水器價格便宜、安裝方便,但在豬飲水時浪費嚴重。可以改用防濺水的飲水碗或干濕料槽,既可以減少污水排放量,減少后續液態糞污處理量,也有利于保持豬舍干燥。
3.改進清糞工藝。改水沖糞、水泡糞為人工或機械干清糞,特別推薦糞尿自動分離的刮糞板式機械干清糞工藝設計。糞尿自動分離的刮糞方式是指,在糞溝內安裝糞尿分離管。在建設糞溝時,保持整條糞溝在1度左右的坡度,并在糞溝的中心安裝一條糞尿分離管,并使糞溝橫截面呈V字形,使糞溝兩側到中心糞尿管保持1~2度的坡度。這樣尿液污水能夠自動流到糞溝中心的糞尿分離管內,并通過糞尿管再將尿液排出畜舍外的尿液收集總管內。為了保證良好的刮糞效果,要保證糞溝施工質量,糞溝內要鋪設鋼筋網,糞溝要寬度一致,表面盡量光滑。通過使用節水飲水器、改進清糞工藝后,可以節水60%~70%。
六、綜合分析
1.容易操作成本低。以年出欄3 000頭生豬為例,需投資13萬元,1頭豬分攤43.3元。并且占地少,約60平方米。通過自動或手動設置時間,不需要專人一直看護。
2.不用土地免消納。在基層畜禽養殖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養殖場建場時間早,周邊土地較少或不容易協調,沒有土地可以消納。畜禽糞便還可以處理,污水很難處理。引進的畜禽養殖污水零排放處理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
3.安全徹底零排放。污水中的有機質被微生物吃掉,水分通過特制的布簾蒸發,沒有臭味。一般情況下,與節水設施配套后,年出欄3 000頭的豬場需設計21 m長,理論上每天可處理污水8 t,達到污水零排放的目的。
綜上所述,與其他處理模式比較,該設施及處理技術相對投資小,占地少,處理污水徹底,可以達到零排放,非常適用于距村莊較近,又沒有土地消納的中小養殖場。
作者:張紅軍;朱明恩;張貝貝;張強;寇芳 單位:河南省浚縣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