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蓬安縣畜禽養殖業環境管控范圍較低,傳統的養殖業排放比例較高,隨著我縣“三百工程”的實施,污染防治工作任務較嚴峻。從蓬安縣畜禽養殖業規劃、現實基礎、面臨挑戰分析全縣畜禽養殖防治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成立機構、加強環境監管、加強環境監測體系等具體防治措施。
關鍵詞:畜禽養殖;污染防控;對策
1引言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化步伐的加快,近幾年蓬安縣畜禽養殖業快速發展。一方面滿足了城鄉居民對豬、牛、羊肉類的需求,另一方面造成規模化養殖產生的糞水、糞便與污水更加大量與集中,所帶來的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有很多養殖場修建時不規范,大多實行農家分散飼料養殖,造成養殖業納入環境管理的比例較低,達不到管控的要求。
2養殖業現實基礎
近年來,蓬安縣畜禽養殖業全面發展,對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貢獻較為突出,畜牧產業結構調整進展順利、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科技水平顯著提高。蓬安縣委、縣政府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建立標準化的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基地,大力發展“三百工程”等惠農政策。目前,蓬安縣畜禽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僅占26%左右,多數農戶仍為小規模分散飼養,全縣養殖最多的畜禽品種為生豬和羊,兩者存欄數之和為全縣存欄總數的86%。養殖環境差,養殖水平低,疫病易發生和流行,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監管未能全部到位,畜禽糞污無法有效處理和利用。
3養殖業面臨挑戰
蓬安縣作為一個畜禽養殖業大縣,近年來,全縣畜禽養殖業的迅速發展豐富了城鄉人民的菜籃子,提高了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畜禽養殖業在建設初期缺乏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滯后,環保治理設施不完善,畜禽糞便或露天堆放,滋生蚊蠅、產生惡臭,或直接排放污染水體和空氣,或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及畜禽養殖廢水過量施用于農田導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水性下降及板結,嚴重影響土壤質量,所產生的這一系列環境問題日顯突出。畜禽糞便產生的污染已成為農村面源污染和農村環境臟亂的主要因素之一。
4蓬安縣畜禽養殖污染目前存在主要問題
4.1尚未全部完成養殖區域劃分,并未科學調整空間布局
由于以前注重經濟發展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同時相應的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一些養殖場過于靠近河流、居民集中居住區、國省干道等禁養區和限養區。
4.2養殖業污染的思想認識不到位,環保意識較差
多數養殖戶對畜禽養殖業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視,普遍存在重養殖、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思想。
4.3畜禽養殖散養戶多,環保資金投入缺乏保障性,污染防治設施配備較為簡陋
近年來,蓬安縣委、政府大力發展“三百工程”,對畜禽養殖業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但是養殖戶對養殖企業自身投入小,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物發放量大,大部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物處理設施不完善、不配套、畜禽糞污不能全面得到有效利用。養殖戶又沒法做到“農牧結合、種養結合”,導致糞污直排、污水亂流等現象。
5對策及建議
5.1加強領導和健全制度
充分認識到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緊迫性,要將蓬安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和組織實施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全縣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由縣政府領導任組長,負責全縣的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明確目標,建立三項制度即臺賬制度、通報制度、獎懲制度。健全機制,加強考核督查,確保取得成效。
5.2加強對畜禽養殖業的環境監管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蓬安縣畜禽養殖業發展現狀,編制《蓬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加大畜禽養殖業環保監督執法力度,依法嚴格查處未批先建,違法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對規模較大的畜禽養殖場,限期完成污染治理設施,做到種養結合。對在規定期限內治理不達標的養殖場和禁養區的予以取締,以徹底消除畜禽養殖廢物排放。
5.3建立完善的畜禽養殖業環境監測體系
建立健全養殖場建設環保審批制度、排污申報制度和排污許可制度,對嚴重污染環境的畜禽養殖場,要進行限期治理,環保部門要進行相應的監督和監測,逐步建立一個對畜禽養殖污染的在線監測和評價體系。
5.4開展畜禽養殖技術推廣
養殖長設施采用的減排技術較為簡單,缺少系統、成套的綜合利用與治理工藝,不能充分發揮治理效果。根據蓬安縣地理條件,養殖規模,經濟發展等特點,建議畜禽養殖防治實用技術模式,積極建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示范點,通過試點示范,總結經驗為大范圍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奠定基礎。總之,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奮斗,蓬安縣畜禽養殖業的管控得到較大的改距,在以后的工作中,經進一步畜禽養殖業加強管理,為“十三五”的生態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于遵明 單位:四川省蓬安縣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