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村鎮文化站科學建設與監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制約鄉鎮綜合文化站發展要素
現實中的的文化站,總是處在被遺忘的角落。文化基金投入不足、文化隊伍流失、基礎設施缺乏、文化管理缺位、文化生活乏味、文化市場無人管理,以上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文化站的發展。關于制約鄉鎮綜合文化站發展的要素例子,舉不勝舉,在此不多贅述。面對上訴各項問題,鄉鎮文化站必須走綜合活動與發展的路子。為了弘揚先進文化,唱響主旋律,抵制腐朽思想對文化的侵襲,就要大力支持對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力度,為其輸送“新鮮血液”并強化其自身造血功能,使其恢復生機與活力。
二、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建設標準
根據國家確定的新建和改擴建文化站項目規模應不低于300平方米的建設標準,并以此作為確定中央和省級補助投資的依據。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經濟狀況比較好、人口較多、文化需求較大的鄉鎮可適當增加建設規模。鄉鎮綜合文化站是農村公益性文化設施,所以在建文化站的選址問題上要納入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和小城鎮建設規劃,同時綜合考慮,方便群眾就近、經常性參與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為方便群眾經常出入和開展文化活動,鄉鎮綜合文化站不應設在政府辦公樓,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樓舍。其次,綜合文化站在功能布局和基本設備配置上也要嚴格按照國家統一標準來執行,綜合文化站基本功能布局應包括:多功能室、小劇場、書刊借閱室、信息資源共享室、工作人員專用辦公室等,基本設備配置標準應備有燈光設備、樂器、農村電影放映設備、體育活動健身器材等。對建成并交付使用的綜合文化站,由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另行安排設備補助資金。由省文化廳、省財政廳根據文化部、財政部要求明確基金分配使用方法
1.進一步明確文化站的服務職能
文化站的職能是開展圖書報刊借閱、時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藝演出活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公共文化資源配送和流動服務、體育建設和青少年校外活動。協助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單位配送公共文化資源,開展流動文化服務,保證公共文化資源進村入戶;根據當地群眾的需求和設施、場地條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和廣播、電影放映活動;指導村文化活動室和農民自辦文化,輔導和培訓群眾文藝骨干;在縣級圖書館的指導下開辦圖書室,為當地群眾提供書刊借閱服務;受縣級文化主管部門的委托,協助做好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并幫助縣級文化部門調查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與保護工作。
2.人才選用和骨干隊伍建設
鄉鎮文化站工作內容多,是一項艱苦而業務性又很強的工作,因此文化站長和管理員也就特別難選。怎樣選好文化站長和管理員是關系到文化站工作成敗的關鍵;各級文化部門領導要善于發現文化人才、使用文化人才,要認識到在文化站工作一定要有兢兢業業、甘為人梯、樂守清貧、盡職盡責精神的人才能勝任此項工作。另外,從文化站長到站員一定都要有一專多能、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政治素質,熱愛文化事業,具有開拓奉獻的精神,具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具有組織宣傳能力,才能勝任此項工作。其次,文藝人才是鄉鎮文化站的骨干和中堅,必須培養一批有一技之長的文藝骨干充實文化舞臺,為文化事業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3.建立綜合文化站暨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體系
由于文化工作向來不受重視,所以搞文化工作的資金也缺少支持,從來都是自籌或是拉贊助,縣文化館也是如此,這是整個文化部門存在的問題。然而,就文化站而言,經費問題更是老大難問題,現在還沒有研究制定一種可行的辦法和管理制度,大部分文化站開展活動所需資金相對較少,自籌也比較容易一些,但是畢竟有一些文化站活動是非常豐富的,因此需要的資金也很多。根據目前的情況,建議鄉鎮領導把文化站每年開展活動所需經費,在鄉鎮人代會上列入鄉鎮年度財政開支預算,使文化站每年開展活動所需的經費有根本的保障。同時,也要盡量爭取到上級各部門給文化站的扶持經費,并在此強烈建議:期待國家盡快出臺《文化事業發展經費保障法規》,盡早結束文化事業建設發展,特別是經費保障中的“人治隨意”、“法制缺失”的局面。
4.激活文化館、圖書館對鄉鎮文化站的輔導和指導功能
由于文化主管部門與文化站隸屬關系的變化,由于業已形成的多元化文化格局,兩館對鄉鎮文化站、圖書館室的輔導內容、要求和方法都出現了新的變化,導致了輔導關系的松散以致弱化。隨著鄉鎮綜合文化站工程建設的展開,兩館對鄉鎮文化站、圖書室輔導要求必然會變得更全、更新、更高。因此,縣兩館必須要圍繞這個新變化、新要求,集中館內人才優勢,深入基層調研、實踐,探索新的輔導方法,培養骨干、抓好典型,促進鄉鎮群眾文化工作有新的突破。
5.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
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四位一體”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面臨著十分繁重的任務。為盡快扭轉文化站長“名為專職,實為兼職”、文化專業技能整體偏低、文化站利用率較差、活動開展困難的局面,要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應通過建立各種制度,如《鄉鎮綜合文化站開站制度》,規定文化站要掛牌公布開站時間,一般可為9:00時—20:00時;《信息共享與科技講座制度》,經常利用和開放衛星接收節目,定期舉辦各種科技講座,為農民生活、生產和科技致富服務;以及《圖書借閱制度》、《大型文體活動制度》、《文化站年度工作任務目標責任制》;此外,上級主管部門,也應建立對《鄉鎮綜合文化站人員培訓制度》、《鄉鎮綜合文化站人員考核制度》等等,以求通過各種制度的建設,推動鄉鎮綜合文化站的運轉邁向科學發展的軌道。
綜上所述,建設和管理好鄉鎮綜合文化站是鄉鎮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法規建設和管理制度建設,加快人才和骨干隊伍建設,盡快地建立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體系,堅持經常性的“六位一體”的陣地活動,不斷創造和創新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使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在寓教于樂中得到陶冶和提高,使他們煥發出更高的積極性參與到新農村文化建設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才上對得起黨和國家,下對得起人民群眾。我們相信,不遠的將來,農村文化一定會出現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局面,農業生產、農村建設、農民生活一定會有全面的更大的提高。
作者:高麗單位:拜泉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