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什么是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是指經由各類信息傳感設備,例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裝置和技術,實時采集所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信息,這些信息一般包括: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最后通過和互聯網進行聯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從專業角度來說,物聯網遵守約定好的通用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之間連接在一起,通過進行信息之間的交換和通訊,從而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這一技術早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就被專家成為“物聯網”。這種網絡不僅僅是對原有互聯網的擴展和延伸更是一種具體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彼此信息的交換。物聯網所要實現的終極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以及所有物品與網絡的對接,方便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識別、管理和控制。
首先,根據學術界較為統一的說法,信息化是計算機信息技術和應用發展的一個過程,它通過培養和利用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工具的智能化性能來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食品安全信息化是指在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的諸多環節中,借助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連接進行品質的追蹤、預警和監管,從而使食品安全的風險降到最低值甚至趨于零。與此同時,在全球一體化,信息化社會蓬勃發展的今天,借助互聯網這一信息和交流平臺,讓公眾更客觀、真實、及時的通過網絡進行食品安全等相關信息的獲得,也是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向。其次在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的過程中,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電子標簽技術,并與互聯網、數據庫、中間件等技術協調合作,所有的流通食品都會“自動說話”,這是因為每一個食品都會對應一個獨一的身份標簽,這些標簽與其他標簽和閱讀器相連,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物聯網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各類無線通信設施會將采集的各類食品信息進行分析與儲存,最終匯集到中央信息系統,然后經過互聯網這一開放的網絡平臺與外部資源相連,實現資源間的交換與共享。最后,借助這一先進的技術可以實現對流通食品的全線追蹤,從田間到生產車間,從物流到消費者的餐桌層層把控,把信息及時收集、整理和反饋,實現食品安全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完美結合。與利用物聯網技術對生產線上的食品安全進行有效檢測與監測。我們可以摒棄傳統的檢測方法,對生產線的產品采用物聯網技術全程追蹤檢測,并將食品信息及時反饋。實現的信息與工業的有效結合。
3我國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現狀
根據我國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制約因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人才的缺乏。盡管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參與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人數較少,特別是缺乏一批具有創新、開拓精神的高質量的尖端人才,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從本質上講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培養和引進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高科技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是我國在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領域和關鍵技術等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在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技術方面一直是“模仿有余,但創新不足”這一點我們和歐美等發達國家之間有著至少十余年的差距。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只有大力加大對關鍵技術、關鍵領域的研發力度,鼓勵改革創新才能在未來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全球合作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4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應用問題及對策
(1)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建設滯后。物聯網借助互聯網在物與物之間編制一道無形的天羅地網。其用途之廣泛,可以說遍及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從物流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到環境指標的檢測、食品的流通與配送,農業產品的品質追蹤等等。最為重要的是,由于物聯網所依托的基礎是互聯網,這為它的不斷升級與完善,提供了不斷完善的條件。但是從目前國內來看,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建設相對滯后。有專家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中曾明確指出:在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物聯網已經成為中國的又一戰略新興產業,而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建設則將使它創造更大的生命力,將會更進一步對食品安全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推力。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也必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華爾街經濟分析師就預言在未來的世紀,健康產業將會帶來兆億商機,其產值將會大大超過房地產和汽車制造業。所以物聯網與食品安全的結合理應成為我國當前一項重要的戰略發展任務,我們相信大力發展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建設具有極大的意義。因為無論是哪一種高端技術,其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服務大眾和促進社會不斷發展以及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從當前的物聯網發展態勢我們有理由相信誰在物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搶占了制高點,誰能夠把技術進行生活化的推廣和利用,誰能把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建設做到全面的推廣和發展。誰就能在世界經濟之林中,擁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們要加大推動物聯網與食品安全發展。(2)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的相關政策法規有待完善。關于食品安全問題,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規來保障其順利進行,但是目前物聯網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作用日益凸顯,其相關的政策性法規還有待完善。這一點,我們需要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借鑒、學習。它們制訂了完善的法律、法規促進了物聯網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目前中國的物聯網事業剛剛起步,對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還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尤其是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中的全球政策的匹配和對接,這一點應該和國際上保持一致。由于在互聯網誕生伊始就制定了比較統一的全球信息傳輸協議,這就使無線互聯成為了可能。所以,物聯網在食品安全應用的起步階段,就應該協調各相關部門,制定統一的政策和章程,為未來的食品安全的全面應用和全球合作鋪平道路。(3)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中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物聯網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核心企業必須具備跨行業信息存儲以及信息處理的能力和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這些運營商的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和資金優勢使其毫無爭議地成為物聯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但這些數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些重要的商業機密。物聯網是一個開放的信息分享與交換平臺,在對食品安全進行有效監管的同時,我們要注意國家安全問題,盡管現在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是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防止國家重要機密的泄漏是在應用物聯網進行食品安全流通監管的原則性基礎,這一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另一方面,近期網絡上曝光的“棱鏡”事件,向我們揭示了互聯網在個人隱私方面的漏洞,在食品安全流通過程中,要通過制定相關的標準與措施、來避免因網絡公開而造成的對公民隱私權的侵犯。定位和追蹤,所以,如何確保在食品流通過程中,標簽物的擁有者的個人隱私不會受到侵犯,已經成為射頻識別技術以及物聯網推廣的關鍵問題所在。重要的是,這不旦旦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還會涉及到政治和相關法律問題。
5結語
英特網的產生,讓地球成為一個小村落,溝通無極限,溝通不分時間地點的今天,如何最大效度的借助這一技術平臺實現,人與物,人與自然甚至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是基于物聯網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使命??萍际且话央p刃劍,物聯網在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亦是如此。所以我們要發揮它高效、智能、便捷的一面,從設計之初就應從民族利益、國家安全的高度來進行全面的設計與規劃。只有這樣,食品安全的信息化建設才能順利實現。
作者:林炳秀鄂旭單位: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