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抗生素對食用菌種組織分離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四川農業科技雜志》2014年第九期
一、培養基配制
1.培養基配方一般食用菌組織分離使用馬鈴薯培養基(PDA),馬鈴薯200g、蔗糖20g、瓊脂20g、水1000mL。2.培養基制作以1000mL培養基計算,先將馬鈴薯洗凈去皮(挖去芽眼)切成小粒,稱取200g,加水1000mL,煮沸15~20分鐘,用4層紗布過濾,取其濾液并補足水至1000mL,加入瓊脂20g,再加熱,瓊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藥品。培養基的分裝,應在培養基凝固前進行(瓊脂培養基40℃凝固)用大號注射器分裝,裝入量為試管長度1/4,裝好后塞上棉塞,用線繩捆扎起來,棉塞部分用報紙包扎。3.培養基滅菌將試管直立放入高壓蒸氣滅菌鍋,在0.11MPa/cm2壓力下(鍋入溫度達121℃),生活壓力鍋開始放氣計時,滅菌30~35分鐘,待壓力降到0時,慢慢放出鍋內氣體,趁培養基沒有凝固時,將試管擺成斜面。
二、菇體選擇
根據生產菌種的需要,選擇符合要求的菇體。制作生產用菌種則選擇符合品種特性,生長健壯,無病無蟲,6~8成熟的的菇體作為分離材料;優良變異單株選擇,則選擇符合栽培目的,有明顯優勢的變異單株菇體作為分離材料。
三、組織分離培養
1.接種環境消毒不論用接種箱或超凈工作臺接種,在接種前,需對接種箱或接種室用0.2%的來蘇水或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然后將滅菌過的組織分離材料放在箱內,福爾馬林對接種箱消毒,用20mL福爾馬林加入10g高錳酸鉀加入罐頭瓶密閉薰蒸消毒;煙霧劑接種室消毒,一間房需點燃3盒50g規格煙霧劑;接種箱消毒每次用4g。熏蒸時間30分鐘。2.組織分離培養熏蒸結束,在接種箱內,用75%酒精對雙手、小刀、菇體、青霉素、鏈霉素、小刀、鑷子、接種針、打火機、罐頭瓶、一次性注射器(10mL帶針)進行表面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鏈霉素溶液注入青霉素瓶搖勻,去掉瓶蓋待用(無需考慮抗生素的劑量)。點燃酒精燈,全部在酒精燈火焰上方操作,小刀、接種針在火焰上燒一下使用。然后用小刀去掉菇蓋和菇體表面組織,取菌柄和菌蓋交界綠豆大小的內部菇體組織,用鉤狀接種針勾住迅速放入青鏈霉素溶液并立即取出,輕抖掉多余藥液,接入培養基中間部位,輕壓使其接觸培養基,塞好棉塞,試管傾斜成30℃左右放置,讓多余藥液自然流出,防止出現水漬現象,在25℃下培養。菌種培養按品種要求進行,培養過程中勤檢查,發現感染立即剔除。
四、轉管培養
培養基制作、接種環境和器材消毒同上,當菌絲長到5cm時進行轉管培養,選擇菌絲生長健壯,無雜菌感染的母種進行轉管培養。轉管時,首先去除前端菌絲生長較稀弱和沒有菌絲培養基,勾取菌絲較濃密的黃豆大小菌種塊轉接到新的試管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分離組織前后各1cm的菌種去掉不用,防止組織塊中有被抗生素抑制的細菌復活感染菌種,尾端菌種同前端一樣處理,去除菌絲生長較稀弱和沒有菌絲培養基。轉管培養不需考慮擴繁數量,只保證菌種質量。組織分離獲得的菌種經出菇試驗合格后用于生產。
五、母種保存
轉管培養的菌種在基本長滿試管斜面時停止培養,放置于0℃以上低溫進行母種保存,一般2~3個月左右視進行一次轉管。以上技術措施的關鍵:母種培養基滅菌要徹底;分離組織蘸取青鏈霉素合劑抑制細菌;分離組織蘸取藥液動作要快,不能水漬;分離組織周圍的菌種不能使用,防止被抑制的雜菌復活感染菌種。
作者:袁華軍單位:四川省雙流縣彭鎮農業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