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油氣潤滑在傳統棒材軋機上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河南冶金》2016年第6期
摘要:介紹了在傳統棒材軋機上應用的油氣潤滑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探討油氣潤滑系統在傳統棒材軋機上的應用。結果表明,在傳統棒材軋機上采用油氣潤滑效果良好,因潤滑不良而造成燒軸承的現象減少75%。
關鍵詞:油氣潤滑;傳統棒材軋機;應用實踐
0前言
某廠260棒材機組,為20世紀80年代國內投產最早的棒材生產線,軋機采用滾動軸承在國內也是最早的,軋機軸承裝配自身設計存在一些不足,依靠輥系下線時拆下軸承座,人工進行涂油潤滑。由于軋機軸承潤滑和密封不好,自投產以來軋機軸承事故頻發,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特別是最近兩年,精軋采用高速鋼軋輥,軋輥在線使用時間成倍延長,精軋燒軸承比較多,從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4月30日,260機組精軋機組軋軸承事故共38次,影響生產時間9.95小時。軋機燒軸承后,造成軸承座、軸承、軋輥報廢,期間直接燒軸承損失55萬元。因此,根據軋線的實際情況,對精軋機組優選了油氣潤滑進行了改造后,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1工作原理
油氣潤滑,即氣液兩相流體冷卻潤滑技術;其原理是利用連續高速運動的壓縮空氣,將周期性補給的潤滑劑沿著管壁進行輸送,并傳至潤滑點進行潤滑和冷卻。油氣潤滑系統的作用是形成油氣并對油氣進行輸送和分配,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供油及油量分配部分;(2)供氣部分;(3)油氣混合部分;(4)油氣輸送、分配及監控部分;(5)電控裝置。油氣潤滑系統原理圖。
在油氣潤滑系統工作時,根據受潤滑設備的需油量和事先設定的工作程序接通氣動泵。潤滑油經過遞進式分配器分配后被輸送到與壓縮空氣網絡相連接的油氣混合塊中,并在油氣混合塊中與壓縮空氣混合形成油氣流從油氣出口輸出進入油氣管道。在油氣管道中,由于壓縮空氣的作用,使潤滑油沿著內壁波浪形地向前移動,并逐漸形成一層薄薄的連續油膜。經油氣混合塊混合而形成油氣流通過油氣分配器的分配,最后以一股及其精細的連續油氣流噴射到潤滑點上。油氣分配器可實現油氣流的多級分配。進入軸承內部的壓縮空氣,既使潤滑部位得到了冷卻,又由于潤滑部位保持著一定的正壓,使外界的臟物和水不能侵入,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根據某廠棒材軋機的實際情況,不需要添加新軋機,只需對原有軋機的軸承座添加注油孔即可。四組軋輥共用一套稀油潤滑站,每兩組軋輥配備一套油氣衛星站,油氣分配器采用外置式油氣分配器。
2存在問題
(1)初期在系統的壓縮空氣接入點之前沒有加裝總管過濾器,存在油路不暢通現象,壓縮空氣含水量也較高。
(2)軸承座是鑄造件,未能及時發現內部存在的鑄造偏析、縮孔等缺陷有些與外界相通,有些新鉆油路通過這些缺陷區域,存在漏油、漏氣現象,造成部分軸承供油、供氣不足。
(3)初期使用時,未能及時結合現場的軸承轉速和載荷等情況,掌控最佳供油量。軸承座漏油、漏氣造成軸承異常損壞,盲目縮短供油周期和調大分配油量,造成供油量比設計值大許多。
(4)部分軸承內存在進水現象。
(5)油管經常被砸壞,造成部分軸承供油不足。
3提高油氣潤滑效果的措施
(1)在系統的壓縮空氣接入點之前加裝一總管過濾器,并定期清理、更換濾網。
(2)對所有油氣潤滑的軸承座進行篩查、試漏,對存在缺陷的軸承座進行補焊、修補,消除漏油、漏氣現象。
(3)精確確定軸承的所需要的最佳供油量。其次,要結合現場的軸承轉速和載荷等情況,最終確定最佳供油量。根據有關流體潤滑理論可知,當潤滑油和摩擦副確定后,最小油膜厚度僅與軸承轉速和載荷有關。當供油量較小時,軸承可能處于邊界潤滑下,隨著供油量的增加,系統的溫度逐漸降低,表明此時潤滑膜的最小厚度已經大于表面的當量粗糙度值,系統處于彈性流體動壓潤滑狀態,此時潤滑狀態最佳,若供油量繼續增加,則攪油生熱增多,引起的溫升增大。
(4)重視防水,水不僅會破壞油膜,危害軸承,而且還會造成零件嚴重銹蝕。軸承內部水的來源有:一是隨壓縮空氣進入,可通過過濾、干燥除水。二是軋輥冷卻水侵入,因此要規范裝配操作,防止密封失效。
(5)重視待換軋機的預潤滑。對于剛上線的軋機,潤滑點的油氣量短時間內跟不上;存在欠潤滑狀態下,軸承就在高速重載下運行,而損壞摩擦副表面,即使后面加大油氣量,也無濟于事。因此,添加了測試小車,軋機裝配完成后,對輥系的油氣潤滑系統的油路管線進行測試,同時注入潤滑油到軸承內。
(6)合理布置鋪設油路管線,給油管加裝保護套管;對油路管線班前、班后點檢,班中巡檢。
4結論
經過不斷摸索、總結和完善提高,目前,該廠油氣潤滑系統使用效果已越來越好。其主要優點如下:(1)能不間斷提供新鮮精細油膜對軸承進行潤滑,可有效提高軸承潤滑效果和承載力;(2)有利于大幅提高軸承在線使用周期,提高軸承使用壽命3~6倍;(3)控制減少軋機軸承事故,2015年1月到2016年4月,該精軋機組僅發生軸承事故6次,影響時間2.5小時,累計節約成本100多萬元,提高了生產效率;(4)降低油耗,減輕相關職工勞動強度,減少人機結合頻率。(5)項目投資低,投資回報率高,總投資約20萬元,半年內就已收回全部投資。
5參考文獻
[1]吳波,錢向紅油氣潤滑在H型鋼廠萬能軋機軋輥軸承上的應用[J].潤滑與密封,2004(2):64-65.
[2]王建文,安琦.油氣潤滑最佳供油量研究[J].軸承,2009(1)
作者:付強 單位: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