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開展綠色信貸與信貸認證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綠色信貸,一般指銀行類金融機構在信用貸款決策中,考慮生態環境因素,通過關注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方面,支持環保、生態等具有長遠效益的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以未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支持銀行類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的長遠發展。30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效應,因此“綠色信貸”成為社會各界共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一、國外綠色信貸情況
國外綠色信貸實踐出現的較早。1974年,前西德就設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環境銀行。1991年波蘭也成立了環保銀行,重點支持促進環保的投資項目。199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了《銀行業、保險業關于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聲明》,要求參與金融機構公開承諾,系統實施環境管理體系。2003年6月,國際金融公司與世界著名金融實業共同發起了“赤道原則”,基于自愿原則,商業銀行項目融資全面考慮環境因素,為項目融資中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提供了框架和基準。2006年,新修訂的“赤道原則”,擴大了適用范圍,成功應用于融資實踐,確立了項目融資環境與社會評審的最低行業基準。
二、綠色信貸在我國的應用
目前,中國部分銀行在發展綠色信貸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中國工商銀行在2007年率先提出“綠色信貸”理念,2015年8月,制定了《綠色信貸發展戰略》;興業銀行率先在國內推出“能效貸款”產品,發行國內首單綠色金融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招商銀行積極開展中間信貸、排污權抵押貸款、節能收益質押貸款、綠色設備賣方信貸等創新產品。按照銀監會統計,截至2014年底,中國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6.0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67%,占其各項貸款的9.33%。貸款所支持項目預計年可節約標準煤1.67億噸、節水9.34億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當量4.00億噸、二氧化硫587.65萬噸、化學需氧量341.30萬噸、氮氧化物160.09萬噸、氨氮34.08萬噸。
三、希望出臺更多政策推動
綠色信貸和綠色信貸認證2007年7月,原國家環??偩?、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三部門聯合提出了《關于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對從事低碳經濟生產、綠色制造和生態農業的企業或機構,提供優惠貸款,而對“三高”行業限制發放貸款。2007年11月,中國銀監會了《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對限制“兩高”行業信貸投放,貸款支持節能環保產業,做出了具體規定。2012年,中國銀監會制定《綠色信貸指引》,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以綠色信貸為抓手,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在授信流程中強化環境和和社會風險管理。2014年,中國銀監會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能效信貸指引》,鼓勵和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能效信貸業務。盡管我國已經出臺了上述綠色信貸政策,仍不能滿足國家以及經濟發展對綠色信貸的需求,推動綠色信貸和綠色信貸認證的相關政策有望持續推出。一方面,綠色信貸仍存在較大缺口,建立新的綠色融資渠道、提升中長期信貸投放能力解決期限錯配、降低融資成本是當務之急?!笆濉逼陂g,節能環保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其中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總投資2.37萬億元。節能環保產業巨大的發展空間創造了快速增長的綠色融資需求。但2014年中國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項目貸款余額僅占貸款總余額的9.33%,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能力建設和產品開發等方面提出了挑戰?!笆濉币巹澝鞔_提出“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必須進一步制定有關綠色信貸促進政策,釋放綠色信貸對經濟綠色轉型升級的巨大推動力。另一方面,鼓勵發展綠色信貸第三方認證。國務院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信貸,但銀行機構多以金融、財會等專員為主,環保技術和金融信貸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成為制約綠色信貸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鼓勵支持第三方認證,在綠色信貸中引入第三方認證,從生態環保技術角度開展項目可行性評估、企業環保信息診斷、風險識別、貸款定價,顯著提高綠色信貸專業化水平,形成以銀行、認證公司、人行征信中心三方為主體的協調配合機制,降低綠色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進一步將綠色信貸認證體系由銀行綠色信貸拓展到綠色債券、財政補貼、政策貼息、資源稅收、污染處罰、征信系統等方面。
四、綠色信貸和綠色信貸認
證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國綠色信貸和綠色信貸認證在短時間里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綠色信貸規模較小。長期以來,受傳統產業結構制約,商業銀行形成了以制造業客戶為主體的“污染風險大”“碳排放較高”的貸款客戶結構。而節能環保類企業和項目大多科技含量較高、投資周期較長、中小企業居多,貸款可得性低,商業銀行貸款的成本收益比不高,貸款積極性不高。但短期內大幅度調整貸款客戶結構,不僅難度大,且勢必影響收入和利潤。因而,商業銀行需要時間逐步轉型。
二是綠色信貸產品較少。由于綠色信貸對銀行業績的貢獻不大,銀行在綠色信貸產品研發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積極性不高,綠色信貸產品的開發和應用進展遲緩。有的銀行對于綠色信貸,仍然沿用傳統信貸的做法,不能滿足節能環保類企業或項目的特異性信貸需求。
三是綠色信貸認證評價體系需進一步優化。參考包括道瓊斯可持續性群組指數等在內的現有國際綠色信貸環境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符合我國國情的綠色信貸認證評價標準,建立統一的風險管理績效評價體系、企業環境行為評價體系、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有利于金融機構信息共享和主管部門核查監督。
五、有利于綠色信貸和綠色
信貸認證的外部條件逐漸成熟當前,有利于綠色信貸的外部條件正在逐漸成熟。
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版自2015年1月1日施行,環境行政執法力度和有效性將顯著提高。
二是節能減排標準明顯提高。
三是鼓勵綠色信貸的政策不斷推出??梢?,我國正逐步將企業損害環境和消耗資源的外部成本轉化為其的內部成本,企業將會有越來越強的內生動力開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為綠色信貸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在全國大力推進建設生態文明的大環境下,中國向綠色經濟轉型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建立綠色信貸認證評價體系、開展認證試點示范,將為推動金融機構綠色轉型提供重要支撐,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胡楠 張恩瑞 單位:中國銀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