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宏觀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經濟受到越來越多內部與外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考驗著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我們常說,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用這把劍的時候需要十分的謹慎小心,才能彰顯其能。文中以宏觀經濟學視角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進行分析,由于是一個十分新穎的視角,前人可供參考的研究并不多,而筆者的知識水平有限,若有不足之處,還望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
自建國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利用貨幣政策等方式調控國民調控國民經濟。其目的在于穩(wěn)定國內的物價、確保相應的經濟增長以及充分就業(yè)。雖然,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貨幣政策不斷在變化,但是其均是立足于時展的需求,具備一定的有效性。
一、宏觀經濟學與貨幣政策的界定
1.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
宏觀經濟學,也叫作收入理論或者就業(yè)理論。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對象為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其內涵就為利用總體性統(tǒng)計的概念,如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消費等來分析經濟運行規(guī)律。
2.貨幣政策(monetarypolicy)
(1)界定貨幣政策,界定貨幣政策可以從狹義、廣義兩個角度來看。從狹義的角度來看。貨幣政策就是指中央銀行為了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控制、調節(jié)信用量、貨幣供應量的措施。從廣義的角度來看,貨幣政策包括了政府、中央銀行以及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的規(guī)定和一切采取的影響金融變量的措施。
(2)目標第一,操作目標。操作目標考慮的內容單純?yōu)檠胄袑嶋H準備金、基礎貨幣、市場利率。其特點包括相關性、可測性、相應可控性。操作目標就是貨幣政策的近期目標,具體來說就是央行通過有關工具能夠實現目標變量的控制的目標。第二,中介目標。中介目標考慮的內容包括貨幣供應量、利率、通貨膨脹、匯率等。中介目標是貨幣政策的遠期目標。中介目標與貨幣政策工具可達到的操作目標由較遠的距離,接近于最終目標。第三,最終目標(政策目標)。最終目標就是央行、政府最想要通過貨幣政策實現的目標。從最終目標的定義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不盡相同的。一般來說,最終目標需要考慮的內容包括國際收支平衡、物價穩(wěn)定、充分就業(yè)、經濟增長。
二、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內涵
有關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內涵國內外不同學者持有不同的意見。有的學者認為,如果貨幣政策能夠對國內經濟變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就具有了有效性。這種理論主要的衡量指標包括了貨幣政策是否影響經濟支出、是否和產出關系穩(wěn)定、是否能夠良好控制貨幣等。也有學者認為,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是一種“意義”上的內涵。他們認為,研究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從意義層面展開研究。這種觀點提出,貨幣政策是與國民總收入、總需求之間緊密相關的。從這種角度來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就取決于貨幣政策對產出、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雖然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內涵定義和理解范疇“眾說紛紜”。
但是,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中提取如下共性:
(1)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性變量(如穩(wěn)定物價、經濟增長)等實際產生的影響,說白了就是對國內經濟運行作用力的大小。
(2)央行、政府、有關機構是否適時利用貨幣政策達到預期的宏觀經濟方面的調控效果。從中可以看出,貨幣政策與宏觀經濟存在一種“工具”與“目的”的關系,那么,我們以宏觀經濟學的視角來分析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是切實可行的。
三、從宏觀經濟角度分析
我國不同階段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此處筆者從整體宏觀經濟特點入手,從4個具有典型代表事件的時間段分別分析國內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第一階段:金融危機這一階段的時間范圍為(1998-2002)年。從整體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金融危機的出現使得國際環(huán)境不佳,也造成我國經濟下滑。在這種宏觀經濟背景下,我國政府、央行采取的貨幣政策有:(1)大幅降低利率(5次),存款利率由5.66%降至2.24%,貸款利率從8.66%降至6.38,還一并調整了利率結構;(2)強化公開市場的操作力度、擴展交易工具。政策(1)極大的、快速的提高了有效需求,刺激國民進行投資和消費,帶給國民長期無間穩(wěn)定的良好預期,進而起到了降低經濟波動的作用。政策(2)靈活的、良好的操作公開市場,為公開市場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促使經濟危機背景下國內社會需求良好擴大、消費、投資明顯提高,公開市場發(fā)展明顯增速。第二階段:防止“經濟過熱”這一階段的時間范圍為(2003-2007)年。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這一階段國內經濟漲勢迅速。為了實現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防止經濟過熱,我國采取的貨幣政策為--利率市場化。通過提升商業(yè)銀行、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放開結息、貸款利率的確定方式、制定再貸浮息制度(2005年)、構建貨幣市場基準利率系統(tǒng)(2006年)、上調存款利率(2007年,物價上漲)靈活控制經濟發(fā)展,在確保穩(wěn)定健康的經濟增長趨勢時,良好的控制了經濟過熱,促進信貸、投資合理增長,穩(wěn)定維持物價水平,正確引導和有效調節(jié)國民對通貨膨脹的合理要求。第三階段:次貸危機這一階段的時間范圍為(2008-2009)年,從宏觀經濟學角度來看,由于次貸危機的迅速蔓延,世界各國都深受其害。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我國采取的貨幣政策主要有連續(xù)調低利率,調整存款準備金。經過這些政策操作,將有效的降低了次貸危機對我國國內經濟的影響。第四階段:經濟復蘇經濟復蘇階段可以視為從2010年至今。這一階段,我國的經濟回升明顯。為了確保經濟的長足發(fā)展,國家對存貸款基準利率進行了調整(2012年-2013年,人民銀行存貸款基礎利率3次上調,而國家對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浮動空間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同時優(yōu)化了貨幣政策工具以強化公開市場利率彈性。國家還對信貸結構予以調整(以文化產業(yè)、節(jié)能減排領域、高新產業(yè)為典型,予以信貸優(yōu)惠政策等)。通過這些貨幣政策對于強化市場競爭、調控房地產、經濟發(fā)展、促進居民配置自身財富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促使我國GDP、CPI實現穩(wěn)健、較快增長。
四、結束語
文章在宏觀經濟學視角下分析了我國的貨幣政策和有效性。從中不難看出,如果國家想要得到良好較快的發(fā)展,就需要依托各種政策,而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更離不開貨幣政策。不同階段,應對不同的經濟背景,我國所采取的貨幣政策各不相同。可見貨幣政策的出臺、調整能夠起到穩(wěn)定國家經濟的作用。而各個階段國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示在該階段,國內的貨幣政策具有有效性的。同時也告訴我們,為了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需要不斷的對貨幣政策進行優(yōu)化調整。
參考文獻:
[1]潘文皓.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分析[D].云南財經大學,2010.
[2]郭明亮.中國貨幣政策規(guī)則的有效性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D].東南大學,2014.
[3]張良成,舒長江.最優(yōu)貨幣政策規(guī)則選擇與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11(2).
[4]苗子清.金融危機期間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
[5]何林,呂紅娟,何煉成.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基于1999--2009數據的實證分析[J].學術界,2010(7).
[6]石睿柯.我國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之間的聯(lián)動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4.
[7]張雅霖.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實踐考察及發(fā)展趨勢[J].科研,2015(1).
[8]李遠航.中國債券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1.
作者:李佳軒 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