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鋼鐵上市公司財務評價與風險管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鋼鐵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鋼鐵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996年鋼產量突破l億噸以來,我國鋼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1]。隨著鋼鐵行業競爭不斷加劇,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鋼鐵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客觀地分析鋼鐵企業的經營成果、競爭優勢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正確確定企業的競爭策略和整體經營方針。因此,對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進行評價就顯得意義重大。傳統的財務評價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一,單指標測度方法。分別用利潤率指標、托賓q值、貝恩指數和勒納指數等指標來評價財務水平;其二綜合測度方法。分別從資源配置效率、技術進步程度、銷售費用水平、規模結構效率四個方面對財務風險狀況進行評價。由于市場單指標測度的方法過于簡化,不能全面反映財務的狀況,而綜合測度法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強調消費者的福利,缺乏相關的數據支持[2-3]。因子分析法是一種客觀的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能夠克服以上兩種方法的不足。在此選取46家鋼鐵上市公司的11項常用財務指標進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四項影響經營業績的關鍵因子,并采用聚類分析法對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進行分組。
二、財務評價模型的構建
(一)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從全面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原則出發,選取了凈資產收益率(X1)、成本費用利潤率(X2)、銷售凈利率(X3)、流動比率(X4)、速動比率(X5)、資產負債率(X6)、每股收益增長率(X7)、凈利潤增長率(X8)、利潤總額增長率(X9)、固定資產周轉率(X10)、流動資產周轉率(X11)11個財務指標。各項指標的計算方法如下:凈資產收益率(X1)=稅后凈利潤/凈資產×100%成本費用利潤率(X2)=利潤總額/總成本費用×100%銷售凈利率(X3)=凈利潤/銷售收入凈額×100%流動比率(X4)=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速動比率(X5)=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資產負債率(X6)=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每股收益增長率(X7)=(今年每股益﹣去年每股收益)/去年每股收益×100%凈利潤增長率(X8)=(當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利潤總額增長率(X9)=(本年利潤增長額/上年利潤總額)×100%固定資產周轉率(X10)=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固定資產凈值×100%流動資產周轉率(X11)=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100%
(二)因子分析模型的構建設有m家鋼鐵上市公司,有n個經營業績觀測指標。因子載荷矩陣的計算步驟:(1)首先將樣本數據X=(X1,X2,……Xn)指標值進行正向化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的影響;(2)運用SPSS19.0軟件求樣本相關系數矩陣R以及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以確定樣本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3)求相關系數矩陣R的特征值,計算特征值的貢獻率;(4)確定因子個數;(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因子載荷矩陣;(6)采用正交旋轉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變換,使其結構清晰,以利于對因子更好地進行解釋,并分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對提取出的各個因子進行命名;(7)計算因子得分,對所有企業進行因子得分排名和分組。
三、實證分析
(一)財務數據的正向化選取了滬、深兩市的鋼鐵上市公司,剔除了ST公司以及財務數據無法完整取得的公司,總計46家。數據主要來源于銳思金融數據庫中國上市公司2013年度上市公司年報以及財務比率。由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為適度指標,直接將指標運用于模型中會對評價結果造成干擾,故按公式(2)進行正向化處理,適度值k取各單位指標值的平均值[5]。其他效益型指標按公式(3)處理,成本型指標按公式(4)處理。
(二)財務數據標準化由于收集的數據量綱或數量級不相同,可比性較差,為避免指標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保證因子分析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采用標準化和均值化方法來消除變量間的量綱關系,標準化計算過稱如下。
(三)因子分析法的可行性檢驗根據SPSS19.0運行結果,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情況如表2所示。KMO給出了抽樣充足度的檢驗,其統計值一般界于0和1之間。若該統計指標值在0.5和1之間,則表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若小于0.5,則表明不適宜進行因子分析。本例KMO值為0.659,Bartlett球形檢驗的卡方統計值為533.047(p<0.000),因此拒絕原假設,說明相關矩陣不是單位陣,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同時,計算其相關系數矩陣(圖表結果略),相關系數大部分大于0.3,說明11個財務指標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四)因子變量的確定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值、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的計算,是提取因子變量的主要依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據特征值大于1和因子累計貢獻率大于85%的原則提取因子變量。特征值、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提取累計貢獻率TH=86.251%>85%的因子個數作為主成分個數。由表5可知,在保留原有指標的體系的基礎上,提取出4個主成分來代替原有的11個變量,能很好的解釋總方差,起到了降維的作用。
(五)因子變量的命名為便于對因子進行命名,基于方差最大化原則,對因子載荷陣進行旋轉,旋轉結果見表4。依據旋轉結果可對各因子命名如下:F1作為第一主因子,其在每股收益增長率(X7)、凈利潤增長率(X8)、利潤總額增長率(X9)三個指標上的因子載荷值較大,這三個指標主要反映鋼鐵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稱F1為盈利能力因子,且因子載荷均大于0.96,對盈利能力有很好的解釋。F2作為第二主因子,其在流動比率(X4)、速動比率(X5)、資產負債率(X6)上的因子載荷值較大,最低達0.82,而這三個指標主要反映的是償債能力,故稱F2償債能力因子。F3作為第三主因子,其在凈資產收益率(X1)、成本費用利潤率(X2)、銷售凈利率(X3)上的因子載荷值較大,這三個指標主要反映成長能力,稱F3為成長能力因子。F4作為第四主因子,其在固定資產周轉率(X10)、流動資產周轉率(X11)上的因子載荷都相對較大,這兩個指標主要反映營運能力,稱F4為營運能力因子。
(六)計算因子得分首先計算出4個主成分的因子得分系數矩陣(見表5),再計算出各上市公司各個因子的得分。由SPSS19.0輸出的得分系數矩陣,運用回歸算法可計算得到各主因子得分,再依據因子得分可計算各鋼鐵上市公司的綜合得分和排名。有兩點值得注意:(1)以相關系數矩陣為出發點進行因子分析,所以因子得分表達式中的各變量應該是經過標準化變換后的標準變量,均值為0,標準差為1;(2)由于因子載荷矩陣經過旋轉,故因子得分不是利用初始的因子載荷矩陣,而是利用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計算得到。各鋼鐵上市公司綜合得分和排名結果如表6所示。由于因子分析前數據已進正向化和標準化處理,故綜合得分大于零的公司的綜合經營狀況較好,并且數值越大說明綜合經營狀況越好,綜合得分小于零的公司的綜合經營狀況較差,并且絕對值越大說明綜合經營狀況越差;綜合得分接近于零的公司,表明其綜合經營狀況處于一般水平。由計算結果可知,四個主成分的得分呈現正態分布。從盈利能力方面分析,有37家企業盈利能力得分為正值,占總數的80.43%,說明我國鋼鐵企業整體盈利能力較好;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方面,有29家和27家企業得分為正值,分別占總體的63.04%和58.70%,表明我國鋼鐵企業的償債能力水平和營運能力水平趨于中上水平;在成長能力方面,有17家企業得分為正值,占比為36.96%,處于較差的水平,但其最高分達到5.44008,說明個別企業成長較為迅速,成長能力方面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從綜合評價來看,有30家企業得分為正數,占總量的65.22%。說明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以及發展情況一般。同時,一些生產規模較大的鋼鐵企業(寶鋼、包鋼等)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從單因子得分以及財務風險綜合得分可知,對同一行業的公司財務風險進行評價時,根據目標的不同,可以單獨按照某類或某幾類能力因子對公司進行分析排名,也可以按照綜合得分對各公司進行分析排名。公司的各利益相關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公司業績進行評價,以獲取對決策有用的信息。
四、財務風險等級的劃分
在得出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得分和排名后,可運用聚類思想將我國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狀況進行分類。聚類分析是將物理或者抽象對象的集合分成類似對象類的過程。聚類分析的原則是將有較大相似性的個體歸于同一類,個體差異性較大歸于不同類。聚類分析法分為三種:兩步聚類、系統聚類、K-均值聚類,在此采用的是K-均值聚類方法。K-均值聚類就是指用戶指定類別數的大樣本數據的逐步聚類分析。所謂逐步聚類分析就是先把被聚對象進行初始分類,再進行逐步調整,最終得到K個分類。依據所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各指標的綜合得分,運用SPSS19.0對46家鋼鐵上市公司進行K-均值聚類分析,將46家鋼鐵上市公司劃分為財務風險較小,財務風險一般,財務風險很大3類。聚類分析結果見表7。通過聚類分析結果可知,財務風險較小的企業為31家,占比為67.39%;財務風險一般的企業為14家,占比為30.44%;財務風險很大的企業為1家,占比為2.17%。對于財務風險較小的31家企業,應繼續按照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有效的進行財務管理工作,同時密切關注主要財務指標的變化,切實做好財務預警工作;對于財務風險一般的14家公司,應該對財務報表相關指標進行分析,找出財務風險的主要來源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避免企業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并建立財務預警機制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實時監控;對于財務風險很大的重慶鋼鐵,應當引起公司內部以及外界投資者的重視,立刻分析其原因并制定對策,避免財務狀況的深層次惡化。重慶鋼鐵其在成長能力因子和營運能力因子的得分分別為0.0781和1.12432,排名分別為14和4,可知重慶鋼鐵在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凈利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各項指標值均較好。盈利能力因子和償債能力因子的得分分別為-6.09285和-0.41317,排名分別為46和38,可知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較差,其在每股收益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利潤總額增長率其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指標得分較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該公司盲目擴大資產規模,或凈利潤過低造成的,資金的周轉不利也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五、財務風險管控策略
(一)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專業化財務風險管理團隊,充分了解其所處環境下的財務風險狀況,結合企業自身財務特點和實力進行有效風險管理,構建風險控制系統,有效監控和防范財務風險,減少損失。強化過程監控,控制經營活動的風險。實時監控企業的還債和負債能力,增強企業財務彈性和財務應變能力。以全面預算管理為主要手段,以資金集中控制為主要內容,加強內部風險評估和會計稽查,將風險防范滲透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
(二)優化資本結構,確保資金供求均衡資本結構的確立,應考慮風險和收益的相互匹配、財務杠桿水平與現金流相匹配以及影響企業資本結構的各種因素。把握負債融資的臨界點,提高權益資本收益率。注意不同資本籌集方式之間轉換的可能性,實現資金的供求均衡。鑒于當前鋼鐵行業資產報酬率較低的現狀,企業應認清行業發展形勢,不應盲目地擴張或增加負債經營,在企業經營效益下降的情況下應減少負債,對市場做出最快速的反應;在做融資決策時要充分結合自身盈利情況,借鑒優秀同行企業,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與收益相匹配的水平,將財務杠桿系數控制在安全區間內。
(三)加強資金集中管理,提高財務管理透明度鋼鐵企業要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不僅要從優化企業資本結構、調整發展戰略等方面考慮,還要從企業內部著手,加強對資金的集中管理,實現資金籌集權、調配權和使用權的統一,防止資金過度分散,提高資金的管理效率。實現財務總監對資金流動的有效控制和調配,注重信息反饋,加強資金事后控制。資金管理采取集中管理為主,成立資金結算中心,開展企業統一授信,充分調動資金的使用效率,不斷優化負債結構,置換高息貸款,降低財務費用。
(四)提高營運能力,尤其是提高固定資產周轉率營運能力是反映企業運用資產獲取利潤能力的財務指標。經數據分析,我國鋼鐵行業的整體營運能力不強。由于鋼鐵企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占企業資金的比重較大,所以鋼鐵企業的固定資產周轉率這個營運指標就顯得更為重要。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較多鋼鐵企業選擇加大固定資產投資欲提高經濟效益,造成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速度較快,產能浪費等現象。數據分析表明,在整個鋼鐵行業中,財務風險處理較好的企業固定資產周轉率均比較高,而財務狀況不佳的企業固定資產周轉率比較低。所以鋼鐵企業應積極提高營運能力,尤其是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在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時,應充分考慮可能的市場變化與企業已有固定資產相匹配和企業資金能力的問題,杜絕因低水平重復建設而導致的產能浪費,做到固定資產投資和管理合理化。
六、結論
(1)通過歸納分析,構建了一套包含十一個指標的我國鋼鐵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并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財務評價模型。(2)依據因子分析法,對滬、深兩市46家鋼鐵上市公司2013年度財務數據運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歸納出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和營運能力四類因子。(3)通過因子分析法對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因子得分以及排名,運用聚類分析法將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評價劃分為低風險、一般風險、高風險三個等級,可以為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經營決策和投資者投資決策提供依據。(4)對我國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控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作者:文唯 鄭明貴 單位:江西理工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礦業貿易與投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