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內部財務審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幾年來,高校為了適應擴招的新形勢,校園規模不斷擴張,基本建設也不斷加強,大量新建教學樓、宿舍、食堂等硬件設施,由此也產生了大筆資金需求。盡管國家為了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目標,加大了對高等教育的投資,但在有限的財政撥款下,大部分學校還是走向了商業貸款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高校財務風險不斷增大,原有的財務管理制度逐漸無法適應高校規模日益擴大的現狀,這給高校的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為了防范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高校的穩定發展,極需建立新形勢下更有效的高校財務審計監督制度。
1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風險及成因
1.1高校固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和辦學資金日益增長的新形勢下不能如實反映高校財務情況,由此加大了財務管理的難度。由于高校擴張,產生了大量財政撥款之外的商業貸款,造成高校財務資金吃緊,為了融資或者為了別的目的,高校財務會計依然按照“以收定支,不編赤字預算”的要求處理,由此導致高校負債不能正常反映在日常會計信息中,掩蓋了潛在的財務風險,若控制不力,極易導致資金鏈斷裂,最終爆發財務危機[1]。
1.2多元化的辦學經費籌資方式使得高校財務管理面臨新的難題。由于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基建項目投資的增加,單靠正常的國家財政撥款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由此出現多種自籌資金方式,這些資金在高校辦學經費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給學校財務管理帶來了巨大風險。并且,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擴大和辦學形式的多樣化以及新增收費項目,收費增長是必然的趨勢,如果政策把握不準、管理控制不力,違規收費現象就會層出不窮。
1.3高校內部財務控制不到位,導致資金損失和資產流失。由于目前我國高校從學校到院到系,內部層級眾多,資金分散,實現全面監管存在很大困難,從而導致高校內部財務控制乏力,容易造成資金損失和資產流失。
1.4高校在校辦企業投資方面存在很大風險。我國目前大部分的校辦企業都是學校的全資公司,按照我國現行的法律來看,高校對這些校辦企業將在法律和經濟上承擔無限責任。很多學校對校辦產業投資行為不規范,投資分散,效益低下、虧損嚴重,導致大量投資無回報。此外,部分校辦企業管理不嚴,違法違規問題較為嚴重。部分高校對外委托理財、購買股票或開展合作,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違規出借資金、擅自擔保、決策失誤、上當受騙都有發生,還有的涉嫌犯罪,為學校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2目前我國高校財務審計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財務審計主要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國家審計機關的監督,另一方面是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的監督。而內部審計機構由于直接設置在高校內部,對于高校財務監管無疑更有效且快捷。但由于我國高校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以及從業人員素質等問題,導致這些內部機構無法有效的發揮應有的作用,有的甚至形同虛設。這些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高校內部審計不規范我國高校內部審計起步較晚,在發展過程中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近年來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總體來說目前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章程、準則以及標準體系等還不夠健全,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2.2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不強就我國的情況來看,高校的治理結構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高校審計部門是輔助高校內部管理的機構,稱之為“審計室”或“審計處”。在業務上,審計部門除了接受主管財務的副校長管理并定期向其匯報工作之外,同時還要接受國家審計機關和上級主管部門內審機構的業務指導和檢查;行政設置上,有的高校將內部審計作為財務部門的監督機構,或者將內部審計掛靠在紀檢部門,有的高校甚至沒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這樣的機構設置無疑讓審計應具備的獨立性大打折扣。
2.3審計對象正在日益復雜化,但審計工作的內容和方式仍然比較單一現階段,高校經費來源越來越多元化,既有政府部門撥款、社會團體和企業的合作研究項目撥款,也有各種開展非獨立經營活動取得的經營收入、對外投資收益、捐贈收入以及學費收入等。各種資金雖然在財務上可以做到單獨立項、單獨核算,然而實際使用時很難分清一項經費支出的歸屬。并且,目前高校的內部審計基本上是事后審計,較少涉及到事前、事中審計,這無疑嚴重影響了審計評價的真實性和應有的內部審計績效。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管好高校的財務,審計監督的力度還有待加強。
2.4高校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審計工作的要求由于財務審計管理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使得高校往往容易忽視對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的培訓和提高,更談不上引進相關人才。現在的內審人員多是財會出身,缺乏專業性的審計指導,有的高校財務人員甚至缺乏財務審計人員應有的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使得內審工作很難應對教育系統內日益涌現的經濟難題。
3面對新形勢高校財務審計工作應做的努力
3.1轉變觀念,提高各級領導對高校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由于高校在運營中,既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又不能完全市場化,必須服從大學的培育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基本功能[2],所以財務審計工作必須要保證高校的財務工作能為高校的這些職能有效的服務,保障高校的正常運轉。尤其是在新形勢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日益復雜化,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3.2建立健全的高校內部審計制度,保障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為確保審計機構獨立地行使審計監督權,審計機構必須是獨立的專職機構,應單獨設置,與被審計單位沒有組織上的隸屬關系。而我國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大部分都處于附屬地位,不僅是部門設置上附屬于高校財務部門或紀檢部門,在從業人員上也缺乏專門的審計人才。雖然高校內部審計較之于一般的國家審計確實有其特殊性,但這樣的設置和人員配備顯然很難做到客觀獨立。因此,將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從附屬部門中獨立出來是保障內部審計工作正常開展的重要前提。
3.3加強對學校內部各單位的監管,轉變審計工作方式。高校內部存在多個層級單位,應注意加大對二級單位的監督力度,同時保證監督的經常化和制度化。同時,逐步建立校內財務公開制度,嘗試內部審計結果公開化,讓全校職工都能對學校財務進行監管。與此同時,轉變審計工作方式和內容,重視事先預防,將審計工作由之前的“事后審計”轉為“事前審計”。
3.4提高從業人員素質。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是開展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條件,鑒于目前我國高校審計從業人員的總體水平無法滿足現階段審計工作需要的現實,各高校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必須狠抓人才培養,通過各種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培養來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職業水準,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