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中國特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范文

中國特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特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特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資源環境瓶頸約束加劇,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其他發達國家對于如何發展循環經濟已有較為成功的經驗。而我們應根據中國國情和各地實際形成有中國特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關鍵詞:發展;中國特色;循環經濟。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戰略思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品生產中,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決議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布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121號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22號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規劃也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列為基本方略。}】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與深謀遠慮而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新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緊迫性、指導性和重大的戰略意義。

1.循環經濟的含義和準則

據專家考證,“循環經濟”(recycleeconomy)這一概念,是由美國人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20世紀80年代,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被人們逐漸接受,一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開始推行循環經濟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納,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把發展循環經濟和建立循環型社會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方式。進入21世紀以后,發展循環經濟成為一大趨勢,國際社會要求以友善于環境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為基礎、以生態學規律指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所謂循環經濟,就是指在社會經濟活動的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和廢棄物產生的全過程中,把資源節約、清潔生產、綠色消費和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和綠色化,進而形成資源利用良性循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平衡的經濟。

循環經濟要求在社會經濟活動在各個領域倡導新的行為規范,其基本原則為“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即3R原則,每一原則對發展循環經濟都是必不可少的。

減量化原則。這一原則針對的是輸入端,目標是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進程中的資源流量,用較少的資源達到既定的生產或消費目的,在經濟活動的源頭節約資源并減少廢棄物與污染物的排放。

再使用原則。這一原則針對的是使用過程,目標是提高產品和包裝品的利用效率,延長產品和包裝品的時間強度,盡可能多次和以多種方式使用物品,防止物品過早地成為廢品和垃圾。

再循環原則。這一原則針對的是輸出端,目標是把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末端處理量,使產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不是成為垃圾而是成為可以利用的資源,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

循環經濟的這三種原則不僅適用于生產、流通、消費等經濟領域,而且也適用于公共行政、人口控制、疾病防治及防災抗災等廣泛的社會領域,一旦這三種原則得到切實貫徹,必然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發達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經驗

發達國家多從本國的具體國情出發選擇發展循環經濟的切人點和發展目標,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優勢產業。總體來說,發達國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德國、美國等都是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環保運動中,從廢棄物的治理過程中探索如何發展循環經濟的。當時,德、美等國已進人后工業化時代,工業裝備和精密化程度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其循環經濟的發展自覺不自覺地都以回收利用廢棄資源和發展可再生資源為重點。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德國始終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德國就制定和頒布了《廢棄物處理法》,1996年又頒布《循環經濟和廢物管理法》,確立產生廢棄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擔治理義務以及政府與公民合作三原則。家庭廢棄物利用率從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之后逐漸向生產和消費領域擴展與轉移。2003年在冶金行業,95%的礦渣、75%以上的粉塵和礦泥,以及至少有2000萬頓廢舊鋼材被重新利用。2004年以來,德國正在試驗采取整體性物流管理戰略,推進不同層次特別是區域層次的循環經濟發展。目前,廢棄物處理已成為德國經濟支柱產業,年均營業額約410億歐元,并創造20多萬個就業機會。

日本則根據本國國情選擇了建立循環型社會的全面發展目標,原因是二戰后日本實行“追趕型”和“趕超型”經濟,但高增長卻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El本作為島國,資源匱乏。為了謀求環境和資源問題的有效解決,日本政府認為,應該拋棄傳統的經濟運行方式,代之以抑制廢物產生、廢物處理與資源再利用一體化的物質循環鏈條,并構筑起減少自然資源消耗、減輕環境負荷的循環型社會。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循環經濟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21世紀初,他們又提出了“環境立國”戰略,即創建循環型社會的國家目標。

20世紀70年代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后,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如今,丹麥的石油年消費量比J973年F降r50%,而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已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4%以上,秸稈發電技術已走向世界,英國、瑞典、芬蘭、西班牙等國也利用由丹麥BWE公司提供的技術設備建成了秸桿發電廠。

歐盟實施的家用電器[ⅡJ收辦法,規定商業界必須回收90%的廢棄電冰箱及洗衣機,并將此類大型電器用品的60%用于再生產利用。在個人電腦方面,其凹收比例則按產品重量由原定的60%提高到70%,再生率也由50%提高至60%。此外,法國政府要求應有85%的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奧地利法規要求r80%回收包裝材料必須進行再循環處理或再利用。

3.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

目前,我國的循環經濟實踐尚處于試驗、示范的初級階段。我們必須根據國情,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觀念、法制、體制、技術、管理等層面上進行創新,尋求突破。

3.1.觀念創新

我們要樹立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資源就是保護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觀念,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為指導,在全社會廣泛深入開展國情教育,使人口多、資源少、底子薄等國情特點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防止和糾正那種在“地大物博”、“總量增長”面前忘乎所以的心態和行為。同時要加強相關理論和實踐模式的研究,提高領導和決策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的認識。我們要居安思危,增強資源憂患意識和全局觀念,引導適度消費,提倡綠色消費。既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合理的物質消費,更要注重滿足人的自身發展需要的教育文化等精神消費和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綠色消費觀和綠色消費行為將導致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變革,消費結構的改變必將導致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形成綠色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之問的良性循環,從而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3.2.法制創新

我們要構建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依靠強制性的法律、規定來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我國循環經濟法制建設的目標,正如德國《循環經濟與廢物清除法》第1條所具體指出的,是促進循環廢物管理、保育自然資源、確保廢物能被以環境兼容的方式得到處理。I4以上法制建設的問題決定了這個目標的實現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必須按照我國的立法傳統和我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科技發展的實際,確立自己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適當修改《清潔生產促進法》,使其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制定一些循環經濟的單項法規,如廢舊包裝容器、廢舊家電和廢舊汽車回收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等等。在條件成熟時,將制定“循環經濟促進法”列入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逐步把節約型社會建設納入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軌道。

3.3.體制創新

我們要強化政策導向,堅持鼓勵與限制相結合,形成良性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國家優惠政策的鼓勵、引導和扶持作用,對環境治理、資源再生產業給予各種可能的政策支持,對能夠減少資源消耗、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產業和產品,加大政策傾斜力度,鼓勵涉及資源再生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完善自然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財政、稅收、金融、投資、技術等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機制。

3.4.技術創新

我們要強化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首先要開發建立包含環境工程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資源化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在內的綠色技術體系,提升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水平。其次要組織重大示范項目,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第三要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鏈接技術,把循環經濟各個方面的研究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3.5.管理創新

我們要完善與循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宏觀管理體系,創造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新的環境保護機制。政府要通過利益的驅動和精神的號召使社會各界都參與到循環經濟發展當中。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應組建專門回收處理包裝廢棄物的非贏利性的社會中介組織,發揮其在循環經濟中的特有作用。同時,通過輿論、宣傳教育等大量信息讓公眾了解循環經濟的原理和理念,提高公眾參與循環經濟的意識和能力,實現公眾監督和倡導下的生態文明。

推動循環經濟發展,還必須建立一套包含經濟增長、資源消耗、環境質量和人民福利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即綠色GDP核算體系,為管理部門制定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據,同時對某些地方決策者片面追求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起到警示作用。要改革和完善政績監督考核體系,把是否增加資源消耗與節約資源的指標列入考核內容。通過管理創新推進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它必須涵蓋工業、農業和消費等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同時又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首先是以節水、節能為重點,促進企業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其次是以推行清潔生產和發展環保產業為重點,促進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轉變;第三是以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為重點,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再上新臺階。

在指導思想方面,其一要確立科學發展的思想,即擯棄資源一產品一廢棄(含低水平的回收利用)的傳統資源利用和經濟增長模式,推行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循環使用的生態性經濟發展模式,使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相協調。其二要確立統籌發展的思想,即在推行循環經濟的發展進程中,既要統籌縱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關系,還要考慮橫向的產業統籌、負擔統籌和保證措施統籌方面的關系。其三還要確立政府引導和市場推進相結合的思想和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的思想。

4.結束語

唐奈拉.梅多斯通過設立模型和運用計算析等手段,對長期的全球性問題進行了研究,表明,如果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及消耗繼續按現有的趨勢增長,那么經濟增長在l03年內達到極限。其時可能出現人口和工產能力無法控制的突然衰退或下降。但是,如立一種可以長期保持的生態穩定和經濟穩定件,那就有可能改變這種趨勢。人類爭取全球的努力開始得越早,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循環經濟使人類步人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使傳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經長模式轉變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約濟增長模式。這是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深刻反結果,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啪啪进出阳道猛进| 娇喘午夜啪啪五分钟娇喘| 日韩三级免费观看|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字幕特级毛片| 大学生高清一级毛片免费| 中文字幕乱理片免费完整的| 日韩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口工全彩无遮挡3d漫画在线| 韩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性色|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明星xxxxhdvideos|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全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国产又污又爽又色的网站| 欧美色图五月天|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天天在线综合网| а√最新版在线天堂|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欧美三级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国内精品第一页| www.狠狠插|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