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我國互聯網革命引發的消費方式變革開啟了網絡消費的新紀元。繼教育部嚴令叫停“校園貸”,網絡分期消費邁入了“春天”,緩解了大學生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與有限的經濟能力無法滿足這種消費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受到大學生的廣泛青睞。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現狀,尋找成因,并對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的利弊進行分析,從政府、高校、網絡電商3個層面對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的風險防范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消費觀。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網絡分期消費;風險防范
繼2017年9月教育部嚴令叫停“校園貸”后,“校園貸”這一毒瘤終得到有效遏制。雖提出國有銀行金融機構可為真正有貸款需要的在校大學生群體開辦小額信用貸款,然而卻無法真正滿足大學生因消費結構多元化和消費觀念變化而引起的超前消費需求,填補其現有消費支付能力與消費需求之間的落差。網絡分期消費成為大學生新型消費的寵兒,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急需解決,因此,對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的研究意義重大。
1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現狀
1.1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含義
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是指大學生因可支配資金有限,為填補自身消費需求與現有消費支付能力之間的落差而采取的以網絡電商為平臺,以網絡第三方支付媒介為手段,以一定時期內支付必要手續費為代價而進行的網上購物行為,其本質為消費貸。
1.2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行為調查
1.2.1基本情況調查本次調查以安陽高校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分別從大學生的收入水平、收入來源、網絡分期消費的結構、知識、態度等方面設計調查問卷,并采用個別訪談的方式獲取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的第一手資料,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480份,有效問卷476份,有效率為99.17%,該問卷有效。
1.2.2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基本情況調查結果分析(1)網絡分期消費大學生群體基礎廣泛。在調查問卷中發現,多數大學生持有較為理性的消費觀,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是否網絡分期消費。當問及“是否用過分期消費平臺”時,46.51%的的大學生表示用過,30.52%的學生表示必要時會選擇,在網絡分期付款的平臺中“螞蟻花唄”的使用頻率最高,并將其作為自己網絡首選支付方式。這表明網絡分期消費在大學生群體中占有較大比例,群體基礎廣泛。(2)網絡分期消費結構多元化。筆者在對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的去向進行調查時發現,分期消費涵蓋了電子產品、名牌服裝、品牌化妝品、旅游、教育等多個領域,消費結構程多元化趨勢。這些消費數額相對較大,對于經濟基礎薄弱的大學生來說,網絡分期消費正好能滿足大學生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2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成因
2.1主觀因素——消費支付能力與消費欲望的落差產生分期消費需求
當前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成型期,有自己獨特的消費需求,第一次獨立掌握并支配生活費用,受到同輩群體及商家宣傳影響會產生符號性消費、形象消費、人情消費等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而相對固定的可支配消費金額無法滿足其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網絡分期消費就成為其填補落差的首選消費方式。據筆者調查顯示,大學生月生活費金額500~1000元占四成,而電子產品消費的更新換代、服裝化妝品的比例卻占到了78.97%(見圖1),這兩者之間的落差正是大學生選擇分期消費的主要因素(見圖2)。
2.2客觀因素——消費支付方式及消費場所的變化引發消費方式的變革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引發了消費方式的變革:一部手機代替了錢包,支付寶、微信錢包及其與銀行的合作大大簡化了人們的支付程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傳統的消費場所份額也被網絡電子商務占據了半壁江山,足不出戶便可實現全球購物消費。這就為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分期消費提供了客觀因素。
2.3平臺支撐——網絡電商分期消費平臺的建立
當前大學生使用的分期消費平臺主要有3種:一種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分期樂、趣分期等;另一種是傳統電商平臺拓展的分期消費業務,如蘇寧易購、京東、聚美優品等;第三種是電子支付平臺開展的分期消費支付功能,如支付寶的螞蟻花唄、借唄等。這些平臺分期消費的手段吸引了收入不穩定的大學生消費者,成為大學生網絡消費的首要支付方式。螞蟻花唄在官方的《2017年中國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就明確指出:在中國,90后年輕一代是花唄的主力軍,25%的90后擁有花唄,并將花唄作為首選支付方式。這對于滿足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填補“貸”缺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消費觀、消費心理、理財觀、安全角度產生不利影響,需引起足夠重視。
3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利弊分析
3.1網絡分期消費積極影響
3.1.1有助于大學生理財觀的樹立網絡分期消費是一種提前消費,“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這種方式與借貸消費存在一定差異,它是以每月最低還款額或大學生能接受的固定額為標準,加上一定利率連續一定時間段內還清商品總額的一種消費方式,較易于為學生所接受。學生辦理了網絡分期消費,就有有意識地規劃下個月生活費,對于大學生理財觀的建立具有積極的作用。
3.1.2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信用消費意識網絡分期消費是一種信用消費。大學生作為準社會人,網絡分期消費每月按時定時還款的規定可以使大學生提前接受信用消費的理念,并承擔不按時還款而給自己帶來的消費額度降低、利率加高等消極影響,對于大學生信用消費意識的建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3.2網絡分期消費消極影響
3.2.1助長攀比性和炫耀性等不健康消費心理我們應當看到大學生對網絡分期消費的熱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攀比性、炫耀性等不良消費心理的影響。據筆者問卷調查關于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走向顯示:38.52%的大學生電子產品(如蘋果手機、平板電腦等)追求更新換代速率較快,30.47%的女大學生對輕奢護膚品、服飾等時尚消費情有獨鐘(見圖1),而現有的消費支付能力無法滿足此方面消費需求,這些消費支出并非其必要支出選項,助長了攀比性和炫耀性等不健康消費觀,不利于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形成。
3.2.2引發誠信危機筆者在對大學生問卷調查:“是否了解未按時還款而帶來的后果”這一問題時,近八成的大學生表示對此所帶來的后果認知不足。由此可知,大學生對網絡分期消費的信用消費本質認識不足,貪圖眼前超前信用消費所帶來的快感,無法為其之后的信用缺失“買單”,極易因小失大,引發誠信危機。
3.2.3加大安全隱患因素的可能性網絡分期消費針對大學生群體而言,具有門檻低、審核快等特點,需要大學生提供一定的身份識別證件,可能會暴露大學生的真實信息,一旦未按時還款,又無一定的正確處理方式,很容易受到一些劣質機構的利用,從而加大安全隱患的可能性。
4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風險防范對策
4.1加大網絡電商平臺監管力度,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分期消費空間
在報告中指出:要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風險宏觀上需要以政府為主體,加大對網絡電商平臺的監管力度。首先,出臺、完善網絡電商相關法律、管理辦法。建構一系列網絡分期消費的規范、規則體系,保證大學生作為消費者、互聯網電商作為運營者在從事網絡分期交易活動時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推行網絡分期運營及消費主體實名制。網絡空間的匿名性是造成網絡分期消費風險的因素,網絡實名制對于規避網絡分期消費風險起著基礎和核心的作用,只有實行實名制,才能督促網絡分期電商以及大學生消費者責任意識,打造不同層級、不同緯度的信任體系,這就需要政府為主導與電信公司合作進行身份識別,這對于規避因網絡分期消費而產生的安全隱患可以起到明顯成效。最后,完善信用評估體系。政府加強對有資質、信譽良好的網絡電商平臺的資助,取締資質信用差的網絡電商平臺的分期消費業務;另一方面,對于大學生來說,根據分期消費償還記錄調控其信用消費額度,適當提高大學生進入網絡分期消費門檻,降低其消費額度,這對于規避風險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4.2加強大學生消費觀教育,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大學生不理性的網絡分期消費行為本質上是科學、合理消費觀的匱乏。高校作為大學生教育的主陣地,應發揮主導作用,注重對其進行消費觀的引導。首先,高校要充分發揮任課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的聯動作用,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需求。當代大學生是新時代互聯網的弄潮兒,網絡分期消費正好迎合了部分大學生對消費更新換代及標新立異的需求,可以填補其消費需求與現有消費能力之間的落差。高校教師、輔導員應將大學生對這些時尚類、電子類產品消費的熱衷追逐逐步引導到適度消費,同時引導其轉向學習方面的消費需求。其次,開設消費觀教育的課程,并將消費觀教育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中,要加強消費觀教育的比重,引用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的典型案例對其進行引導分析,加強理財教育。最后,以活動為載體,將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教育融入其中,如開展以“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為主題的講座、辯論賽等,幫助其通過活動正確認清網絡分期消費本質、選擇正規機構的網絡分期消費平臺,將網絡分期消費的風險降到可控范圍。
4.3加強誠信教育和法治觀教育
分期消費是一種信用消費,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人,在信用體系日益完善的今天,誠信愈發珍貴。高校要針對大學生開展誠信教育系列講座,同時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向學生宣傳信用消費的后果,促使大學生認識到分期消費還款時限對個人將來的影響,從而理性消費。同時,針對大學生開展法治觀教育,設立專門的維權咨詢辦事處,提高維權意識,對大學生在網絡分期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將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可能產生的安全問題降到最低限度。
參考文獻
[1]曹敬賢.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市場研究[A].中國會議.“決策論壇——創新思維與領導決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7.
[2]姚瑤,劉雅文,曾鈳锜,等.校園調查:“甜蜜的負擔”能否扛得住?[N].南方日報,2017-01-02.
[3]周易.77.8%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N].中國青年報,2016-10-11.
作者:秦小霞 單位:安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