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支柱產業群縣域經濟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域經濟的加快發展需要支柱產業群的推動。從大多數欠發達地區來看,當地的支柱產業群一般都具有典型的資源密集性、產品初級化等特征,具體表現為以當地原材料工業為主,并高度依靠密集的勞動力。這種產業群可以說相當部分處于小規模重復建設的狀態,小城鎮特色產業群存在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產業鏈不夠完整,集群內的企業規模小。一是形成規模的產業群少、知名度不高,產業鏈不完整,許多原材料需到外地購買,只有少數低值材料在本地購買。二是產業群內大規模企業不多,大多數企業規模小、后續資金投入不足、投資回報率低,行業內產品重復率高、技術含量低。對北流來說,真正有一定知名度的產業集群小,僅有日用陶瓷一類,真正有規模的企業也只有三環集團。
(2)缺乏行律,競爭無序。由于缺乏行業引導和行業自律,行業間惡性競爭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在激烈競爭中求生存,有的企業挖人才、挖墻角;有的企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有的企業仿冒假冒,互相抵毀;有的企業競相壓價,惡意競爭等等。
(3)專業市流通渠道不暢。生產和銷售是經濟活動的不可分割的兩個環節,缺一不可,只有建立專業市場,疏通流通渠道,才能使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產品外銷等環節有機銜接起來。與浙江溫州、廣東東莞等地相比,一些縣市的市場集散規模相對較小,輻射能力不強,難以適應市場化的需要。
(4)企業技術水平低,產品附加值少。一些縣市特別是內地縣市的大多數產業群都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生產裝備、生產方式、產品技術含量都處于較低水平,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研發設計人才緊缺。
(5)外部發展環境亟待改善。一是基礎設施薄弱,如很多工業園區連基本的“四通”都難以解決。二是稅負重。與浙江溫州、臺州等地相比,稅賦相對高于競爭對手。三是出口退稅慢,給企業資金周轉帶來困難。四是執法部門和管理部門的科長“中梗阻”現象屢禁不止等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地方經濟增長建設質量,而且嚴重影響地方經濟發展速度,削弱了地方競爭力。因此,地方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培育支柱產業群。
2大力培育支柱產業群,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根本。我們必須借鑒廣東、浙江、上海等地培育支柱產業群的經驗,按照要素稟賦,結合本地實際,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為產業群打造平臺,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跨越。
(1)預估行業趨勢和風險,做好產業群內企業定位。一要注重分析行業潛在增長點和評估行業風險,注重企業長期發展優勢分析,做好后續投資引導。二要注重產業群內企業定位分析。分析本地產業群各環節的競爭態勢,引導企業成為產業鏈上競爭性一環,避免某個環節同質企業過度重復。三要注重做好行業關聯因素分析,密切關注市場環境、有關政策變化。
(2)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產業群龍頭企業。要打造支柱產業,必須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淘汰低產能高消耗企業,同時必須大力培育龍頭企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對產業群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產業規模化發展中,龍頭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品牌效應有助于提升整個產業群的競爭力。在政策和資金支持上,應當向優質企業傾斜。建立以龍頭企業為主的園區創新中心,帶動產業鏈的技術革新,提高產品質量。作為北流陶瓷業龍頭,三環集團通過技術創新,贏得了市場主動,帶動了北流陶瓷業的向前發展。而其它產業,如獸藥、皮革、水泥等,目前龍頭企業只是初具雛形,難以帶動產業群形成集群效應和品牌效應。
(3)強化工業園區規劃,增強產業匯聚優勢。產業集群憑借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大大減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工業園區配套為產業集群提供可能。培育支柱產業群,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加強工業園區規劃,建立配套完善的工業園區,抓好園區標準廠房和配套設施建設,重點建設好園區的交通路網、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業園區的建設檔次。2013年,北流市加快東部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以打造400億陶瓷產業為目標,修編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園區規劃面積從13.39平方公里擴展到52平方公里。整個園區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和陶瓷文化觀賞于一體,設有倉儲、物流、工商、質檢等配套行業,提升了北流陶瓷產業的層次和品位,打響了北流陶瓷產業品牌。
(4)強化政府職能,優化投資環境。支柱產業群離不開良好的投資環境的支撐,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權力運作的公開、公平、公正。一要優化資源配置。政府的角色要由直接審批具體的資源配置,向組織市場、規范市場、管理市場方面轉變,通過市場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有效地整合資源,節約成本。二要加強源頭治理。加強制度的約束和監督的制衡,堵塞公共資源交易各個環節的漏洞,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把人為的因素盡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陽光交易。三要加強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在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同時,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為載體,推動公共資源公開公平交易,保證公共資源效益最大化。如北流市投資200多萬元在廣西縣一級率先建成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面積達600多平方米。明確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一作為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的有形市場,建設工程招投標、土地招拍掛、政府采購、產權交易等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必須統一進入交易中心進行,為支柱產業群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5)抓好平臺建設,培育支柱產業群。一要超前謀劃產業。要準確把握國家產業政策、資金投向,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等重點領域,提前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支柱產業。二要破解項目制約因素。加強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大力清理閑置工業用地,推進節約集約用地,保障支柱產業建設用地。三要創新金融支持機制。要搭建好政銀企溝通平臺,促進政銀企合作,加大對支柱產業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如北流市以三環陶瓷為龍頭,打造日用陶瓷產業循環化改造園區。以新高盛薄板陶瓷為龍頭,打造全國最大的薄板陶瓷生產基地。
(6)培養和引進研發人才,穩定生產一線隊伍。研發人才和專業技工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培育支柱產業群有賴于產業內“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一方面,企業要努力培養研發產業骨干,通過與專業高校協作的方式,選送產業骨干到高校深造,依托其師資力量為企業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同時積極向外引進一批行業高端人才,加強產品創新;另一方面,要保持企業生產線技術工人的穩定,規范人員管理,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大力開展職業培訓。通過創造人才向上流動空間,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
作者:伍思璇單位:中共北流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