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內外貿出口企業范文

內外貿出口企業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外貿出口企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廣東外貿發展狀況

受人民幣升值、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以及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2008年廣東外貿出口增長步伐大幅放緩。廣東省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08年廣東出口4041億美元,同比僅增長9.4%,增幅回落12.8%,增幅比全國低7.8%。金融危機也導致廣東加工貿易出口遭受重挫。2008年,廣東加工貿易出口2612.6億美元,增長6.1%,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12%。其中來料加工出口增長9.2%,回落13%;進料加工出口增長5.3%,回落11.7%。2009年1-7月,廣東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3127.05億美元,同比下降19.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其中出口1849.94億美元,下降18.0%;進口1277.10億美元,下降22.1%。實現外貿順差572.84億美元,同比下降7.2%。據廣東省外經貿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省2009年上半年進出口降幅不僅逐步收窄,且進出口、出口、進口三大指標均降幅連續5個月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呈現出一系列積極跡象。

目前廣東的外貿額占全國的1/3,是全國的出口大省。廣東傳統的出口商品有家用電器、紡織服裝、鞋類、家具、玩具、箱包、塑料制品、陶瓷等,其中,機電產品占全國出口量的50%以上。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歐盟、美國和東盟等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出口持續增長,如中東地區、非洲、印度、拉丁美洲、韓國和俄羅斯等。如2006年,中國香港、美國、歐盟、東盟、日本五大主要市場占了廣州出口額的八成左右。對廣東來說,雖然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面臨的外貿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因為許多加工出口的企業都是以低附加值和來料加工為主,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要么經營困難,要么難于生存,產業升級任重道遠。

金融危機下制約廣東出口的不利因素

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機爆發至今,雖然全國乃至廣東的出口情況已發生明顯的好轉,廣東的經濟恢復不斷加快,但除了推行“雙轉移”等措施提高出口產業、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外,外部市場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外部需求疲弱且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當前形勢下,對我國外貿影響最大的因素還是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部需求嚴重萎縮。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不景氣造成本國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國民消費水平、商品庫存水平嚴重下降以及失業率提高,對外表現為進口需求急劇減少。

隨著對外貿易的高速發展,我國外貿依存度迅速提升,從1980年的12.5%提升到2007年的66.3%,遠高于美國、日本20%左右的水平。我國外貿依存度過高,一方面表明國外市場需求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另一方面則表明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風險和不穩定性因素。從產業結構上來看,珠江三角洲是高外貿依存度地區。目前,廣東的外貿依存度高達155%,幾乎是國內其他省份的幾倍多,其中深圳、東莞、廣州、番禺名居前列。這充分說明廣東經濟發展對出口的依賴性大,對外部市場的依賴程度高。因此,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穩定,尤其是歐美經濟的景氣與否,將直接影響這一地區的生產與出口。

(二)出口企業出口風險增加

1.匯率風險。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元的匯率不但沒有貶值,反而強勁升值。2008年7月到9月,人民幣升值了7.38%。雖然后來隨著美元的走軟,人民幣也有所回落,但到2009年2月,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大,出口企業的困難加重。幣值曾經堅挺的歐元也難逃金融危機的洗劫,歐元區的經濟衰退也使歐元出現貶值。人民幣不斷升值的結果除了導致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缺乏價格競爭力外,還使外貿企業的實際出口創匯能力下降。而且,從發達國家的經濟層面上看,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未消除,國外發達國家的經濟低增長率在客觀上和我國經濟增長目標在主觀上也給人民幣的升值增加了壓力。

2.收匯風險。在金融危機下,不僅國外進口商的信用大為下降,銀行信用也令人擔憂,以往對出口商來說最有收匯保障的信用證支付已不再被追捧,出口企業更傾向于T/T(電匯)的方式(即買方預付20%-30%的貨款作為訂金,余款貨到支付),信譽較差的進口商甚至出現了賴賬的行為。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出口業務的合同壞賬率達到5%,而國際平均水平僅為0.25%。另據權威機構對國內1000家外貿企業的調查,68%的企業有過因貿易對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損的遭遇,其中損害最嚴重的就是信用風險所造成的拖欠貨款和合同違約。中國企業“應收賬款延遲收付”的比例已超過50%。如果出口企業在出口業務中忽視對進口商資信、支付能力、履約記錄等方面的調查,不重視出口風險管理,就有可能在采用T/T、托收這些風險較大的結算方式時遭受貨款兩空的危險。

3.價格風險。一國出口商品的價格與國際市場的供求變化休戚相關,而主要進口國的國內需求對進口商品的價格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換言之,出口商品價格的高低與進口國的經濟興衰密切相連。金融危機發生后,國外買家的交易條件變得苛刻起來,有的拒開信用證,有的延長付款周期,有的減少訂單規模,有的提出降低價格等等。除了給我國出口商帶來更多的出口風險外,出口商品的價格下降直接導致出口商出口收入的減少和利潤的下降。一方面,國內生產原料價格的上漲導致出口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出口數量和價格的下降則導致出口創匯減少,外加人民幣逐步升值,出口商的出口業績可想而知:一是出口商品換匯成本不斷上升,二是出口利潤微薄或面臨虧損,三是出口創匯率不斷下降。

(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且非關稅壁壘成貿易保護主要手段

從歷史上看,非關稅壁壘是在世界市場問題尖銳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1929-1933年、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接踵而至的經濟大蕭條把以非關稅壁壘措施為主的貿易保護主義推向新的高潮。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采用的新貿易保護措施就有10多類,它們都表現出濃厚的隱性非關稅手段色彩,如地區經濟主義、勞工標準、環境保護、強化反傾銷、知識產權、人權標準等。進入21世紀后,“二反一保”和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

從貿易保護手段看,反傾銷仍是國外對中國使用最多的貿易救濟手段。中國十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反傾銷最大的涉案國便是最好的證明,而美國和歐盟也成了反傾銷的主要提起者。中國遭遇反傾銷的特點之一是:涉案產品范圍不斷擴大,而且主要集中在輕工、紡織、機電等中國具有競爭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眾所周知,廣東的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其中的服裝、鞋類、家電產品的出口居國內前列,這些都屬于涉案反傾銷的主要產品。與此同時,廣東的另一出口強勢電器及電子產品則受到了國外技術貿易壁壘的限制,復雜苛刻的技術標準、環保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成了進口國貿易保護的理由和借口,嚴重影響了廣東電子電器產品的出口。

內外貿對接對廣東出口企業的有利影響

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及時搭建的“內外貿對接”平臺以及推行的一系列扶持外貿出口的優惠政策,不僅有利于出口企業實施“內外貿”戰略,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而且有利于出口企業走出危機困境,恢復昔日的出口活力。對于以出口加工型企業為主的廣東,內外貿對接對廣東出口企業的有利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打開國內市場且擴大商品銷售

由于國內、國際市場是兩個在營銷操作上完全不同的市場,不僅產品有所不同,貨款結算、客戶要求、質量標準、銷售渠道等也不盡相同,這就造成我國的外貿企業一直以來對國內市場視而不見或不夠重視。內銷在行業內曾經被視為是推銷“外貿庫存”的渠道。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外部定單的萎縮,內銷的作用才逐步被出口企業認識和重視,有的把內銷作為外銷的臨時補充,有的把內銷市場作為長久的市場戰略。在各級政府及行業組織的支持下,廣東的許多出口企業已著手組建內銷渠道,涉足與外銷不同的經營領域,嘗試與外銷不同的經營方式,積極參與政府和行業組織舉辦的各種內外貿對接會,如廣交會、在東莞舉行的首屆外博會、外貿企業產品內銷訂貨會和“外貿專柜”等,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各種信息,爭取在短期內熟悉和打開國內市場,彌補國外市場的需求不足,擴大商品銷售。

(二)有利于出口企業降低經營風險

1.客戶信用風險降低。出口企業開拓內銷渠道所涉及的客戶主要是國內的商、批發商和大中型零售商。由于同處一國境內,這些客戶的經營規模、經營狀況、資金實力、履約情況等與信用有關的背景和資料,出口企業都可通過國內相關部門獲得。因此,與國外客戶相比,對客戶的信用情況的了解及其信用等級的評估顯得方便和容易。同時國內的客戶,其中絕大多數是全國或是區域性大中型本土或外資零售商,其經營實力較強,市場影響力大,信譽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客戶的信用風險。

2.結算風險下降。主要包括支付風險和匯率風險。國內交易雖然沒有使用信用證,但對出口商來說,收款風險反而下降。在目前國家“擴大流通、促進消費”的政策影響下,在國家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及相關流通企業的積極響應和共同支持下,中國超市聯合采購交易聯席會議的成員企業,在2008年4月赴廣東主動對接“世界工廠”時,首次打破國內對供應商不利的交易制度,宣布對出口加工企業執行“三不政策”,即所有的采購商品一律不收取“進場費”等通道費用、所有采購一律支付現金沒有付款賬期、所有的采購商品一律不退貨。這一舉措一方面降低了出口企業的結算風險,同時也消除了出口企業對交易規則的顧慮,有利于內外貿更好更快地實現對接。另外,由于是以人民幣結算,避免了使用外幣的匯價波動風險。

3.質量門檻降低。在我國,采用國際質量標準體系對企業進行系統管理和產品

取得國際質量標準認證的出口企業只限于大中型出口企業,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由于產品質量達不到美國、歐盟等國家質量標準而喪失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經濟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優勢對國內產品設置了較高的質量門檻,從而把一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同類產品阻擋在其國門之外。我國出口的一部分商品,尤其是電子電器產品,面對發達國家對這些產品在環保方面的額外技術要求,倒不如把產品對準質量門檻低些的國內市場,既可避免國外的反傾銷報復,又能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廣東是電子電器產品出口的大省,有全國知名的家電出口企業,但對許多缺乏資金又缺乏技術創新優勢的中小企業來說,如果產品質量符合國內要求,內銷也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既可以豐富國內的商品供應,也可以彌補部分國際市場的損失,穩定企業產品的銷量。

4.價格風險下降。內銷產品的價格波動一般不會像出口產品那樣大,影響它的主要是國內的市場因素。許多出口產品雖然在國外暢銷,但在國內不為人知曉。國內消費者只限于在國內的一些推銷外貿庫存商品(如衣服、鞋類、箱包等消費品)的商店接觸到外銷產品,且往往是過季的處理品,常以一口價或打折作賣點。因此,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印象中,內銷的產品通常是滯銷的中低檔產品。其實我國很多出口企業的研發、加工、設計能力很強,商品的質量不僅符合進口國的技術標準,有的還獲得國際認證,在國際市場上價廉物美,深受進口國消費者的歡迎。只要出口企業產品質量好,定價合理且符合市場需求,內銷的價格可能比外銷高很多。如果是知識產權類的產品,由于沒有競爭對手,定價的自由度更大,利潤會更高。對外貿企業來說,學會“兩條腿走路”不僅可以開拓國內市場,而且可以降低價格風險,提高經營效益。

(三)有利于出口企業創立自主品牌

全省出口企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只有10%左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東莞的出口企業,多以加工貿易為主,自主品牌匱乏,缺乏規模經濟效應,始終處于國際分工產業鏈中的低端環節。出口企業只有創立和擁有自主品牌,才能走出低價微利的處境。通過自主創新,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才能賦予自主品牌更多的附加價值,擴大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因此,出口產品要做到“墻外開花墻內香”,在國內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我國外貿企業中,真正擁有自主品牌的還不多。據統計,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企業數僅約2000戶,不到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三。由于缺乏自主出口品牌,出口主要依靠數量上的擴張,這不僅使國際交換受益不高,而且還使貿易環境趨于惡化。雖然我國素有“世界工廠”之稱,但絕大多數是貼牌加工,成為國際著名品牌的寥寥無幾。目前,廣東企業共獲得名牌稱號1814個,居全國首位;29個品牌被評為2005-2006年度“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品牌”。以華為、中興、美的等為代表的一批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成為廣東名牌產品參與國際競爭的領頭羊。佛山順德的家電、東莞大朗的毛織、潮州楓溪的陶瓷、陽江的刀剪、澄海的玩具等產業集群區域也創造了一批知名品牌。但是,由于大部分出口以OEM方式進行,外貿出口產品盡管量大卻無法享受到更多的品牌利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黄网址| 日韩加勒比在线| 六月婷婷在线视频| 里番acg全彩本子同人视频|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伺候情侣主vk| 美女扒开胸罩摸双乳动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大西瓜pron|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3| 91精品久久久|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一道本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高清性色生活片欧美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baoyu122.永久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最后一夜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欧美在线一卡二卡一卡3卡4卡5|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1区2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人妖ts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国产电影麻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