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下旅游經濟開發獲利與效益提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旅游經濟開發和效益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互聯網+思維要求摒棄傳統思維的定式,具備與時俱進的互聯網思維,轉變觀念,跨越固有的思維模式,并落實于行動中。本文基于互聯網+思維的主要特征,從互聯網+時代角度來研究新的時代背景下所造成旅游業的改變,并基于這些改變提出了旅游經濟開發獲利和效益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旅游業策略
一、互聯網+思維的內涵和特點
1.互聯網+思維的內涵
總理在2015年3月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互聯網+”以來,全社會掀起了“互聯網+”的熱潮,越來越多行業和企業正加速實施互聯網轉型。當今人類已全面步入“萬物互聯互通”的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云計算、自媒體和無線移動等已成為“智慧社會”的重要工具。互聯網正在改變著人類生活和工具的模式,改變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傳統規律,正在從一種工具演變為一種思維方式,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思維應運而生。互聯網+思維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入速度正在不斷加快,2015年9月22日,國家旅游局了《實施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指出要利用互聯網推動旅游業產品業態創新、發展模式變革、服務效能提高,這為加速旅游業和互聯網的融合提供了契機。
2.互聯網+思維的特點
第一,用戶至上。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主體,企業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應以客戶為中心,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可以在網上自己的真實感受,一次失敗的客戶體驗,甚至可以讓企業損失大量的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哈佛商業評論》曾指出客戶滿意度如果提高5%,企業的利潤將加倍。第二,建立平臺,使整個產業鏈中的各個利益相關方共贏。運用互聯網+思維最大的特征即是運用平臺的思想,通過對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創新,實現利益相關方共贏的產業鏈。全球最大的100家企業里,有60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平臺商業模式,如蘋果、谷歌等。第三,開放思維。事物之間具有相互的聯系,開放性思維,要求通過觀察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創造性應當是人類思維的本性,是人類思維得以發展和進化的內在活力和內在根據。第四,免費思維。傳統的觀念中產品收費天經地義,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APP、殺毒軟件甚至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都開始免費贈送,以此,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形成品牌效應,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增值服務來實現盈利。
二、互聯網發展所引發的旅游業之變
1.線上平臺和無線移動端取代現場銷售
隨著70后、80后成為旅游市場的主體,市場需求發生了質的變化。旅游已經不單單為了開闊視野或增長知識的方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游尋求的不僅僅是心里層面的滿足,旅游已經進入了情懷時代。隨著旅游目的地已經不再是首要的目的,心靈旅游正在成為一種時尚。伴隨著心靈旅游越來越普遍,游客的旅行計劃和旅游需求就會變得更加靈活、多變,線上旅行社和移動端取代現場銷售將成為必然,尤其伴隨著我國網民的高速增長。據CNNIC統計2016年底中國網民達7.31億,新增429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53.2%,較去年增2.9個百分點。
2.互聯網營銷取代傳統營銷模式
與傳統媒體相比,互聯網媒體具有即時性、互動性、便捷性等多種優勢,使得其在旅游營銷中廣受歡迎。如今的營銷環境基本上可以用“移動化、碎片化、場景化”三個詞來總結。大家已經不再局限于每周或者每月的固定時間里,在固定的購物場所消費。而是能夠實現全天候、多渠道的消費,客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通過任何方式消費。因此,互聯網營銷已逐漸取代傳統營銷模式。
3.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將引領區域新局面
旅游業是世界公認的資源消耗低、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和可持續性強的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旅游目的地作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在互聯網+產業融入推動下將會顯露出更加豐富的內涵,旅游目的地醬油封閉是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式的“旅游+”融合發展進行轉變。借助于互聯網的帶動作用,旅游業將會形成產業內新的競爭優勢,促進區域內經濟和社會資源全方面的升級,主推旅游業走向全區域、全產業、全民眾的綜合協調發展。
4.移動大數據將加速旅游創新和服務升級
依據eMarketer的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超過20億。伴隨著手機用戶的不斷增加,基于智能手機所產生的圖片、文本、GPS和音頻數據等類型的大量數據將極大完善和充實旅游研究的數據源,奠定了深入研究旅游業的數據基礎。國內外旅游互聯網巨頭依據這些數據將能夠推斷出旅游群體的消費興趣和消費需求,進而優化產品和服務內容,并創造出巨大的商業機會和價值。隨著我國旅游基礎數據庫和旅游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旅游創新與服務將率先得到提升。
三、互聯網+思維下旅游經濟開發獲利與效益提升策略
1.借助互聯網技術打造電商平臺和APP客戶端
目前,很多大型的旅游公司擁有自己的專業網站和APP,為消費者提供了產品介紹、預訂和支付,但是很多受限制企業規模該類服務多存在于大型企業中,而且各個旅游企業之間缺乏協作和共享,往往導致信息不全或有偏差。因此,各個地區應借助互聯網平臺打造旅游電商平臺和APP客戶端,供旅游企業再次平臺上運作,進而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使得特定地區的旅游更具特色、效率和規范。
2.開展全域旅游,以“旅游+”形式增加旅游有效供給
目前,以傳統的抓點方式的景點旅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大旅游發展的需要,旅游業已進入全民旅游和自助游、個人游為主的新階段,全域旅游即將一個區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運作,實現景點景區內外一體化。全域旅游要求突破固有的門票思維,引入互聯網+免費思維的觀點,以免費模式創造客流量,從而帶動地區整體旅游經濟的發展。開發“旅游+養生”、“旅游+體育”、“旅游+購物”等旅游產品,有針對性的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實現旅游產業的服務升級。
3.借助互聯網營銷實現更好的到達率、好感度與轉化率
所有的營銷都是為了實現三個層次的目標:到達率、好感度和轉化率,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實現這三個層次即提供機遇又提出了挑戰。首先,利用互聯網宣傳時要考慮消費者需求、興趣點,通過制造新奇和懸念來提高顧客到達率,其次從受眾的利益出發,真心實意地為對方的利益著想,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體驗以及安全、方便和合理的性價比,贏得顧客好感。最后從顧客角度出發,一站式解決產品預訂、購買的相關服務手續,同時盡可能地做出方便受眾參與旅游活動的行程安排,積極的與顧客溝通,變單向營銷為雙向營銷,加深受眾的理解和信任,進而提高轉化率。
4.政府出臺相應政策,促進旅游信息化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移動4G網絡和WiFi的普及,使得手機用戶能夠實現實時信息的在線化,企業能夠隨時隨地的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處于“互聯網+”時代,旅游行業的信息化水平會嚴重影響產業融合的廣度以及深度,同時也會影響旅游者對于個性化和獨特旅游的滿足感。因而,政府應出臺相關措施,鼓勵、支持和促進旅游產業的信息化水平,打破局限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技術障礙,實現旅游消費者數據在線化,滿足精眾化旅游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曉琴,苗圃.互聯網思維下常州市旅游供給側改革的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6(21):168-169
[2]胡世良.互聯網+轉型的十大思維[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6(1):36-39
[3]楊德進,徐虹.互聯網新動能激發旅游業七大戰略性變革[J].旅游學刊,2016,31(5):1-2
[4]徐金海,王俊.“互聯網+”時代的旅游產業融合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6(3):123-128
作者:鄧克 單位:十堰市東風高級中學